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这坐始建于隋朝时的古老禅院,在经过朝代的更迭,战火的摧残后,依旧熠熠生辉。它坐落在成都市一环内,却是这闹市里难得的一方宁静之所。我在多次参拜文殊院的过程中,渐渐发现这里不仅有清幽的禅意,也有俗世里的热闹。
香园本是文殊院的素餐厅,供僧人们进食斋饭的地方。现在是是融含“味觉圆通法门”自我修学为主题的禅意生活体验区。我第一次拜访文殊院的时候,在香园里抄了一卷经文。抄写时,这里的氛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各处都摆上了精心侍弄的禅意插花,房间内焚了香,大厅里回荡着念经声,每个人在抄写之前都需先净手,抄写时所有人都静静地伏在案上,面带虔诚。
抄写完经文,我踱步来到了香园里一处名为“尘庐”的小院子,那是一处极为精致的小院。初次到尘庐的时候,这里还是允许进入参观的。沿着竹门后的小路进入,左边是一小处流水,前方放着一棵迎客松,松下铺着白色的石子,整个画面干净又清雅。右侧是一排竹子围成的篱笆,淡黄色的雏菊悄悄从篱笆外伸进一枝,菊花底下摆上了一张案几,上面放了一摞古色古香的书,此景倒真有君子之雅,文人之风之感。绕过案几,亭阁的围栏外,是一小片池塘,池中悠闲地游着几条红色锦鲤,围栏边上放着几张木椅子,坐上去,静下心来,可隐约听见檐角上风吹铃响的声音。
再次来到文殊院已经是冬日。冬日暖阳下的文殊院,泛着暖色的阳光照在屋舍院落间,勾勒出了“岁月静好”的画面。大雄宝殿外的香炉里升起袅袅的烟,罗汉松叶在阳光下细碎地闪着光,空气中藏着淡淡的寺庙里特有的香味,倾洒在整面红墙上的光像是降世的福祉,温暖着人心。任何一个檐角与天空,任何一面红墙与光影,都值得被人永远珍藏在心中。文殊院东厢后院的长廊里,依旧静静地陈列着石牌碑文,千佛和平塔边供奉的长明灯烛光摇曳,似在回应祈愿者的心声。
虽然香园本是一处充满禅意的清净之所,但在这样的暖阳天,却成了成都最具生活气息的热闹场所之一。园中摆上了竹椅竹凳,环顾四周,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怀有一份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在闲暇之余,在暖阳底下,泡上一杯清茶,看茶杯中烟雾氤氲,看水中茶叶浮浮沉沉,再唠两句家常,聊三句琐事,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尽管此时的香园人声嘈杂,我却能在这嘈杂中寻到一份安心与舒适。我想生活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就如这盖碗茶中的茶叶,不过两种形态,浮或沉;简单到不过如喝这杯盖碗茶的姿势,拿得起与放得下。
文殊院在我心目中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可以庄严宁静,也可以热闹喧嚣,来来往往的人,或是想虔心祈佛,或是想悠闲散步,或是想一览美景。虽然各人来到文殊院的理由很简单,但藏在理由里的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并不简单,它包含着无穷的意蕴,是一种禅意与俗世交融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