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古称洛邑,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和我国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来到洛阳旅游,除了白马寺和牡丹园,还有一处不可不去的景点,它就是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的龙门石窟。
被评为“洛阳八景”之首的龙门山,自古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493年)迁都洛阳后,在龙门山开始凿山壁造石窟。此后,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了400余年,最终形成南北长达1公里的宏大石窟造像群。
据统计,龙门石窟现存大小不一的窟龛2345个,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10万余尊造像和2800余品碑刻题记,密如蜂窝般分布在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岩壁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位于龙门山南端的奉先寺,开凿于唐高宗初年,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工,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摩崖群雕。寺内的卢舍那佛、弟子、菩萨、天王和力士等九尊造像,面形丰肥、形态圆满,展现了唐朝的佛像艺术特点,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奉先寺内的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面部丰满圆润,安详自在,有着“中国最美大佛”之称,并受到海内外众多信佛者仰慕。据《大卢舍那佛龛记》载:这尊佛像是依照武则天的模样雕刻而成,武则天还曾为开凿奉先寺的工程赞助了2万贯的脂粉钱。
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的万佛洞,因洞内雕有整齐排列的15000尊小佛像而得名,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中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曾被万佛洞内佛像的优美形象所吸引,后经过艺术加工,被运用到了他的表演中。
开凿于北魏时期(公元500年)的宾阳三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做功德而建。洞内一尊高约10米的佛像,因右手拇指断掉,恰似卖萌可爱的“剪刀手”而被称为“史上最萌佛祖”。经网络传播后,引发无数网友膜拜,许多游客甚至特意来寻找这尊“剪刀手”佛像合影。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的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莲花而得名,据说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就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因为战乱,龙门石窟造像受到疯狂的盗凿,莲花洞内的佛头也被盗走,现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