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为四川省高县可久镇团包村。
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的高县,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从唐代置县算起,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县城坐落在长江支流南广河畔,北宋诗人黄庭坚曾逆南广河而上抵达高州(今高县),留下了“流水已矣乾坤在,高兴之州日月长”的赞誉。
如今,一批德艺双馨的文化名家,应邀担任高县五十个村的文化扶贫·乡村振兴第一村长。他们把艺术带进乡村,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
从可久镇团包村,传来了悠扬的笛声。
那天籁般的乐声,追逐着微风,飘过稻田、竹林,如同袅袅薄雾,弥散在田间地头,让树上的鸟儿都忘了啼鸣,让院里的鸡鸭都忘了觅食,侧耳倾听的乡亲们,更是听得入了迷。
这笛声来自团包村新任第一村长——著名竹笛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俊乔。
第一次走进团包村,首先映入唐俊乔眼帘的,是那房前屋后郁郁苍苍的竹林,在晨光的沐浴下,青翠欲滴。还有那依山势而建的一户户民居,一层层农田,掩映在竹林之中。这勾起了唐俊乔无限的遐想:这么美丽的地方,怎样才能帮助到这里的人们呢?
唐俊乔想到了她的专业——竹笛。中国的竹笛历史悠久,它短小,携带方便,声音悦耳,算得上是中国百姓很熟悉的乐器之一。在唐俊乔看来,竹笛还特别能拨动人的心弦,触动藏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乡愁。当竹笛一响,人们就能跟着旋律哼唱起舞。于是,唐俊乔决定,要通过竹笛艺术,为团包村村民的生活带来惊喜。
不久之后,唐俊乔带着上海音乐学院竹笛艺术中心的师生们来到高县,为当地群众送来了精心准备的音乐表演。
其实,中国的传统乐器和传统音乐文化本身就来源于民间。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成立了专门的学校,对其进行了规范化的整理、研究。如今,让竹笛艺术从音乐学院走到乡村去,实在是一件合适、自然的事。用唐俊乔的话说,这就好比是竹笛艺术“回娘家”。
除了送来音乐表演,唐俊乔还与高县政府部门商讨,打算将竹笛和其他民乐文化带进团包村,将绘画、文学等引进农村书屋,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帮高县打造竹乐器。他们还打算结合上海音乐学院正在实施的“文化润边”工程,做一些远程的艺术教育帮扶项目,为高县的孩子们学习音乐提供平台和桥梁,为高县培养音乐人才,助力全县的文化事业发展。
现在,在艺术家们的帮助下,音乐艺术正在润泽着高县人的心灵。
二
作为高县罗场镇天堂村的第一村长,舞蹈理论家冯双白第一次到高县,他的心不经意间就被一个孩子拨动了。
那天,身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的冯双白,代表中国舞蹈家协会党组来到高县。庆岭镇桥坎村第一村长——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兰恰好也在。一行人在天堂村寻找着帮扶的思路,怎样才能让舞蹈艺术助力天堂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呢?
他们路过村里的“童伴之家”七彩假期课堂,看到孩子们正在教室里玩耍、学习。
“这些娃娃都是村里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当地人介绍。
孩子们看到有人来了,好奇而又害羞地看着这些陌生的面孔。
冯双白走过去,主动与孩子们交流起来,还与孩子们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跟着步伐,边学边跳,时不时被自己的动作给逗笑,羞涩的表情在脸上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冯老师,这是我画的画。”跳完舞后,一个小女孩捧来一幅画,画上,用稚嫩的笔迹写着“远方的朋友”五个字。
冯双白双手接过画,认真地欣赏起来。
“送给您!”小女孩十分真诚地说。
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了冯双白的心头。“谢谢你,我一定好好珍藏这份珍贵的礼物!”冯双白郑重地对小女孩说。
后来,冯双白常常回想起这一幕。在他眼里,孩子们是那样的天真、热情、活泼、充满活力。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舞蹈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欢乐,通过美育可以让他们更加快乐地成长。作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同时又是天堂村的第一村长,冯双白下决心,要让舞蹈在这片土地上发挥作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于是,一项计划在冯双白心里谋划开来。他要为中国舞蹈家协会和高县牵线搭桥,一起携手把高县打造为“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5G远程教育试点,让美育进入高县农村校园,补齐当地农村学校舞蹈教学的短板,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一平台走上更大的舞台。
“我希望通过帮扶,让农村的孩子们,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孩子们,也能在舞蹈中快乐成长。让所有热爱舞蹈的孩子通过这座桥梁,达到自己生命中美好的境地。”冯双白动情地说:“那是一群多么可爱、有潜力的孩子啊,他们只是缺少机会和托举。我愿意在他们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
这颗“艺术的种子”至关重要,一旦播下了,它就将生根发芽。
三
来高县之前,沈铁梅从未想过会担任丛木村的第一村长。但是,现在每当人们喊她“沈村长”时,她会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接地气,同时又感到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那天,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来到高县庆符镇丛木村。当得知第一村长来了,村民们兴奋地聚到了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迎接。这样的场面,对于常年活跃在舞台上与聚光灯下的沈铁梅来说,其实经历过很多次。但这一次有所不同,沈铁梅说:“这一次更有回家的感觉,因为我也成了丛木村的一分子了。”
当初收到邀请的时候,沈铁梅也犹豫过。“当时,我有点意外,也有点激动,更多的则是忐忑不安。说实话,我没有一口答应,而是考虑了两天。因为我觉得,答应了,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承诺,需要用心去关注、去帮扶,来不得半点儿敷衍。”沈铁梅回忆道。
第一村长能为丛木村的村民们做些什么?能不能做好?这是当时沈铁梅心中最大的疑惑。
百姓摆脱了物质生活的贫困,但在精神文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化帮扶慰藉的正是心灵,不管是一首歌、一场戏,还是其他表演艺术,只要是真正好的艺术,总会带给人们情感的共鸣,甚至是精神的洗礼。身为艺术家,有能力也有责任用自己擅长的艺术形式,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出一份力。经过两天的思考,沈铁梅想明白了,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可是,怎样把川剧艺术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呢?沈铁梅带着一批艺术家,就此在丛木村展开走访调查。转了好些天,答案在她心中渐渐清晰起来。
“川剧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川剧等非遗文化的传承,可不可以在农村贫困地区,发掘一些对非遗文化有兴趣、有天赋的孩子,我们对他们进行培养。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个孩子培养出来了,那么这一家人的命运也会因此改变。”沈铁梅说。
沈铁梅看过高县当地的文艺演出,感觉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川剧恰恰是老少皆宜的艺术,川剧中有很多经典剧目,村民们都非常喜欢。这些都是她开展帮扶工作的利好因素。沈铁梅有信心,一定可以在高县培养一批爱好川剧的人,让他们唱起来,快乐起来,进而影响更多的人。沈铁梅还计划,接下来,他们将在当地挑选有艺术天赋的孩子,进行川剧艺术的专业训练。另外,还要带领丛木村的村民挖掘、培育“乡村文化”,并延伸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
艺术的歌声回荡在高县的乡村,文化的馨香熏陶着高县人的心灵。今天的高县,真的被艺术给点亮了。多姿多彩的艺术,似乎点亮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心情更加舒畅了,乡村的生活变得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