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en Cabin
追根溯源,是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传统的走马观花式旅游已无法满足游客们的深层次需要,深度体验式旅游的大格局已经形成。
与观光旅游“多走多看”的诉求不同,深度旅游者往往会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体验原居住环境所没有的差异化生活方式。
在深度旅游中,住宿产品不再只是提供居住功能的附属角色,而是成为了异地生活方式的承载者、环境氛围的营造者。一些极具特色的住宿产品,更是成为了游客趋之若鹜的目的地。
在快节奏的城市里被疲惫感裹挟多时后,舒适、奢华的酒店,虽有着成熟的管理和服务,却已经很难再打动人们,反而是静谧、自然的木屋,更让人心驰神往。
不同于钢筋水泥与生俱来的清冷和疏离,木屋的温润、自然总能给人以亲近感,在这样的木屋里住上几日,对于久居都市的人而言,着实是奢侈又惊喜的享受。
木屋正是凭借着明显区别于城市生活的异境感,契合了深度旅游者的需求,赢得了更多的青睐。
木屋的慢生活氛围则是人们偏爱它的另一原因。
追求慢生活的旅游度假方式已经成了现代人旅游的首选,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束缚和压力后,人们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暂时放下生活与工作中的焦虑,调整状态,感受美好。
在木屋,人们可以真正慢下来,找回最舒服的状态,看炊烟袅袅,听鸡犬相闻,数着日头一点点向西……慢生活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木屋的治愈感让它成为了营造这种舒心感受的绝佳载体。
木屋虽好,却也不是所有木屋都能走红,配套设施的完善相当重要。定位高端、千元一晚的木屋,在提升住宿体验的基础上,也要丰富住宿体验之外的差异化体验,营造整体的氛围。
首先是景观氛围的营造,视觉体验是景区给游客的第一张名片,承载着向游客展示景区最初印象的重责。
试想一下,住进山海之间的小木屋,坐拥清风竹海,晨起望日出,夜卧观星辰,难度不比满目荒凉处的木屋更加吸引人?
景观氛围的差异化营造可依赖不同的地域特色,借景于自然。如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借景可得: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又如苍山洱海,再如黄土高坡,不同的地域特色给游客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借自然之无尽,便可得无尽的美感,打开人与自然万物的相处、共生。
景观设计还强调自然对建筑的渗透,让建筑融于自然,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构建出多层次的立体景观体系。在形成丰富的景观立面的同时,创造多层次的活动空间,给游客最舒适放松的体验。
其次是活动的场地和种类,结合项目定位,配套高品质、多种类、适合目标人群的活动设施,丰富都市生活中所没有的差异化生活方式,是让游客愿意停留驻足更久的关键。
城市生活的千篇一律,让人们在旅途中更渴望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无论是静态的品茗垂钓,还是动态的骑马射箭,又或是更刺激的攀岩跳伞,都能唤起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享受,告别枯燥乏味。
最后,深度旅游自然少不了对异地文化的体验,人文气息是一个地区最独特的风景,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的地方总是让人久久难忘。
但若是原原本本地展览当地文化,这样的参观与走马观花无异,体会不到地域文化的魅力。文化不是一个固体,只有融入体验才能将它活化。
项目的规划设计要让文化体验走向深度,将文化场景化、参与化、体验化,让文化自然而然地融入活动中去,游客便能更深层次的体会当地的地方特色,找到当地生活的原滋原味。
当项目整体的规划能够完美匹配游客的度假诉求,慕名前来的人自然会络绎不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