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硬核、一半是甜蜜
她拥有高颜值的山河,是一座大山大河塑造的山峡之城;她拥有大地的硬核馈赠,是家里有矿的钢铁之城;她拥有四川盆地所罕见的晴空,是温暖明媚的阳光之城;她拥有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的温床,这里的干热河谷可以种植从温带到热带的各类水果,是一座甜蜜之城……
这些标签中的每一个,都足以让她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这里,就是云南的北境邻居、四川的南极之城——攀枝花
既是“一朵花”,又是“数条峡”
攀枝花,这座面积7440.4平方千米的地级市,位于川南、滇北交界处,东部和北部被同属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牢牢包围,西部和南部与云南丽江、楚雄紧密相拥,距四川省“南极点”一步之遥,是全省通往华南、东南亚和沿海口岸的最近城市。
攀枝花的地貌极其多样:西面的横断山脉、东面的大凉山山脉、北面的大雪山,加上其间的大小山体,层峦叠嶂、摩肩擦踵。粗略统计,攀枝花的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山地王国。”
与群山相呼应的,是河流。作为长江干流的金沙江沿途深切山脉,拐出了一个“几”字大弯,攀枝花城区就沿着金沙江河谷弯曲而又狭长展开。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雅砻江,在攀枝花的银江镇结束了1500多公里的行程后汇入金沙江,形成了两江交汇的壮观场面。除此之外,安宁河、大河、三源河等众多河流像毛细血管那般,穿梭在山地之间,沿途塑造了众多的峡与谷。
缺少平地的攀枝花,就连机场都是在山顶削峰填谷建设而成,从空中俯瞰,宛如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蔚为壮观。
谁塑造了“这朵花”?
大多数中国人对攀枝花的最早认识,是在中学地理课本的矿产地图上:
“中国铁矿八大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与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禄,四川一朵攀枝花。
“攀枝花”的确是一种花,“木棉花”是她的另一个名字。20世纪60年代之前,今攀枝花市区一带,还荒无人烟,只有稀疏的村落。因矿产而成为特区后,攀枝花成了城市地名,也成为这座城的市花。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城市宣传口号:“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
气候干热、地质复杂、地形崎岖,恶劣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合建造城市,但由于地下丰富的矿藏,人们硬是在山峡之中崛起了这座川南、滇东北、黔西北交界处的区域中心城市。
躺在矿床上的攀枝花,拥有包括铁矿在内的多种矿产:钒,保有储量1020万吨,占全国的63%,世界第三;钛,保有储量4.39亿吨,占全国的93%,世界第一;晶质石墨,储量1555万吨,全国第三;铁矿,储量为71.8亿吨,占四川省的7成以上、是中国四大铁矿区之一。
1965年2月,攀枝花成了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的特区。同时,作为中国最年轻城市之一,攀枝花就此开始了成长。1987年之前,这里对外称渡口市。随着1987年1月正式挂牌,“攀枝花市”正式诞生。 从1965年算起,她比深圳年长15岁;从1987年算起,她比深圳还要年轻7岁。
为支持攀枝花钢铁工业的发展,途径攀枝花的成昆铁路、渡口铁路、川云西路、石华公路等各大通道依次建成。只用了短短五年,攀枝花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到近14万人,整座城市建设也进入“开挂”模式。50多年来,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跟攀枝花紧密相连——我国已投运的高速铁路中,70%的高铁钢轨来自这里。
除了刚硬的铁,还有温柔的水。水能的利用开发,让攀枝花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水电之城”。位于这里的二滩水电站是我国20世纪建成投产最大的电站,库区面积达到101平方公里,堪称“攀枝花的三峡工程”。
矿的丰饶、水的高能,让这座“四川特区”多点开花。但攀枝花的精彩远不止于此。
既有钢铁之硬,又有阳光之甜
从纬度上看,攀枝花并不位于热带,却盛产芒果、火龙果、牛油果等,成为与海南三亚、广西百色齐名的“芒果黄金产区”。更神奇的是:三大热带水果产区中,攀枝花纬度最高,但所产芒果个头、甜度和鲜度等品质上,丝毫不亚于真正的热带地区。跟随一枚枚大芒果的足迹,攀枝花的名字,也悄然走进了千家万户。
从河谷到高山,不同高度上的光、热、水、土等因素及其相互组合均不相同,物产自然也是多种多样。单单只是水果,海拔1500米以下有芒果、枇杷、木瓜、香蕉、柑桔、荔枝、龙眼等;海拔1500米以上有梨、李、桃、葡萄等。
温热的干热河谷,也是高原蔬菜最喜欢生长的地方。所以,这里不仅是果园,也日渐成为我国重要的“菜篮子”。
因为碰撞,所以多彩
和深圳一样,攀枝也是一座移民之城。从起初的不到一万到现在百万人口,攀枝花80%以上的人口是移民及其后代,也因此成为目前我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 如果将这里的文化比作一朵攀枝花:那么,它的花瓣一定是多彩的,一瓣来自四川、重庆等四川盆地腹地;一瓣来自大江对岸的云南;一瓣来自山海关外的黑土地;一瓣来自其他广大中东部……
走在城市街头,带着各自祖地腔调的普通话,是这座移民之城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一天走下来,你能听到辽宁、吉林、黑龙江人的东北官话;昆明、成都、重庆人的西南官话;苏南、上海人的吴侬软语;合肥、南京人的江淮官话……当然,也有距此最近的四川、云南交界地带的混杂方言。
这座金属味道的钢铁之城,其实也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家园:我国唯一苏铁类植物的国家级保护区就位于攀枝花,苏铁与大熊猫、恐龙化石一起并称为“巴蜀三宝”。攀枝花苏铁的分布面积、种株数量均在全球前列;金沙江、雅砻江峡谷,又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黑颈鹤、白胸翡翠、黑鹮、凤头雀嘴等珍稀物种都可在这里遇见。
这就是攀枝花,她是非典型的四川,是大西南的“两面派”:她有高山峡谷,也是瓜果乐园;她是西南文化重镇、也是多彩移民文化之都;她有大河矿山的硬核刚猛,也有阳光果园的温柔。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BOOK;WeTranscriber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