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源于欧洲,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是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在电影或者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新人在教堂里举办婚礼,既隆重又非常浪漫,有不少新人渴望在古老闻名的大教堂里举办婚礼。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教堂有很多,最著名的有五大教堂,指的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英国圣保罗大教堂,(非常幸运我曾参观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还有英国圣保罗大教堂三大教堂)到欧洲各个国家旅行的经典景点之一,必定是到当地的大教堂参观,国外的教堂建筑和内部的繁华装饰造型庄重又华丽,极富韵律之美,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最近到哈尔滨自由行,不仅拍摄了索菲亚教堂,还在落日余晖下拍摄到了位于果戈里大街上的士课街教堂。
哈尔滨的老教堂有很多,最知名的当然是圣索菲亚大教堂,除此之外还有十几座教堂,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拍摄到了这两座教堂。
中央大街的尽头是新阳广场,从这里打的士到秋林公司只需起步价,沿着秋林前面的果戈里大街(奋斗路)东行,在革新街(文革前称教堂街)与士课街交界处,你会看见一座外型保存完好的俄罗斯巴洛克式建筑,原来属于东正教,名为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1980年转给天主教教会,现在名为圣·母无染原罪教堂。
教堂体型复杂,墙面线角丰富,红白相间,钟楼为帐篷顶冠戴小穹顶,中厅用较大的洋葱头穹顶,属于典型的巴洛克风格,豪华中透露着浮夸。很多年轻人在这里举行婚礼,站在神坛前,听牧师虔诚地向主祷告幸福,在玫瑰花般浪漫的飞扬中,在唱诗般天籁般的歌声中,洁白的婚纱徐徐舞动……在一个浪漫的地方,做一件浪漫的事,这本身就很浪漫。
在哈尔滨现存的大教堂中,保存状况最好的建筑遗存是位于果戈里大街和革新街交口处的一座红白相间的砖木结构教堂。这座雄伟而精美的教堂被大家称为革新街教堂或者士课街教堂。它的正式名号是哈尔滨天主教堂圣母无染原罪堂。而1958年之前它被称为圣阿列克谢耶夫(圣阿莱克西)教堂,是一座不折不扣的东正教堂。那时候的革新街也因毗邻这座教堂而被称为教堂街。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的历史沿革
据了解,当年这附近的街区曾是一片颇具规模的外侨聚居区。原住居民中除了俄国人,还有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侨民。现在的比乐街、巴山街、芦家街、光芒街那时被称为比利时街、巴尔干街,罗马尼亚街和塞尔维亚街。就连黑山街也是源于东欧巴尔干半岛的黑山族即现在的黑山共和国。这里的外侨居民喜欢在木栅栏围起的院落里种丁香花和各样的果树,有些人家里还养了牛。这里也曾汇集着一些生产食品糖果和烟酒的小工厂,例如比利时街上的特卡琴科糖果巧克力蛋饼厂,后来就成了著名的马尔斯糖果厂。在这片略带田园风光的社区映衬下,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怎样巍峨而庄严的存在是可以想象的。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一座随军教堂,原本不在哈尔滨。日俄战争后俄军战败调防,1907年这座教堂从公主岭迁移过来。最初落脚哈尔滨时是在懒汉屯一代,后再次随沙俄军队调防,在阿列克谢耶夫卡村(现香坊区东部小北屯)重建。1912年迁往士课街现址建起一座木结构的小教堂,1930年在木教堂旁开始筹建这座砖木结构的大教堂。新教堂由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设计,卡尔贝舍夫监督施工。1931年5月动工,历时四年多于1935年10月落成。而原来的木结构老教堂在1938年成为了哈尔滨东正教神品学校的校址,一直与新教堂并存着。
果戈里大街和革新街交汇处一带,是哈尔滨南岗区的一个亮点,恐怕与这座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有关。这个街区令人想到最多的是俄罗斯情结,不仅仅是周围建筑的原来风格,还因为曾拥有过的原住居民,构成了这一地区的文化。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是一座精美的历史遗存,它使这里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美丽和庄严之感。上世纪70年代前,老百姓把这条街叫做教堂街,之后改为革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