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内,有一条两汉三国时期秦蜀间的主要通道,名为褒斜栈道。其南起汉中褒城褒河谷口,北至眉县斜峪关,是循渭水支流斜水及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形成的一条谷道,因褒斜二谷而得名,是典型的循河觅道路线,全长四百七十余里。
读《史方舆纪要》记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可见此道之久远。
褒斜栈道作为成熟的军事通道见于史册应于秦昭王时期,先民们在路经之悬崖绝壁处凿石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连为栈阁,修建成栈道。褒斜栈道工程艰巨,路途险恶,路线平缓近捷,解决了古代行旅翻山越岭之苦,它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古代之高速公路”及“蜀道之冠”。
楚汉之际,汉王刘邦命大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关中,该道从此闻名。三国时期,与褒斜栈道说来渊源颇深的当属蜀汉丞相诸葛孔明。据陈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历史上只有五次北伐(只出祁山两回)和一次反击战,其中就有三次走了褒斜栈道。诸葛亮数次攻魏,史称“由斜谷出”,这里所说的斜谷,通常指褒斜道。如汉《石门颂》摩崖中有“斜谷之川”和“诏书开斜”之句,其“斜谷”和“斜”皆为褒斜道之简称。此道累见于史,且为今人考古调查所证实。
建兴六年(228年) 春,一心匡扶汉室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诸葛亮事先扬声走褒斜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的主力部队,自己却率大军闪电奇袭祁山。由于魏国事先无防备,导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顷刻间就反魏附蜀。关中震惊,魏明帝西镇长安,遣张郃出兵阻击,遂大破蜀汉先遣军马谡于街亭。诸葛亮进军受阻,于是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最有机会的一次,闪电般奇袭魏国。但用人不当,无奈以失败告终,此次以后,魏国加强陇西防守,北伐寸步维艰。此为一出祁山。
同年(228年)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军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壮心不已的诸葛亮又一次走褒斜古道,出大散关,包围陈仓企图占领这个经略关中的桥头堡,本想再次偷袭,但鉴于上次教训,曹真事先派郝昭做足准备,亮久攻未克,曹军增援部队到来,亮粮尽而退。北伐中原再次以失败告终。
建兴七年(229)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难以抵御,引军退。遂得二郡。
蜀汉反击战:鉴于蜀汉屡屡进攻,魏国决定在建兴八年(230)秋主动采取攻势。曹真走子午谷,再遣其一部走斜谷;张颌自陇西南向建威,以攻白马关.诸葛亮驻军于城固、赤坂。时大雨三十余地,魏军撤退.由于此次进攻失败,魏国打消了现阶段攻打蜀国的念头,转为继续防守。同年(230),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蜀汉反击作战胜利。
建兴九年二月(231年)春,“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诸葛亮率大军第四次北伐攻祁山,始以木牛运粮,以为久战。时曹真病重,司马懿代之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孙子曰:因粮于敌)。司马懿追亮至卤城,掘营自守,不敢擅自出击,军中有“司马公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司马懿被迫与诸葛亮交兵,亮遣魏延等出击,大败魏军,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唯一一次正面交锋,以失败告终)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司马懿欲追击诸葛亮,张郃谏阻未果,遂率军追亮,兵至木门,受蜀军伏击,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建兴十二年(234)二月,“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诸葛亮率大军第五次北伐再走褒斜栈道,陈兵斜谷北边五丈原,屯田于渭滨。司马懿驻军渭水对岸,据守不出。两军相持百日,期间诸葛亮欲激司马懿出战,以女子之物相赠以嘲其懦弱,司马懿坦然受之,仍不出战。亮无奈,两军相持百日。八月,亮积劳成疾,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千古叹息,卒于五丈原。杨仪等率军将其遗体仍由此道运回汉中葬定军山下,追之,蜀军击鼓反战,司马懿遂不敢再进,故有“死诸葛能走生仲达”之说。其后,视察蜀军遗留营寨,叹曰:亮真天下奇才也(此话出自三国志)。
蜀汉炎兴元年(263年),魏将钟会仍走褒斜道占据汉中,继而灭蜀。
以诸葛亮的能力,当不在司马懿之下,但为什么诸葛亮却饮恨五丈原,以失败结局?关键在于彝陵之战过后,蜀汉元气大伤。魏、蜀、吴三国,蜀汉国力本就不强,且蜀汉进攻魏、吴有难以逾越的天险,对蜀汉来说,守是强项,攻是短板,诸葛亮不顾力量、自然条件的制约一意孤行,频繁北伐,实力不济,无疑以卵击石,焉能不败?五伐中原如此,东攻东吴亦如此!
历经千年沧桑,昔日铁马秋风的褒斜栈道, 沿着向北的山麓,折折曲曲,深深浅浅,在石门水库的一汪碧水畔蜿蜒向秦岭腹地,好不壮美!至今在太白境内仍保留着数处褒斜古道栈桩栈孔遗迹,从各处栈道遗迹人们依稀窥见昔日五百里漫漫大栈道的雄姿,有些栈道支线为山间便道,至今仍为人们所使用。栈道上有幸拜读刘禹锡题刻:“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褒河的涛声,战马的嘶呜,孔明的临终喟叹,恍似还在古栈道隐隐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