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神气的战马,你是远去的烽烟
山西长城元墩——镇川口——宏赐堡
寻古迹的莲莲
山西阳高,长城烽火远,永固留青烟。
据华夏子《明长城考实》中记载:明长城由阳高县镇边堡向西约4公里,进入大同市元墩村界,长城在大同市内的基本走向为:由元墩向西经镇川口抵宏赐口。然后分为两路,主体长城由宏赐堡向北转,经河东窑,跨饮马河,西转至镇羌堡,又由镇羌堡经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至十三边,由十三边长城转向南至砖楼沟继续向南,出大同市入左云县界。另外一条由宏赐堡向西,经新荣、破虏至吴施窑入左云界。大同市辖南北两条长城共约105公里。
核心是镇川口,不远处的镇川堡是“边墙五堡”之一。
镇川堡是大同西北长城上“边墙五堡”之一(五堡为:镇边堡、镇川堡、镇鲁堡、镇河堡、宏赐堡),镇川堡地界的一段长城,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十三座”。现堡子破坏严重,只有数十座土墩沿长城一线散落在平原上,一路远去,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行走的季节正是严冬,长城内外一马平川的耕田,点缀着一些树木和村庄,如今的残墙已褪去杀气,当年的铮铮铁骑,攻和守的抗衡与对峙,无数次征战流血之间,河山是否为之动容呢?
雪后,阴霾,灰黄的世界里,无法想象明朝时这里曾有过的景象,一段历史的结束,又一段历史的开始,抵不过的,只有时间。我们所能看到的都已作古,只是,隔着历史,又可以与古人对话罢了。
而今,长城还在,草木荒芜,黄土与荒草、残墙与墩台,就这样走吧!任你去瞎想!
突然飞过天空的不知名的鸟儿,说不清的情绪……
四周望望,回头看看,夯土墙与墩台无语。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阳光透过乌云留下几缕温暖,城墙的微光仿佛带着感伤。
夜宿阳高县城,清晨退房后,室外的实时温度零下18度,一夜的寒风将阴霾吹散,早安!这一天是腊八,本想来碗热乎乎的腊八粥御寒,却第一次品尝到阳高的腊八粥,在我看来,叫腊八饭更为恰当。
天空湛蓝,冷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
说起方山,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北魏太皇太后冯氏的永固陵。冯太后在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实际掌握朝政。她支持孝文帝的改革,一改祖宗“重武略,不重文教”的陋习,吸收汉族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快了封建化的步伐。永固陵始建于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历时八年,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 冯氏死,同年入葬,享年49岁。一生两次临朝,驰骋政坛近30年,施行改革,推行汉化,为民族融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方山永固陵两侧,便是阳高境内长城最经典的穿越路线——镇川口至宏赐堡。
之所以经典,在于它的奇特,大约有5公里的长城修筑在平地上,双重墩台密集有序,一重建在长城上,另一重建在长城外侧,十分罕见。
土筑的长城像一条大堤横亘在山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与长城基本保持平行的墩台相隔不远就有一个,与长城一起,好像两列队伍在与我们同行,长城外侧的墩台仿佛步兵,长城上的烽火台仿佛骑兵,长城俨然变成了神气的战马。
山西境内的长城,承载着太多山西的历史信息和社会人文信息。行走在这段长城上,不禁遥想当年明朝修建时的场景,也许外长城直面蒙古铁骑的冲击而无险可守,为了弥补地形上的不利,明军在长城两侧密集修建高大的墩台,它们与边墙共同组成了互为犄角的交叉防御体系,造就了墩台林立、气势恢弘、蔚为壮观的独特景观。明朝时候的坚实堡垒,久经风雨后长城的容颜未变,沉稳厚重,端坐如神。
冉冉光阴流逝中,风霜雨雪的侵袭中,它们还能伫立几世春秋呢?
褪去军事意义,如今只作为风景的长城和矗立的烽燧,依旧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蚀痕,横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向世人昭告着那已经远逝的昔日烟云。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图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