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城事:走过彩色的西桥巷

旅游 银川新闻网. 2021-02-08 11:07

原标题:银川城事:走过彩色的西桥巷

西桥巷是彩色的。2月5日,距离牛年春节还有6天,站在西桥北巷西侧,看街东边一排营业房,它们的门头色彩斑斓,红色、粉色、橙色、绿色、蓝色……一个接一个。这些彩色的门头,在冬天还未褪去的灰白色中,十分显眼。

小巷里,人们穿梭忙碌,各色的私家车、三轮车、电动车来来回回。举起相机拍照时,一位赶路的外卖小哥刚好经过,按下快门,亮眼的蓝色骑行服,和那些彩色的门头一起定格。这些颜色里,能看到人们为生活奔波的光亮,它们让一条巷子,看上去温暖。

唐徕市场的美食。

巷子里的理发人。

街边一处小区内挂上了火红的灯笼。

路牌。

城市细腻肌理中的烟火

西桥巷很好找,上海路和唐徕渠交会处向东300米路南,就是它的最北端。其实在银川打听西桥巷,估计能问到几十种不同的走法,因为这条南北向延伸的巷子,在两公里的距离内,穿过了银川东西走向的四条城市主干道——上海路、北京路、解放路、新华路,其中相接的小街巷就更多了。它接于城市“动脉”,也与“小血管”相连,因此“长”出了城市最为细腻的肌理。

这里有超市、农贸市场、咖啡馆、茶楼、花店、饭馆,也能找到大众浴池、五金店、理发店、修脚店、开锁店、补胎摊等等;这里的店名很有特点,有好玩的“嘉顿饭拌面”,也有文艺的“花瓣咖啡”;这里有时尚的理发店,也有街边老艺人支起的理发摊;这里能找到满口东北味的大叔,也有泼辣能干的川妹子;能吃到“歹歹”(新疆方言,褒义词,意为厉害)的新疆过油肉拌面,也能找到最具宁夏特色的羊肝凉皮。

立春节气刚过,春天已至,大年将到,过去的一年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来西桥巷走走,看看为生活奔波的人们,感受城市烟火,就会觉得温暖,觉得未来还在,花开时节就在不远处。

明清时即人烟旺盛

这细腻的肌理,需要成长很久,需要时间沉淀。我们先从它得名的源头“西门桥”说起。

“西桥巷的得名,就是因为它靠近西门桥。古时银川城的四个城门外有四座桥,东门桥在明代时叫做赤栏桥,西门桥在明清两代,都被叫做贺兰桥,南门桥在明代时则被叫做永通桥,此外还有北门桥。”宁夏地名专家郑济洧说,在桥的附近,就出现了以桥命名的巷子,比如西桥巷、南桥巷、北桥巷,唯独没有东桥巷。郑济洧推测,应该是因为过去东门外,是一大片湖泊,少人居住的缘故。

而这些以桥命名的巷子中,最出名的便是西桥巷,即使古代还没有西桥巷的时候,这一带也十分繁华热闹。究其原因,郑济洧说,西门桥是宁夏古城的西门户,明代时,这座桥是向西边贺兰山下运送兵马辎重的重要通道,清代新满城建设完成后,西门桥更是连接宁夏府城和新满城的重要通道。因此,西门桥一带,自然欣欣向荣。

《银川市地名志》记载,西桥巷是1949年后随着城市建设慢慢形成的,1981年得名,彼时长750米,车行道宽3米,从上世纪80年代的《银川市城区地名图》上看,西桥巷的南起点没有变化,依然相接于如今的新华路,当时的最北端,甚至没到现在的湖滨路。随着2019年,北京路到上海路之间的原阳澄巷,并入西桥巷。如今它的北段,已经穿过北京路,交会于上海路。

时间已过71载,如今的西桥巷横穿四条城市主干道,长度两公里。这条巷子的色彩,是城市发展的画笔,也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笔一画涂上去的。

如今眼前的西桥巷是彩色的,而在它走过的每一段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色彩。巷里居民区的建设,是它浓墨重彩的一笔;日益丰富的美食,让它变得温暖而五彩斑斓;道路上黄色、黑色、绿色的渐变,也是它一路走来的见证。

巷边“浓墨重彩”的居民区

这众多色彩中,居民区的建设,是西桥巷延伸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4年,宁夏中房集团开发的第一个住宅小区——唐徕小区开工建设,当时的小区名字,在1988版《银川市地名志》所附的《银川市城区街区地名图》中,还叫唐槐新村。在唐槐新村西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兴平巷。《银川市地名志》记载,兴平巷是随着唐徕小区的建设而出现的,这段小巷,现在正是西桥巷的一段。

“我是1987年住进唐徕小区的,当时就在唐槐新村。”在唐徕小区住了20多年的张方军说,他刚住进来的时候,兴平巷北边连着北京路,连接处是一个方形的门,是在唐槐新村北边的围墙上开的,只能走人和三轮车,而兴平巷的南端是断头路。在当时的地图上也能清楚看到,1988年的兴平巷和西桥巷虽处于同一直线,但中间有一段是空白的,没有路。张方军回忆,中间这一段连接起来,是在1992年前后。随着唐徕小区的不断建设,兴平巷和西桥巷就连接成一条巷子了。

“当时全国的城市建设也才起步,唐徕小区是银川第一个大规模的居民住宅区。”张方军说,很多单位在这买了房,然后分给职工,所以到现在,唐徕小区的邻里,彼此都很熟悉。西桥巷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慢慢延伸,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平。

暖色的西桥巷

在网上搜索西桥巷,会跳出很多关于美食的字眼,而伴随美食字眼的,多是“藏匿”“藏着”“私房”“挖到”等词汇,可以看到,西桥巷的美食,从不显山露水,那口美味,需要有心人去“挖”。

“10年前我刚来银川,人生地不熟,但那时就知道西桥巷了,因为这里有太多好吃的。”市民王荣说,她眼中的西桥巷,因为美食变得五彩斑斓。王荣几乎吃遍了这条巷子中的美食,“羊肝凉皮、汉中热米皮、唐徕搓面、老北京汉餐……”王荣说,西桥巷于她而言,是暖色的,可以放松,也能治愈。“平时经常去西桥巷,尤其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来这里吃一顿美食,啥烦恼都没了。”王荣笑着说,西桥巷就是她心中的“解忧巷”。

而对于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来说,这条巷子也是暖色的。“我小时候吃的第一串冰糖葫芦,就在唐徕市场,一个东北老师傅做的。”40多岁的郑东说,估计他生活中的好多个诸如吃冰糖葫芦这样的“第一”,都在唐徕市场。

郑东太熟悉这座建于1993年、2013年之后改造搬迁至现址(北京路和西桥巷交会处东南角)的老市场了,他知道市场门口那家卖瓜子的大姐,已经干了二十几年;卖月饼的店,也成了老字号;那家油饼店,开了十几年……“有一位卖豆腐的大叔最神,切豆腐从不看秤,你要二斤,一刀下去给你,从不连第二刀,你如果上秤一称,他就跟你急,真要称,一般都是准的,不准肯定多出一二两,从不会少。”郑东说,如今那位卖豆腐的大叔不在这里了,卖糖葫芦的大叔也搬走了,他自己也在居住了22年后,在老旧小区改造时离开了。但有了闲时间,郑东还是会来西桥巷转转,他说这条巷子里,有他人生中最温暖的回忆。

从彩色的巷子走过

其实西桥巷在每一段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色彩。

黄色,是它从最初的郊野变成城区土路的颜色;黑色,是这土路铺上柏油的颜色;而绿色,则是巷子两旁郁郁葱葱的绿化道……这些色彩一次次变成现实,又一次次成为它向远处延伸的底色。

“1992年我住进唐徕小区时,小区西侧的西桥巷,是一层足足有10厘米厚的浮土,走过去,鞋上、裤子上全都是土。”在唐徕小区住了21年的张强说,当年的西桥巷,其实就在城市边缘,现在再看,当年的“边缘”早已是方便繁华的城区,南段有宁夏人民医院分院、中段紧挨中山公园、唐徕公园,往北又是唐徕小学、唐徕中学、唐徕市场,最北段沿街店铺林立,又靠近日新公园。西桥巷连接起了四条城市主干道,四通八达。

这里有方便的城市生活,有水泥丛林,但也不缺邻里温情。在一处铁栅栏前,记者遇到递东西的两位老人。栅栏外的老人给里边的老人递进去一盒饼干。“她腿脚不方便,我出来买东西就顺便给她带上了。”栅栏里姓范的老人说,在这住了30年了,互相认识,都成朋友了。

街边一处小区的院子上方,挂着十几个火红的灯笼,一位老人一手抱着一只小狗,一手拉着一只大狗,这幅场景,映出个火红的“年”字;再往前走,唐徕市场的门口,支着一顶防疫用的军绿色帐篷,透过帐篷通道向市场里边望去,视线被一排火红的灯笼占据,人们在这军绿色和火红色中穿梭忙碌,为生活奔走。

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后,在大年将到,春天已至的特殊节点,从一条彩色的巷子里走过,内心觉得火热。

记者 刘旭卓

【责任编辑:卢丽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