天府新区是公园城市首提地
江家艺苑
天府新区鹿溪智谷云廊绿道
兴隆湖
近日,一段由成都航拍爱好者拍摄的天府新区鸟瞰视频在网络热传。
沿着天府大道一路向南,天府总部商务区高耸的脚手架宣告这里未来的繁华,周围的超高层建筑将勾画出成都最靓丽的天际线;一旁的锦江生态带蜿蜒盘绕,描出成都母亲河的记忆和未来;鹿溪河生态区河湖相间、野趣横生,从2019年开始,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就每年飞来这里过冬;到了兴隆湖畔,天府科学城山地公园郁郁葱葱,天府菁蓉中心、天府国际金融产业研究院、天府新经济产业园环湖而立……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如今,当人们说起成都,“公园城市”俨然已成为第一位的城市代名词。一个个园中现城、城园相融的生态故事,一个个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人文故事,诠释着公园城市示范区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城市在公园中生长
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这场“营城试验”中,成都以青山为底、绿道为轴、江河为脉,逐步向“绿道蓝网、水城相融、清新明亮”的生态城市格局演变。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时,在天府新区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从那一刻起,天府新区总规划师、上海同济规划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便认定了天府新区的非同寻常。如果过去天府新区把“全国一流”当作目标,那在这之后,匡晓明完全有信心:天府新区能代表中国经验与世界城市对话。
事实证明,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经验,声音足以让世界聆听。2019年、2020年接连两年,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成功举办,吸引了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而论道”,也吸引了新加坡、维也纳等全球知名宜居城市来蓉交流经验。
2021年元旦前,兴隆湖畔的独角兽岛,完成了启动区项目的建设。这一区域从规划图纸开始就备受关注,原因不仅仅是那里将汇聚新经济的巨头,更是源自“未来感”和“公园”气息。独角兽岛的设计中,几项原则始终贯穿:绿色能源的使用方面,要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可持续性设计;人车分流方面,要让人在园里如同置身生态公园;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要用符合功能构造等积极配套,进行智能化的管理……
蕴含在独角兽岛中的打造逻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那里就像是公园城市的小小缩影。若将镜头调至广角,整座城市,其实也是以“在公园中生长”为逻辑。
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这场“营城试验”中,成都以青山为底、绿道为轴、江河为脉,逐步向“绿道蓝网、水城相融、清新明亮”的生态城市格局演变。
在先行先试中,成都开创了多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成立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立全国首个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制订全国首个公园社区规划导则——《成都市公园社区规划导则》;发布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成都已建成贯穿全域的天府绿道4408公里,新增绿地面积3885万平方米。
在匡晓明看来,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不是过去30多年中国城镇化模式的重复,而是用全新的形态去承载城市。比如,新区原本沿道路发展布局,转变为“沿河”“沿绿”发展布局的新模式。河湖等生态绿地不是城市的点缀,而是能承载产业、能转换生态价值的绿色底色。
这样的城市,有了生命。
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个个创新动力源正加速聚能,支撑着城市乃至区域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一个个高能级产业项目,吸引人才纷至沓来——在天府新区,近年来已落户创新人才14.9万人。
2021年1月25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发布会,解读《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会上,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杨昕透露了这场“国家试验”的四川任务: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在总结发展基础时,她重点提到了“潜力股”——成都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位于西部(成都)科学城,是西部第一个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2020年10月底建成,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秒,进入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前十。
不仅仅是成都超算中心,在西部(成都)科学城内,已有1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科院、国家农业科学院等在内的17个国家创新平台,清华、上海交大等41个校院地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一个个创新动力源正加速聚能,支撑着城市乃至区域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正加快筹建的天府实验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空天技术、先进能源四个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自身优势领域,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支撑综合性科学中心重大项目,已有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空间轻型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相机系统研制平台、宇宙线物理研究与探测技术研发平台等6个平台启动建设……
一个个高能级产业项目,吸引人才纷至沓来——在天府新区,近年来已落户创新人才14.9万人。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就是这样一位从北京来到成都当“蓉漂”的见证者。“2015年3月正式成立管委会,我在4月第一次来,基本见证了天府新区全部发展历程,激动人心。”
6年前,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作为首个高校科研院所落户成都科学城。数年努力,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取得良好的成绩,牵头成立了四川省清洁能源产业联盟,挂牌建立能源互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及成都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引入了32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完成以成都易冲无线、四川昆仑智汇数据为代表的13家科技型企业的产业孵化。
而未来,更让刘毅看到潜力和希望。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一核四区”,将大力筑强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极核功能。
创新,将成为引领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让城市回归“人”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已不仅仅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成都增强发展战略优势、保持生活城市特质的重要抓手,充分体现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价值依归。
城市的核心,是人。
这些年,匡晓明在成都听到过很多人的声音:年轻人说,喜欢这里的环境;企业家说,这里办事方便,政府服务意识强。在匡晓明看来,一座城市的真正成长不在于建了多少房子,而是人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产生社区意识,城市有了内在的凝聚力是根本,外在表现为GDP的增长、大量创新的生产、大量企业的聚集。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高品质生活带来的归属感。
三年来,天府绿道锦城公园里,锦城湖、桂溪生态公园、中和湿地、江家艺苑、青龙湖,5个特色主题公园相继开放,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生态湖泊、公园绿地,也带来了世界顶级展览、亲子马术、皮划艇、低空滑翔等消费场景。新耍法刷爆成都人的朋友圈,天府绿道也因此被称为“网红制造机”。
“锦城公园是一个载体,我们可以把遥不可及的项目带到身边,市民想要体验国际化的文化体育形式,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都大大降低,”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康瑛说,锦城公园的打造借绿道能量激活商业空间,面向未来的消费趋势,面向年轻群体的生活方式,要让“成都圈子”过上“神仙日子”。
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成都大运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于再清在成都调研时也说,能清晰地感受到成都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贯穿于城市发展,这是成都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色,也是国际赛事青睐成都的关键点。
作为城市科学与区域规划的理论先驱之一,格迪斯提出“生活图式”,从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的观点,就人、地、工作关系来综合分析城市。
在“人城产”的营城逻辑下,成都“生活图式”更具人本情怀。这一点,仅从城市吸引力便可窥其痕迹。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58.1万人。人口吸附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至2019年,常住人口分别比上年增加23万、126万、12.7万、28.5万、25.1万。“像成都人那样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引领时代潮流的价值选择。成都更是连续12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成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其中,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被放在了规划纲要文本第一篇的重要位置表达,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予以突出。
对成都而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已不仅仅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成都增强发展战略优势、保持生活城市特质的重要抓手,充分体现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价值依归。
让城市回归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
三年来,成都从公园里破壳而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