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西北隅,我国海南岛与越南的北部湾中心位置,有一座富饶美丽且战略位置极其显要的海岛,它面积达9.96平方公里,相当于南沙太平岛的2倍,西沙永兴岛的4倍,这就是白龙尾岛的自画像。白龙尾岛又称为浮水洲岛、夜莺岛,是有山川河流、茂密森林的大陆型岛屿,比南海诸多的珊瑚礁型海岛更适合居住生产。
说起白龙尾岛的前世今生,还要回溯到清朝末期的中法战争。历史上白龙尾岛一直由我种花家实控管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清光绪九年的1883年中法战争,由于懦弱腐败的清府,虽然有镇南关大捷却最终于1895年签订了《中法新约》,承认了法国对印度支那(现越挝柬)的宗主权,1897年中法签订边界条约,白龙尾岛划归法兰西但直到1937年才有驻军,期间岛上居民一直以中国人为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的规定,北纬16度线以北由中国军队接受日军投降,以南则由英军接受日军投降。最终由于国共形势影响,国军逐渐撤离,越猴北方成立胡志明政权;越猴南方则因法兰西殖民者卷土重来再次沦陷。此时的白龙尾岛虽在北纬20度,但北越缺乏海空力量,于1946年被法国重新占领(名义领袖是越猴未代皇帝保大帝)。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军残部逃往白龙尾岛,时隔62年重回祖国怀抱。
1954年援越抗法取得“胜利”,根据日内瓦协议将法兰西撤出整个越南,南北越以北纬17度为界。1955年吴庭艳发动变政建立“越南共和国”(北越是越南民主共和国),傀儡受美扶持。随后美参与的持续二十年的越南战争爆发。与此同时,1955年7月我军解放白龙尾岛,原国军残部被赶走,并在行政上将白龙尾岛划归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管辖,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的区级行政单位(浮水洲由此得名)。
1957年随着越南战争的深入,北越寻求种花家的支援,出于援越以稳定南部边境的考量,也为了发扬社会主义阵营的伟大友谊和国际主义精神(不要拿如今的民族主义眼光看待当年不可思议的国际主义,参考白求恩),就将白龙尾岛划给北越建雷达站(南海十一段由此变九段线),以增加河内的预警纵深(由于抗美援朝是明助,而抗美援越是暗助,为了规避中美直接军事对抗而做出的决定)。岛上居民经反复做思想工作后全部“自愿”加入越南国籍。此举虽然缺乏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为现在所诟病,但后人不应该站在当下的眼光来看,毕竟时代不同,反映出的国际形势也不同,何况真正确定岛屿海洋权益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直到1994年才正式生效,那已经是37年后的事情了。
1973年抗美援越取得“伟大胜利”,鹰酱根据巴黎协定从南越撤军。南越依靠鹰酱留下的军舰装备继续强占西沙、南沙(终引发1974年西沙海战,后西沙全部收复)。而白龙尾岛海域由于渔业资源丰富,北越渐渐对白龙尾岛6-12海里以外的公海经常有种花家渔民自由捕捞感到不满,而且同年12月北越又想将北部湾第一批勘探区域权力批准给意大利石油公司。但考虑到种花家的敏感性,故提议举行北部湾划界谈判。于是1974年8月双方在北京举行第一轮谈判。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1976年北越统一南越,但伟大的中越友谊也发生重大变化,例如:北越从南越手中夺得南沙群岛的景宏岛、舶兰礁、敦谦沙洲、鸿庥岛、南威岛、安波沙洲,并宣称是他们的“神圣领土”。同时种花家因国内的事,渔民是不能随便出海,北部湾也算平静。
1978年越猴变本加厉侵占了南沙南华水道以南的毕生礁、西礁、中礁、柏礁、染青沙洲,并提出更多的领土要求。注解:越猴变成白眼狼,离不开其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变。首先国际上自1958年底中苏逐渐交恶,到1966年冲突激化,毛熊在我北方大兵压境,被扶持的越猴号称世界第三,称“有木棉花开的地方就属于越南”;而越猴国内,1969年9月种花家亲密的朋友胡志明逝世,后掌权的黎笋属于亲苏派,亲华的如长征、武元甲逐渐靠边站,不再重用,并且越着手推行“印度支那联邦”的对外扩张计划,1978年出兵柬埔寨,企图吞并整个印支半岛,仅12天后一代目苦心扶持三年零八个月的红色高棉被干翻(现柬埔寨首相洪森原是越猴扶持上位),1979年1月二代目访美,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据统计1950-1978年种花家援越资金,兑换成黄金现在价值约五万多亿元人民币以上,可操碎了心却换来白眼狼一再侵占我南沙,二代目不愿再当冤大头,至此中越友谊彻底划上句号。
1988年南沙中越发生314赤瓜礁海战后,种花家顺利进驻南沙六岛礁,方有今日南沙的良好局面。1989年东欧剧变,苏援终结,越猴从柬埔寨撤军,中越边境持续十年的零星冲突也告终结。1991年苏联解体,中美蜜月期结束,面对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期,为避免“西化、分化”,1991年中越开始报团取暖,关系开始正常化,北部湾第三次划界谈判启动。1991年柬埔寨和平进程的开始,11月柬总理洪森亲自到北京迎接并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夫妇回国,据洪森回忆,其间亲王与其确立了父亲和义子的关系。
从1992年到2000年中越共举行了7轮政府级谈判、3次政府代表团团长会晤、18轮联合工作组会谈。2000年12月25日中越签订《北部湾划界协议》,此时的白龙尾岛已归越43年了。2004年中越《北部湾划界协议》正式确认越南对白龙尾岛的主权归属。到2009年白龙尾岛的人口已发展到900人,但岛上已经没有一位种花人了。其实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除了直接武力,白龙尾岛根本收不回来,而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也致使无论何人在位都不敢动用武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既有事实的情况下,尽量保护种花家的其它合理权益不再被夺走。联想一下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动宣言》,或许两者也存在一些相互退让的关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白龙尾岛作为那个特殊年代中越友谊的见证,作为国际主义支援精神的典范,已经尘埃落定,就像当年“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六尺巷那样。时间到了如今,我们已经有能力去制定规则,而非一味的遵守规则,如一带一路建设,如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披肝沥胆砥砺前行,我们不能总觉得规则是用来约束别人的,到自己这儿就变成了可变通的软性规则,我们也不能总强调贪吃多占,更要考虑自己的消化能力,戒骄戒躁,不忘初心,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态势,未来属于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