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兰高地,位于叙以边界,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20公里,中部最宽处约43公里,平均海拔约600米,比以色列平原高出300米,是叙、以争夺的战略要地。高地自有人居住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考古曾是以色列王国一部分,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奥斯曼人等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隶属法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1941年叙利亚独立后拥有戈兰高地主权。
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埃及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戈兰高地以少御多,取得惨胜。1974年5月31日双方达成协议,以色列军队撤离戈兰高地东部狭长地带,让出库奈特拉城,设了1.9至5.8公里的缓冲地带,由联合国派部队进驻。
本塔尔山,戈兰高地以色列和叙利亚边界前哨,往东俯瞰,绿色以东地方是叙利亚境内平地,远处山峰背后就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仅有50公里路程。山下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主战场“眼泪谷”,如今广阔的山谷中洒满阳光、和平与安详。
站在高地上向西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往西240公里就是耶路撒冷。戈兰高地及东西两侧,以及埃及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都是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占领的,至此对所谓“被占领土地”有了直观的印象。
蓝色屋顶处,是以色列驻戈兰高地的一个军营。
本塔尔山保留有以色列军队过去的要塞,铁板制作的人物剪影,再现当年战斗情景。要塞可以入内,门上有警示牌,里面没有灯光,路不平,没有照明设备游客不要进入,于是作罢。
掩体、交通壕、炮塔残部,穿梭其间体验战争的气息。
战壕里,学生聆听当年战争的故事。
联合国设置的观察哨,时刻注视着叙以边界缓冲区。游客与与观察员拍照留念。
山上道路两侧散布着许多用废军火制成的艺术品,可爱的造型背后,诉说着这里曾经历过战争。
铸剑为犁、换干戈为玉帛,阳光下和平真好!
“眼泪谷”,第四次中东战争主战场,用坦克炮管制作的纪念碑。1973年10月6日战争爆发,因该日是犹太教中 “赎罪日”,所以又称“赎罪日战争”。之所以选在赎罪日发动战争,是因为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这天犹太教徒实行禁食,许多士兵离开岗位返家过节,以色列正处于一年中战备最脆弱的状态。经过4天3夜的激战,以色列第7装甲旅以不足百辆的坦克挡住了叙军1个机械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的兵力及700辆坦克的入侵,尤其在在第7旅的中央防区眼泪谷,以军以50辆坦克抵抗叙军500辆坦克,以军将人类意志力发挥到极限,赢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挽救了整个国家和民族。
战场遗留的坦克残骸。
叙利亚军装备的苏制T-54/55主战坦克。
以色列军使用的百人队长主战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