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高一10班 陈星言 指导老师:邓履虹
北纬二十八纬度线上,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朝天门码头是它的双眸,无数的轮船帮它打开新世界;洪崖洞是它华丽的羽衣,灯火通明的霓裳浸入深黑的夜空;白公馆是它的疮疤,血红的历史是它的信念……
重庆,行干里,致广大。
它从千里之外走来。巫山人从200万年前走来,他们是中国最早的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育后代;它从夏商周走来,带着巴国文明薪火相传;它从宋朝走来,带着“重庆府”一名流传于今800年;它从明朝走来,经过军队的蹂躏沦为空城;它从光绪年走来,成为《马关条约》中第一批内陆通商口岸;它从抗日战争胜利走来,见证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它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走来,四百余名革命烈士在黑暗中迎接黎明……
这座城市经历太多,它的美在于历史悠远,如竹笛吹出的音律久久回荡,也如纤夫拉着船只高喊的川江号子响彻两岸。这座城市承载太多,它的美在于今古流传,如战火硝烟中挺立的意念,如流传至今的“红岩精神”。它的美不是江南的绵绵情长而是巴蜀之地的大气壮澜,欣赏它的美不仅仅要有一颗炽热的心,更要有一颗感动的心。不禁为它受过的伤潸然泪下,也需为它如今的发展热泪盈眶。
它面向芸芸众生,展示它金色的翅膀,致广大之众生,撰现代之篇章。你看朝天门码头建起高楼,来福士挺起胸脯扬帆起航,这是重庆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改革开放四十年,重庆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挺立于西南。从过江渡轮到电车,从笨拙电车到汽车;从汽车到穿楼而过的轻轨,从弯弯曲曲的小道到世界上最复杂的立交桥。改变中蕴藏着不变,重庆依山傍水,山城“棒棒”是这个城市的印迹;高楼耸立中不变的是居民楼里一家几平米的小面馆,还有那满街飘香的火锅,这些是所有重庆人的记忆……
这就是我的家乡,千里之壮丽,广大之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