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尼古拉大教堂,俗称“喇嘛台”,亦称中央寺院,教堂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圣母帡幪节(10月13日),落成于光绪二十六年的降生月5日(12月17日)。这座教堂是哈尔滨历史上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上几座比较重要的东正教教堂之一。
教堂的名字是修建者取于城市主保圣徒尼古拉·米尔里基斯基圣徒的名字。
富有想像力的教堂,属俄罗斯即旧沃洛哥托夫斯基式(古典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面积393.46平方米。醒目的尖屋顶和北方的自然景色与周围的建筑群非常调和。中央大圆顶上矗立钢制镀金大十字架,5个帽顶的帐篷顶教堂和多变的造型、别致的钟楼、精美的台阶、雕花的窗子,堪称美丽、庄严而雄伟。
教堂的设计图纸选自于由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的哈尔滨大教堂竞赛中教会建筑设计师鲍达耶夫斯基的方案。
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采用了近似于希腊十字的八角形布局,教堂东面明显突出为祭坛位置,西为主入口,南北两侧均略凸出作为次入口。十字架和洋葱头矗立在教堂顶端,鼓座变细和加长与帐篷顶相联结。
主持教堂建设的是毕业于俄罗斯最古老建筑学府圣彼得堡民用工程师学院(今天的圣彼得堡国立建筑设计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工程师阿列克谢伊克列门奇耶维奇·列夫捷耶夫,建造教堂的木材并没有采用临近的西伯利亚森林的木材,而是选择了从遥远的大洋彼岸加拿大运来更为优质的红松。
在尼古拉圣像像下面镶嵌着奠基仪式纪念铜牌,镌:“尼古拉皇帝即位六年,清国皇帝光绪二十五年,创造世界七四○七年,基督诞生一八九九年十月一日,于大藏大臣怀特、铁路建设局长尤格维奇,在松花江市街,托铁路守备队附司祭之福,建设技师列夫捷耶夫立此牌。”
虽然哈尔滨被外国侨民们认为是新圣彼得堡,但最早的城市规划设计却脱胎于莫斯科,和巴黎一样是由一个原点辐射出大蜘蛛网,这是一种典型的欧洲城市规划设计手法。教堂被置于松花江附近高岗上的最高处,同时以教堂为原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北辐射出六条马路,使大教堂成为了整座城市街道的汇聚点,赋予哈尔滨一个心理和视觉上的中心。
在20世纪第一年完成的这座庄重典雅的宗教建筑精品——圣·尼古拉教堂之后,教堂广场的周围陆续修建了以恢宏凝重著称的中东铁路管理局行政中心大楼,以舒展迷人造型闻名的哈尔滨车站,以恬静温馨享誉的铁路局高级官员私邸,以儒雅俊逸招徕顾客的秋林洋行和以妩媚浪漫、梦幻城堡般吸引做弥撒归来教徒的莫斯科商场等等著名建筑。至此,教堂广场及圣尼古拉大教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
站在教堂的台基上,西侧有莫斯科商场红色穹顶的呼应;东侧与远处秋林商行银灰色的穹顶相对;而北侧与优美舒展的哈尔滨火车站遥遥相望。这座精致玲珑的八面体教堂,其尖尖的帐篷顶,小巧的“洋葱头”以及阳光下变幻迷离的光影是如此的迷人,在任何角度观赏建筑都会获得良好的景观。
圣尼古拉教堂,本该跨越时代的长河,将城市记忆世代相传,但最后还是没有逃脱被毁的厄运。这样一座堪称精品的建筑,在1966年8月23日被红卫兵拆毁,真是痛心。
到哈尔滨工作的徐景璋在他的《怀念喇嘛台》中这样描述:我意识到它再也不会走进我们的画纸了,便坐在国际旅行社门前的道牙子上看红卫兵拆教堂,也算送它上路吧!喇嘛台虽是一座木结构建筑,但是构致严谨,十分坚固。尽管红卫兵爬上了屋顶和那几个“洋葱头”,也只能摇旗呐喊,折腾了好长时间也没能将十字架拆掉。喇嘛台周围人越聚越多,大多是围观群众,将南来北往的有轨电车全阻住了。红卫兵有些着急了,有人喊"用火烧",也有人叫"用坦克撞",秩序乱成了一锅粥。正在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开来一辆消防车,停靠在教堂东面,云梯支起来了,有人用钢缆将十字架缚在云梯上,又折腾了一阵子终于将十字架掀下来。红卫兵们一阵欢呼。天色向晚,人们逐渐散去,那教堂还没被拆除,红卫兵还得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二天早晨,我特地到喇嘛台看看,它只剩下残墙断檩了。喇嘛台就这样消失了。随后,"东方莫斯科"也逐渐被肢解,现在只剩下残鳞败羽了。
2015年6月29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市长宋希斌主持召开了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5年第2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红军街沿线及火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并提到恢复圣尼古拉大教堂这个标志性地标。
可是至今还是杳无音讯,看样子消失了的东西很难再回来了。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