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米轨小火车
中国最美的米轨小火车
曾写过一篇关于建水古城文章:墨香古城,上善建水:这座被低估的云南古城到底有多美?
作为一座宝藏古城,云南建水除了有巍峨雄伟的朝阳楼、“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全国规模第三大的文庙、还有特产紫陶、建水古井、和《舌尖上的中国》的豆腐。
但文章中并未提到,建水古城还有中国最美的米轨小火车、周边的十七孔桥和团山村。因为担心,若篇幅过长,读者们只是匆匆略过,未免有些可惜。
来建水,绝对不能错过米轨小火车的观光之旅!
米轨是指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最有名的米轨铁路便是100多年前法国人主持修建的滇越铁路,如今仅有少数米轨仍在使用。
建水将一段13公里长的米轨重新开通使用,并于沿途设立临安站(始发站)、双龙桥站、乡会桥站和团山站(终点站)。
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米轨小火车”的复古观光小火车,不仅将建水周边的历史景点连结起来,还将游客缓缓地带入了一段慢时光。
临安站
每日仅有两趟
观光小火车的起始站是临安站。带着历史印记的车站站名、陈旧的明黄色外墙,仿佛暗示着游客,这将是一场“复古穿越”之旅。
临安是建水古城于民国之前所用的旧名。自蒙古帝国在此设立临安路的行政机关,建水古城便被称为“临安”,至民国之初才改为“建水县”的名字。因此,建水火车站落成之时,当地人仍会称之为临安站。
相比于迎来送往、热闹非凡的普通火车站台,临安站台恐怕稍显落寞些,也没有依依不舍的送别桥段,因为游客们早已被观光小火车的颜值彻底征服了。在工作人员的有序引导下,迫不及待的踏上小火车,开始这段未知的旅程。
方方正正的黄色实木车厢并未精装涂抹,更添一丝古朴的味道。开放式的车门,借鉴了民国时期有轨电车的设计理念。想要打开车窗,还要像电视剧里那般,双手奋力抬起方可打开。如此设计,立马把人带回了往昔的旧时光。
虽然建水米轨小火车全程只有13公里,但小火车来回一趟却需要4个钟头。因为小火车的时速并不快,而且每站停留的时间也足够长,这样,每位游客都有足够时间欣赏沿途旖旎风光。
因此,建水观光小火车每日只设两趟,分别于早上9:00,和下午14:30发车。若在节假日,想要如愿坐上小火车,一定要提前购票哦,票价90元/位。
双龙桥站
中国十大名桥之一
停留时间:30分钟
双龙桥站是建水观光小火车停留的第一个站。为了一座古桥,专程停留,足见它意义非凡。双龙桥,又称十七孔桥,在乾隆年间修建三孔,而后在道光年间又修建十四孔与之相连。因该桥位于泸江河和塌冲河的交汇处,因此得名双龙桥。
这座建于清朝的多孔连拱桥闻名遐迩,不仅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更称之为中国十大名桥之一。
远观双龙桥,可以欣赏到它的建筑之美。多孔连拱,造型简洁,线条优雅,尽显古人的造桥智慧。虽上午时分,逆光拍摄,只留下了美丽的剪影,静静的矗立在江面上,但仍觉得百看不厌。
近观双龙桥,则可以体味它的工艺之美。桥上本有一大二小的三座飞格式阁楼,可惜一座阁楼毁于战火之中,如今只剩两座阁楼。阁楼苍劲有力,巍巍气派,层檐重叠,檐角飞扬,斗拱雕花精美,檐末的风铃随风吹拂。
若想登上塔楼,则小火车规定停留的3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若是自驾而来,又错过了观光小火车的体验。真可谓鱼和熊掌无法兼得。
乡会桥站
法国殖民建筑
停留时间:30分钟
乡会桥车站是法国殖民时期的建筑,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古朴的建筑、泛黄的墙面、陈旧的青瓦,供游客寻找往昔的痕迹。
车站休息室早已翻新重建,虽然陈列布置尽量往民国风情靠拢,力求风格统一,但相较原汁原味的外部建筑,逊色不少。不过也能拍出民国的文艺范儿照片。
若是觉得无趣,可以沿着米轨走一走,寻一寻儿时的乐趣。小时候去学校的必经之路,会横穿一段铁轨,和玩伴追追闹闹,竟也有无限快乐。
团山村站
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
停留时间:90分钟
建水小火车观光之旅最值得来的就是团山村了。团山村,更像是迷你版的建水古城,时光仿佛将它冻结在了建造伊始。如果觉得建水古城太与时俱进,朱家花园少了几分修旧如旧,那团山村绝对是找寻清末民初、云南原生态建筑群的不二之选。
团山村建于清末至民国初期,相传是一位张氏汉族人士迁居于此,而后经商成为巨贾,张氏家族人丁兴旺,大力修建家宅祠堂,光耀门楣。
团山村规模宏大,包括古民居5处,寨门3座,寺庙3座,宗祠1座,共12处古建筑,保留了滇南的传统建筑形式。
我对云南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例如"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不甚了解,但是对团山村民居的布局结构印象很深:每家每户,不管面积大小,都会以天井为中心,穿过大门,通过宽窄各异的过道,便到达主体院落。若是面积可观,便会严格遵循明清时期“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这一最标准的四合院结构。
更难能可贵的是,团山村除了格局严谨,形制规整,还有精湛的建筑工艺。门楣窗棂上雕花精美,书画和雕刻题材均是出自于流芳百世的古籍典训。生活起居之余,也不忘教导后代谨记忠孝礼节,恭和谦逊,充满了人文气息。
团山村并没有被现代化的商业气息侵袭,仍然保存了浓厚的传统气息,除了当地人在自家院落的天井摆放一些纪念品售卖,完全感觉不到这里是开放的景点。
看着窄窄的寨门,就能想象旧时强盗出没,寨门紧闭,外来人只有本地人的接应方能入内。看着剥落的墙面和雕花,想象着清末的工匠们一丝不苟的雕刻着窗花门楣,依着主人家的意思,将老祖宗的故事刻下来,让晚辈修身养德。看着白墙青瓦,尽管颜色不再崭新如初,仍觉得历久弥新。
团山村的年轻人大都离开了村子,但老人们仍聚居于此,他们相信这个村子的风水极好,能兴旺家族,于是就日复一日的守着这里。
短短的90分钟,只能跟着讲解员粗略了解一下团山村的历史。如有机会,应好好住上一晚,细细品味团山村一砖一瓦的故事,一花一草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