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一座醉了美了的城市,一座让你记住乡愁的城市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兰陵,中国古代名邑。据传由楚大夫屈原命名。"兰"为圣王之香,陵为高地,有"圣地"寓意。春秋时,鲁国在此设次室邑,战国时,楚国始设兰陵县,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春申君以荀子为两任兰陵令。汉、三国曹魏属东海郡。西晋初沿袭旧制,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晋惠帝置兰陵郡;十六国时期,再设兰陵郡;北齐设兰陵郡。
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今兰陵县,隶属临沂市。
兰陵行政范围一度变更,但兰陵之名从未更替。以兰陵镇为行政中心,以兰陵之名一度建立过兰陵县、兰陵郡等等,管辖区域包括今兰陵县及枣庄市部分地区。而今兰陵(兰陵县、兰陵镇)均在山东省临沂市。
兰陵是一座醉了美了的城市,因为这里有美酒绿食,因为这里有湖光山色。
公元740年,李白流落到兰陵,痛饮兰陵美酒,为鲁酒和兰陵酒留下了两首诗篇。其中一首就是《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兰陵美酒,是山东省地方历史传统名酒之一,因产于兰陵县兰陵镇,故名。酿制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代,距今有2000多年。采用重酿工艺制成。取黍米为原料,以纯净甘冽的古老深井水制糊,放麦曲糖化,然后添优质大曲酒,入瓷缸密封,重酿半年启缸。酒色呈琥珀光泽,晶莹明澈;保有原料的天然混合香气,浓郁袭人;酒质纯正甘冽;口味醇厚绵软。
兰陵美酒始酿于商代,古卜辞中的"鬯其酒"记载,便是兰陵美酒的最早见证,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这里为楚国重邑,曾对中国思想变革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代圣哲荀子,在这里两任兰陵令,为兰陵酒业的发展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
两汉时期,兰陵美酒已成贡品。1995年秋,在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楚王墓的发掘过程中,一个令整个世界酿酒业和考古界震惊的重大发现公诸于世,即兰陵美酒在沉埋2148年后被发掘出土,重新面世,经专家鉴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出土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直接印有贡酒名称的酒品,成为中国95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楚王陵以石成墓,兰陵美酒置于墓室庖橱间,陶制球形坛内。泥封上印有"兰陵贡酒"、"兰陵丞印"、"兰陵之印"戳记,保存完整无缺。打开封泥后,一股浓郁的酒香溢出,令现场考古专家惊叹不已。经国内外考古专家鉴定,与今日兰陵美酒同为一宗,印证了兰陵美酒3000年的酿造历史。
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对兰陵美酒生产工艺进行科学分析,加工整理,并载入世界第一部农业科学经典《齐民要术》之中,使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留至今。
唐代开元盛世,歌舞升平,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兰陵酒业飞速发展,除贡奉皇宫外,还通过京杭大运河,远销江宁、钱塘等地。
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饮兰陵美酒后,挥毫泼墨,写下了:"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的诗句。如今前,这一巨联真迹仍完好存于湖北襄阳的米公。由此可见,北宋年间,兰陵美酒与阳羡春茶驰名于大江南北,被颂为宋代的两大名产。
明代医学泰斗李时珍,饮兰陵美酒后,从医学的角度给予高度赞赏,在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中写道:"兰陵美酒,清香远达,色复金黄,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共水秤之重于他水,邻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常饮入药俱良"。
清代诗坛盟主王渔洋在《寄任同年》一诗中写道:"阳羡六斑茶,兰陵十千酒。古来佳丽区,遥当五湖口……"这里不仅赞美了兰陵美酒的名贵,而且赞美了兰陵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区。
1914年,在"山东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兰陵美酒、兰陵郁金香分别获得"优等奖银牌"和"最优等褒奖金牌"。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兰陵美酒荣获金质奖章。使这一传统名酒名播海外,誉满神州,跻身于国家名酒之列。
1916年,在"首届中华国货展览会"上,兰陵美酒又获二等奖。
1954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把兰陵美酒作为"国酒"带到宴会上招待与会各国首脑,再次提高了这一传统名酒的国际声誉。
195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召见城市服务部部长杨一辰时说:"你们山东出一种名酒,叫兰陵美酒,兰陵美酒是李白喝过的,他喝了酒还作了诗。兰陵酒还用原来的陶瓷瓶,把李白的诗句写在上面,加上中外文说明,就可以大量出口"。朱德委员长的这一指示,对改进兰陵酒的包装装潢,增加出口创汇能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正因为如此,所以兰陵是一座醉了的城市。
除了美酒,兰陵还有绿色的蔬菜特产。
兰陵被称为“中国大蒜之乡”、“ 中国牛蒡之乡”、“ 中国蔬菜之乡”。2014年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对兰陵县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苍山大蒜价值评估43.09亿元,苍山辣椒9.69亿元,苍山牛蒡8.11亿元。三大品牌产品总价值达60.89亿元。
兰陵县拥有110万亩蔬菜种植土地,“三品一标”认证总数257个,其中无公害产品14个、绿色食品229个,有机食品11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3个,产品产量达400万吨,交易市场48处、规模物流公司7家。通过30万营销大军 “跑全国、卖天下” 形成了哪里有蔬菜市场,哪里就有兰陵蔬菜”的流通格局。兰陵菜不仅打入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两大国际顶级盛会,而且在上海等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直占据着高端市场。
可以说兰陵是山东的南菜园,是长三角地区的菜篮子。
再来说说兰陵的美景。
兰陵的全域旅游名副其实,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为龙头,以向城菜园小镇、绿产智慧农业产业园等为辐射的观光农业旅游区;以压油沟、宝山前野生动物园、邓王山为依托的休闲度假旅游区;以文峰山景区为核心,整合抱犊崮、会宝湖等资源的山水风情旅游区;以大宗山朗公寺开发为核心,辅以禅林寺、大吴宅汉墓等文化旅游资源的佛学禅修旅游区;以及以荀子庙、萧氏文化园以及兰陵美酒文化产业园为支撑的古镇研学旅游区。这些都是兰陵著名旅游资源。
如果你来到兰陵,可以感受到“踏青赏花之旅”“乡村生态之旅”“沂蒙红色之旅”“浪漫美酒之旅”等“二日游”“三日游”给你带来的愉悦享受。游客既可以感受自然风景的独特,也可以沉醉于兰陵文化厚重的人文气息之中,还可尽情领略多姿多彩的田园风光,体验兰陵乡村的淳朴与自然。
单单是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就可以“春看油菜、夏赏荷莲、秋观葵菊、冬品梅兰”,花开四季,田园多姿;同时压油沟是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依山傍水,为乡村中的世外桃源;宝山前奇趣的动物世界,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大宗山朗公寺九峰环拥,为琅琊四大古寺之首;文峰山素有“鲁南小泰山”美称,“文峰积雪”为古沂州八景之一;会宝湖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抱犊崮跻身国家级森林公园……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物古迹,淳朴的好客之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兰陵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兰陵为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突出踏青、赏花、采摘主题,策划举办了兰陵县油菜花节、仲村梨花节、下村桃花节等,如果你是“花痴”,来这里最合适了。
兰陵还是一座让你记住乡愁的城市。;历史上分属齐鲁和荆楚,如今地处鲁南苏北,造就了兰陵独特的农耕文明和文化风俗、
这里有代村沂蒙老街,有国家农业公园的农耕博物馆,有压油沟的民俗街,有朗公寺庙会……
在宗教方面,兰陵曾有四大名寺,分别是大宗山朗公寺、抱犊崮灵峰寺、磨山华严寺、矿坑紫金寺,现在前两者都还香火旺盛。
下面主要介绍下兰陵的非遗:
【薛山砚】
兰陵县也是出砚台的,有薛山砚、紫金砚、宝山砚、东官砚、宗山砚、朗公禅石砚等。
其中薛山石砚为鲁砚品种之一,石产于我县矿坑镇薛山山谷中,系谷中的石饼状砾石。《临沂县志》记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原石 颜色清绿、青黄、灰黑者皆有,砚面偶有图案出现,无大块,石英及裂纹较多。直径一般10cm左右,最大不超过20cm,用之制成砚台质细温润,硬度适中,发墨而不滞笔。
经过许多人士的努力,鲁砚得到了发扬,显现出了光彩,但是唯独薛山砚,渐渐深寂,且制作者甚少。我知道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薛南山村的一位孙姓的木匠,年过古稀,捡存了不少薛南山石,也雕刻了一些成品,但是做工稍显粗鄙;另一位是石料厂的工作人员,家是费县的,业余爱好制砚,做了一些薛山砚,还比较有特色,值得把玩。
青州的张建先生曾经主编过一本书,名曰《鲁砚鉴赏》,书里在谈到薛山砚时说:“薛南山,历史记载故属临沂,今临沂已无此山名。而今所谓的薛南山石,则大多出在临沂市苍山县境内的下村乡、车辋镇、向城镇和尚岩镇附近山区,这几个镇的中间有苍山县著名的文峰山风景区、抱犊崮风景区,还有鄫国故城。文峰山周围就出产很好的薛南山石。”
张建先生所说的苍山县,今已改名兰陵县,但是薛南山并未改名,一直都在那里,何言“今临沂已无此山名”尔?一方面可见编者调研不足,给读者带来了误解,另一方面可见挖掘、继承、宣传不够,现在就连薛南村的很多村民都不知薛山砚为何物,况外人乎?
【索村泥陶】
南有紫砂,北有红陶。
索村位于大仲村镇驻地南,该村泥陶制作历史悠久,镇境内县级重点文保单位城子遗址属大汶口至汉古文化遗址,出土大汶口时期的陶鼎、龙山文化时期的夹砂灰陶罐等。
索村烧制泥陶,现有孙氏、邱氏两家手工作坊。烧制的泥陶器以红陶为主,品种20多个,初期烧制有大件如大缸、大盆等,现在主要烧制经济适用、美观的套件和单件泥制陶器,其中套件茶具,精美雅致,单件如双系罐,大小造型品种达6-7种,玲珑宜人的小花纹耳罐口径仅5cm。其制作泥塑的原料为当地地表下5-8米处的生礓土,制作工艺复杂,从取土、制坯、烧制等达15道工序,烧制达16小时,火候特别讲究,一般每窑烧制泥陶300余件。
笔者的老家和这个村子紧挨,据说制陶用的土就取自我们村河南岸。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到一位制陶老者家里定制陶器,老者年逾古稀,胡子花白,很符合匠人的形象。当时还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他家学艺,一打听是河南的,在临沂打工,慕名而来,而老者并不收学费,所有技艺倾囊相授。
【蓝花印布】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
现在中国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已经日渐式微,许多老艺人年龄已高,因没有文化,无法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而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又极其繁琐,周期又长,经济效益不明显,晚辈们对此多无兴趣,子承父业少之又少。目前蓝印花布是一门濒临绝亡的蓝印花布艺术,对其进行保护和继承已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不过,大仲村镇境内有一个被誉为是“布痴”的老人--相友文,他现在还执着于印制蓝印花布和生产蓝印花布。2006年9月,相友文的蓝印花布被山东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作为申遗的影像资料。
据史料记载,蓝印花布是在唐宋“药斑布”,明代“浇花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印花布“以布抹灰药而青,候干,去灰药,则蓝白相间”,其印染材料民间都能就地取材,农家多能自制自用。由于沂蒙山生产棉花,紧接是土布的发展,蓝草的种植,促使了印染工艺的产生。各集镇相继出现了染坊,接受农家的来料加工印花布。染坊的发展,使沂蒙山区民间蓝印花布“衣被天下”,从此沂蒙民间男子以穿青衣、妇女以着蓝花布为美。生活日常用品如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帐沿、包袱布等都为蓝印花布制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妇女们利用这种布料加工成棉衣支援前线,立下汉马功劳。
一位作家曾在作品中这样描述:“蓝印花布与沂蒙山如此的在精神上贴切,似乎一切描述沂蒙山的文字都比不上一块蓝印花布更能表达那种精髓。就如语言不能充分表达事物或情感的时候,人们会用绘画来表达,当绘画也不能尽兴的时候,就只有用音乐来描述一样,那么蓝印花布大概就是表达沂蒙山风韵的极致了。”
可喜的是,沂蒙山区的巧匠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由小布发展成宽幅布。近年来,蓝印花布又渗透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中,如蓝印花布时装、门帘、壁挂、台布、鞋帽、包类、玩具等,无不散发出一种蓝与白的艺术魅力,并形成了蓝印花布制品系列。
另外,我县老艺人翁羽,祖传七代开染坊,现仍存印花版六十余块;卞庄镇驻地七十六岁的杨玉田保存多年的四块兜兜印花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专家们所赞赏。我县还有一些专门镂刻印花版的民间艺人,大仲村镇的王思凡刻制的印花版,刀法整齐利落,纹样清新细腻,多次承担了上级工艺部门交给的刻制任务,具有较好的工艺水平。
【小郭泥人】
赶过庙会的人应该都知道泥人,小时候应该都买过、玩过。
向城镇小郭村,建村于明洪武年间,原名古洛王城,后来郭姓迁入,易名小郭村。
捏制泥塑,曾经是村里人赖以谋生的主要方式,被寄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泥塑技艺宗亲传宗亲,很快,技艺传遍了向城镇及其周边村镇,泥塑作品被贩卖到徐州、天津、南京等省外各地销售。在此过程中,乡土艺人根据外地人喜好,不断丰富、发展小郭泥塑的造型、色泽、技艺,使的泥塑作品内容更加丰富。
《苍山县志》有记载:“苍山泥塑玩具的代表产地为小郭村,源于清咸丰年间(1851年),原为已故老泥玩艺人李宪志的祖父李宗标从师天津,掌握了雕塑神像技艺,为养家糊口,利用本地黄泥塑成人畜玩具,晾干、涂粉、着色,到集市销售”。
小郭泥塑形象以人物、动物为主。与褚庄泥塑的制作相似,黄泥经过做模、取泥、泡泥、捣碎、做坯、制哨、粉坯、彩绘等15道工序后,惟妙惟肖、传神逼真的各类手塑彩绘作品成形。
截至目前,小郭泥塑已经发展到100多个品种,主要分有6大类。神像:表达人们的信仰,祛除不详,追求吉祥、平安、幸福的愿望。如,观音、罗汉、送子娘娘等;戏曲人物:表现人们敬仰英雄人物、人间纯洁爱情。
小郭泥塑民间艺人尹芳利对此酷爱有加,他不但传承着这一民间手艺,还不断进行创新。多年来,尹芳利的这双巧手不知捏出了多少展翅欲飞的富贵鸟、憨态可掬的虎头娃、温绵讨喜的小彩羊、英姿飒爽的大公鸡,就连造型复杂的人物、神像,也是驾轻就熟。威武雄壮的红脸关公、喜气洋洋的文武财神、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唇红齿白的唐家三奘、“搔首弄姿”的猢狲悟空,无不“诉说”着尹芳利的手巧心灵。
如今,尹芳利可捏出100多个花样品种,其中既有人物、神像,又有飞禽走兽、果蔬食品。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创作的“虎头娃”,或竖眉瞪眼,或萌憨可爱,额涂朱笔大“王”,威风凛凛,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
尹芳利的泥塑作品,既不失通俗形象,又紧跟时代潮流,深为百姓喜爱。除了捏塑单人单物,他还摸索出了把戏曲和神话故事融入泥塑的制作方法,制作出人与动物造型相结合的系列泥塑作品,包括师徒西行系列、金童玉女系列、牧羊童系列,还有奥运会时期制作的风姿各异的奥运福娃、苍山菜博会时期创作的纯萌可爱的大蒜宝宝。
【皮影戏】
“一口述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这是说戏台上的皮影艺人唱尽人间悲欢、尘世离合,随着艺人手的摆动幕幔上影人演绎着金戈铁马的交兵,神魔鬼怪的出神入化、千变万幻的场面。
皮影艺术是剪纸工艺与戏曲艺术的紧密结合,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在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影人,很像死去的李夫人,非常高兴,这可能就是我国皮影戏的雏形。
皮影戏最初是用素纸雕刻成形,后来采用羊皮或驴皮制作,先把皮子刮薄,雕出形象,再染色和罩油,然后通过灯光照射,在幕上映出皮影人的形象。皮影人一般高约一尺,身上有若干关节,用胡琴的琴弦绞连,接上三至五根的钢质细杆,表演者在幕后操纵。通过灯光投影,非常生动和逼真。音乐的伴奏和歌曲,也都是地方特色的民间腔调。皮影雕镂精致,色彩鲜明,刻画出各种性格特征的人物,主要着重于夸张人物的眉、眼、鼻、嘴和胡须等。其纹样装饰,男性多用龙、虎、云和水等,女性多用花卉、云和风等。涂染用色有红、绿、黄、蓝、黑等,又分深浅层次,文武小生、旦角、白净及其他表演白脸膛者,用透雕;黑头、红净和花脸等,则都用半透雕。由于是在平面的布幕上进行投影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皮影人物大多为侧面造型。
清初时期,兰陵一带已开始流行,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观赏。我县的仲村、贾庄、新兴等乡村至今还保留着这类戏班。流传的剧目有《西游记》、《八仙过海》和《三国故事》等。模具造型生动,刻绘优美,便于携带,适宜流动性演出。
【长城套色门笺】
时至今日,农村地区还保留着春节贴门笺的习惯。
每当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楣下还垂挂着一排排五彩缤纷的门笺。它迎风飘舞,火爆兴旺,和春联、门画交相辉映,与冰天雪地、色彩单调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给节日的新春增添了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
长城镇冯村的套色门笺,又称“过门笺”、“门吊子”,肇始于清末民初,传承地为兰陵县。该笺制作工艺为“挖补套色”模式,雕版时红、绿、黄、水红、蓝五色纸张各占其位,利于大批量生产。由于省工省料又华丽多彩,非常适合一般农户张贴。兴盛时期的农闲季节,刻制门笺遍布整个村庄,一人一天可生产30-50套。产品集中行销于临沂、昌潍、淄博、枣庄一带,有的还远销江苏、安徽、河南和东北三省等地。
套色门笺一般是一门五张,每张一色。其顺序为“大红、二绿、三黄、四粉、五蓝”。结构为黄金分割的长方形,由膛子(中心花纹),边框(上、左、右)和穗子(俗称牙子)三部分组成。作品以花卉、鸟虫为构图基本元素。“福禄”门笺,膛子花纹是鹿和蝙蝠图案,蝠与福、鹿与禄谐音,表 “福禄并臻”之祈求。“荣华富贵”门笺,中心花纹是牡丹,表“荣华富贵”之期盼。“斗升三级”门笺:中心花纹为梅花瓶上插三个箭头,梅花瓶意为“斗”,箭头为“戟”,寓“步步高升”之意。“吉庆有余”门笺,中心花纹为昂首高歌的雄鸡,尾穗两条鲤鱼连在一起,寓“吉祥欢庆、连年有余”之意。
1964年,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来县征集10套,参加驻外使馆展览;其后,中央工艺美术院曾把“长城挂门笺”选入民间美术教材;徐玉堂的“福禄”和“荣华富贵”作品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2007年8月,被列入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我县的民间剪纸具有双重价值的工艺品,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各乡镇较大的集市都有剪纸出售。千姿百态、争相斗艳的枕头花、鞋花、帽花以及供恋人们选购的鞋垫花,应有尽有。朵朵纸花,表达了人们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县的孙春红女士,自幼酷爱民间剪纸艺术,尤其擅长人物肖像剪纸,作品惟妙惟肖,深受好评。孙春红女士传承和创新了剪纸艺朮,她的作品精致、新颖、品像多样,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孙春红女士的作品获兰陵县档案馆永久珍藏。
【柳琴戏】
柳琴戏,兰陵县的多个乡镇都有剧团。
据有关资料说,柳琴戏起源于临沂枣庄一带,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的广大地区,约有两百年的历史了。至于何时在苍山县流传兴起,据现在一些老艺人追忆和实地考察,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柳琴戏在早期不叫柳琴戏,其曲调源于民间小调及花鼓等,曾受柳子戏的影响,不断加以融合和完善,以婉转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群众亲切地叫它“拉魂腔”。它的旦角唱腔尾音上翻高八度,拉腔“啊嗯”,生角的唱腔尾音平落下五音,拉腔“啊哈咿”,因此,群众也叫它“拉后腔”。又因它早期吸收过“肘鼓子”的剧目和打击乐器,所以又称“肘鼓子”。
据考证,从1887年至1900年期间,柳琴戏便在苍山逐渐活跃起来。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芦塘村徐宗合和韩连城先生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临沂东北来的一个姓朱的。1895年吴坦村李玉琢先生拜本地徐二麻学唱柳琴戏。当时于沟的马纪昌先生也唱柳琴戏,他拜的老师是滕县来的。1900年前后东柞宋启运先生(外号宋难缠)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费县人,被尊称为吴四先生。由此可知,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与兴起是从广大农村开始的,它来自民间,流传民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早期,唱柳琴的艺人们不叫演员,而是被称为唱“小戏”的,是穷苦农民逃荒要饭、用说唱代替上门(叫开门)的谋生手段。在旧社会,沂河、武河、东泇河、西泇河下游经常遭受水灾,灾后庄稼颗粒不收,人们只好背井离乡外出乞讨谋生。过去流传的一些民谣,如“决了江风口,水漫兰山头,老婆孩子顺水流”、“收不收,下莒州,沂武河畔唱春秋”等,就是当时悲惨情景和人们说唱乞讨的真实写照。那时候没有打击乐器,没有戏曲行头,伴奏乐器只是一把月琴,一副梆子。直至1900年前后出现了专业艺人,他们由二人或三人唱“对子戏”,剧目有《王小赶脚》、《小秃子闹房》、《姜子牙卖面》、《打狼段》等,以后逐渐演出了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戏,艺人叫做“三小戏”,于是由上门说唱发展到安场唱戏。
【柳编制品】
兰陵柳编,款式新颖,品种繁多,质量稳定,是鲁南地区的传统技艺,其制品早已成为沂蒙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其中的针线筐,长期以来就是姑娘出嫁时必备的陪嫁品之一。曾获全省工艺品百花奖第一名,1983年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
我县柳编制品,集中产于庄坞、层山、卞庄、神山、仲村等镇,其中,仅庄坞出口就达千余种。其中有供观赏用的花盆套、花篮、吊花篮、挂篮等百余种;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各式提篮等共六百多种。制品原料以棉柳为主。其特点是大、中、小条挺拔均匀,条眼小,空心小,韧性大,质地洁白。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又增加了用山红柳、煮柳和带皮柳等编制的新产品。白条产品涂施彩色,再上清漆,绚烂多彩。在工艺上亦打破了传统的横编法,逐步吸取西欧竖编法。目前沂蒙柳编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产品畅销日本、美国、欧洲等28个国家和地区。
【猴呱哒鞭舞】
兰陵镇的“猴呱哒鞭舞”是沂蒙民间一种独具风格的民间乐舞,距离兰陵镇1公里处的西横沟崖村是“猴呱哒鞭舞”的发源地。
“猴呱哒鞭舞”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其节奏明快,动作性强,把舞蹈表演、滑稽动作、民间歌曲融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现已发展成为苍山乃至沂蒙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8月被列为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变与传承 “猴呱哒鞭舞”,以男性打花鞭(花棍)模拟猴的姿态舞姿与手握竹板和撒拉机的伴舞者(多以女性)穿插逗乐为主,起先是贫苦人讨饭谋生的手段,表演者一般为夫妇二人,夫执鞭(即花棍,又可当打狗棍),妇执洛子(竹板,撒拉机),二人互相配合,动作简单,即兴发挥。据西横沟崖村现年80岁的老艺人张学法回忆,他7岁时跟姥爷孙茂章学艺,称“猴王鞭”,花棍形似孙悟空的“金箍棒”,动作模仿猴子的形态,灵活多变,与持洛子的相互逗乐,增强了该舞的吸引力。
历经百年沧桑的“猴呱哒鞭舞”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既有边打边舞的热烈奔放,又有边歌边舞的清新明亮,已发展成为兰陵乃至沂蒙乐舞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了解中国民间乐舞的艺术风格和发展民族文化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虎头帽】
我小时候就带过虎头帽。
虎头帽,顾名思义,是一种帽子,做的像虎头。
这种手艺品肇始于清乾隆(1735-1796年)年间,传承地分布于兰陵县向城镇、磨山镇、兰陵镇等处,属于民间刺绣工艺系列。“虎头帽”制作,因帽面似虎头,故名“虎头帽”。由于色彩艳丽、绣工精细,且绣出的虎耳朵、虎眼睛、虎舌头都能晃动,对幼童极具吸引力。
向城镇城前村李红英从艺60余年,是制作虎头帽的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虎头帽,分带“巾子”(披肩)和不带“巾子”两种,“巾子”上绣有“三云(祥云)八卦(图)”,寓意平安富贵。并由此衍生出“虎头鞋”、“虎头连裆裤”、“枕头顶”、“枕头巾”等十几种绣品,受到省内外民俗专家的青睐与周围群众的喜爱。
【冷氏太祖长拳】
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兰陵县除了有大成拳,还有冷氏太祖长拳。
兰陵冷氏太祖长拳肇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传承地为兰陵县神山镇青竹村,系冷氏家族的世传武学。
青竹冷氏太祖长拳源于宋太祖赵匡胤所创长拳拳法。
经过400余年的演变改造,冷氏太祖长拳形成了拳法格斗与器械攻防相结合的武术体系,俗称九路锤法:一路通背锤(一进拉四平),二路母子锤(二进中四平),三路三把(三进高四平),四路淌子锤(四进低四平),五路斩拿锤,六路燕青靠,七路八个字(小锤),八路叶里藏花,九路老牛大扭头。其器械有:流星、花枪、铁鞭、双合棍、十合棍、哨子棍、单刀、双刀、穿林枪、大刀等。拳法套路严谨,动作舒展,招式鲜明,刚柔并济,虚实相合,长打短靠,爆发力强。因而深受武术爱好者喜爱,在兰陵神山一带流传甚广,并扩展至鲁南苏北一带。2007年,青竹冷氏太祖长拳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桥老咸菜】
在整个沂蒙山区,勤劳朴实的沂蒙人所称的老咸菜,又叫黑咸菜、熟咸菜,是山区民间传统的家常菜,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老咸菜是用传统的铁地锅、木柴火烀或者煮制出来的,这种制作工艺谓之“烀咸菜”,相传有上千年的历史。
向城镇陈桥村,建村于明朝崇祯年间,聚落于城阳桥附近,所以村庄以桥定名,因桥陈重建,后来易名陈桥村。该村西邻枣庄、徐淮公路,西侧有一古城,为向邑国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后人逐渐称其为向城,这也便是向城镇的来历。陈桥老咸菜的产地位于向城镇政府驻地西南2.5公里处的陈桥村。据说,生于清咸丰年间的琅琊宋氏十五世宋广普,吸收了民间腌烀老咸菜的做法,不断研究改进创新工艺,终于制成了独具特色的沂蒙风味食品--陈桥老咸菜。
此后的老咸菜传统工艺在宋氏直系亲属内传承。生于清宣统二年的宋广普儿子宋文衡,十岁便跟其父学习制作老咸菜,他制作的老咸菜闻名乡里,此后他又将技艺传授给其子宋增基。宋增基之子宋体勤同样也是自幼喜爱制作品尝老咸菜,在制作工艺上选料更加讲究,算是陈桥村第四代传承人。
宋体勤介绍说,追溯到曾祖父这一辈,陈桥老咸菜的制作工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据《苍山县志》、沂蒙史志资料等文献记载,“大头菜”(也叫辣疙瘩)、勺头菜用盐浸泡加火煮成黑咸菜,可常年食用。勤劳的百姓们每年总要用地锅烀上一锅,捞至缸中封存供一家人一年食用,每每出门的人总要在缸里捞上几块沉香的咸菜带上。“山东煎饼卷大葱,夹块咸菜在其中”,“桃花开,杏花败,栗子花开榨咸菜”,“就着咸菜喝米粥”,这些都是沂蒙革命老区饮食中传统吃法的真实写照,老咸菜为众人所津津乐道。
【鲁南大鼓】
一个人,一个鼓,两块钢板,成就了“鲁南大鼓”这种说唱艺术。鲁南大鼓通俗易懂的故事性,在乡间广受百姓们喜欢,特别是物资紧张的年代,在娱乐资源匮乏的乡村,表演大鼓的人受欢迎程度绝对不亚于如今的影视巨星。
鲁南大鼓主要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乃群众喜好的民间曲艺之一。真正在兰陵兴起,时间可以追溯至清末民初,盛行于解放前后,至今有140余年的历史。
老艺人们介绍说:“鲁南大鼓是一门单人演唱艺术,后来改为坐唱和站唱相结合的形式。由于受鲁南地方戏的影响,说唱多数运用鲁南的方言俗语。”形成了白词充满韵味,唱腔高亢、悠扬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
磨山镇位于县城以东10公里处,凤凰山、金鸡山、万松山耸立其中,东、西燕子河环绕左右。磨山镇艺人们传唱的鲁南大鼓,唱腔属板腔体,以唱为主,在形成过程中兼有山东大鼓和山东渔鼓的特点,不断创新,无论在唱腔吐词,还是板式和表演上,自成一体,成为山东具有鲜明特色、稀有的曲艺形式。
侧耳细听,鼓点款款深情,唱词饱含人文,情丝万缕,摄人心扉,懂得生活的人一定懂得其中的故事!
【羽毛画】
我县的王少年(原籍江苏邳州,又名王韶年)先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掌握了国画与水印套色木刻技法,创作了《抬雪压麦》及《邮递员》等作品,多次获展赛奖。
改革开放以来,他灵感频发,立足“新、特、神、美”思维标准,将传统羽毛画工艺研究创新为“宣纸、绫绢卷轴画羽毛平贴构图法”,一举获得成功。随即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这一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先后有日本、美国及港澳台地区特邀展览、讲学、交流技艺。他本人被美亚友好协会授予“羽毛粘贴轴画创始人”,被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授予“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和特聘高级院士”,其作品被评为“日本东京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金樱花奖”;羽毛平贴画“《八骏迎奥运》被08年北京奥运会选用并永久收藏”;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及市县电视台多次播放,报纸、杂志等刊物多次刊登。《孔子讲学》作品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品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百花杯优秀奖”;被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授予“全国德艺双馨劳动英模”称号。
近年来新创作的巨幅羽毛画艺术品《十八罗汉》、《鹤聚东方》、《中华龙》已由海外友人重金收藏。他已被吸收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临沂市工艺美术大师,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特聘画家。
“王少年羽毛轴画平贴艺术”其工艺上突破前人,严格采用家禽和各种鸟类羽毛,不加任何渲染上色,通过科学分类筛选、生物消毒、漂洗防腐、粘贴固定等处理,运用传统国画、油画及工笔、写意技法,巧妙地综合运用创作而成。这一鲜明的创新点,大大推动了我国羽毛画发展进程。原国家文化部部长贺敬之,观其作品后十分激动,欣然题词鼓励曰:“王少年羽毛画”,这在我国美术史上尚属先例,值得庆贺。
【娄氏根雕】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在兰陵县,有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专注于根雕几十年,他就是娄氏根雕的第四代传人娄孝铎,他不仅继承了祖辈对奇石根雕的热爱,更是继承了祖上一手根雕的绝活。
作为兰陵娄氏根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娄孝铎对于根艺的启蒙从幼时便早早开始了。
幼年的时候,娄孝铎的玩具就是父亲用捡来的树根做成的各种根雕,一块块经由时间洗礼大自然孕育而成的朽木根石,经由父亲双手雕琢,最后变成了一只只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小动物。
自幼随父亲娄荣德学习根艺创作,2000年与爱人杜法玲创办沂蒙根艺苑。现为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国家一级高级根艺美术师,山东省根艺大师,山东省观赏石协会理事,山东省根艺委员会理事,兰陵县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兰陵县根艺委员会会长,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第八、九、十届根石展组委会委员,中国第四届会员代表,组织参加山东省第三、四、五、七、九届根石展,山东省第四届“鲁风”展任主评委,山东省第九届根石展任评委。荣获全国及国际艺术展金、银、铜奖60多项,多篇根艺论文被评为“国家级根艺优秀论文”、“省级根艺最佳优秀论文”,被多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登载宣传。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单位及个人收藏。迄今为止,指导教授各地学员多人,儿子娄渊祥、儿媳牛春兰也被培养成优秀的根艺人才。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主席马驷骥誉为“中国根艺美术界最具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根艺家”。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杨汝岱、张思卿、政协常委刘广运,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人大常委陈士能和多位省部委领导及文化艺术界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娄氏根艺现有展馆三处,第一展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沂蒙根艺苑、第二展馆沂蒙山农耕博物馆非遗厅“娄氏根艺展室”、第三展馆兰陵县压油沟风景区“沂蒙根艺苑”,同时对游客开放。
【琅琊荀子紫金砚】
驰名中外的中国紫金砚,因其资源产地在古贤荀子工作与生活过的故乡山东兰陵县,故又称荀子紫金砚。
该名贵砚种始创于唐朝,盛制于宋代。据《砚史》记载:“紫金石与右军砚无异。”1973年在元大都遗址出土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用过的紫金石砚,即为佐证。此砚为凤形,正紫色,隐约有青花与豆绿色斑点,映日观赏,通体泛银光。砚背则有米芾题写的砚铭文;另据考证,《故周刊》曾刊载了米芾书写的两幅书法作品,具体论述了紫金砚的影印帖选,十分精到。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县制砚艺人刘祥生先生在费县刘庄砚台厂拜师于制砚大师石可先生学艺四年,随后即在紫金石原产地下村乡,开始挖掘研制紫金砚。经过反复上百次的研究揣摩,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享誉四海的“梅花紫金砚”。该砚现在已被许多业内人士给与了高度评价,认为:形质高雅、构图天然明快,雕工精致、打磨缜密无暇,实为百年罕见珍品。
紫金石质地致密嫩滑,纹理缭绕,色泽映紫,声音清脆,硬度中低,易于加工。早在唐朝时就“竞取为砚”,视为珍品。至宋朝初年,石源濒于匮乏。宋代米(字元章)题跋的“紫金石砚”,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这是当今面世的仅有的一方紫金石古砚。
中国众多书家文豪偏爱紫金砚。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曾任淮南太守,坐镇寿春,曾得到一方紫金砚,之后,此砚传给王羲之所用,王羲之成为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王右军"后,与其朝夕相处的紫金砚也随之身价倍增,被后人视为拱璧,封为"右军砚"。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称赞紫金石砚为"人间第一名,端、歙皆其下"。在他的书法作品《紫金研帖》中,还记述了一段关于紫金砚的故事。公元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路过真州拜访米芾,得赠一方紫金砚。2个月后,苏东坡病逝于常州,逝前嘱咐儿子将紫金砚装棺入殓陪葬。米芾得到消息后,从真州星夜赶到常州,索回了紫金砚,并愤愤地说,传世之物岂可作陪葬品。可见,紫金砚在古代十分珍贵,研究紫金砚也是研究苏东坡、米芾、王羲之等大家文豪的珍贵资料。
对于紫金砚是有很多争议的,安徽有紫金砚,山东的临朐也有紫金砚,但是这些地方都不是正宗的紫金砚,这些地方只是出产紫色的石头,近似紫金砚的石质。笔者曾到下村乡附近走访,发现除了下村乡出产紫金石,鲁城镇匡南山也出产类似的石头,甚至大仲村镇大冶村也有相似矿脉,可见这种石头在兰陵是比较多的,兰陵出产紫金砚是比较靠谱的。
【杏山奇石】
杏山石又称花石,产于我县金岭镇晒钱埠杏山一带,杏山又称杏花山。
杏花山处于鲁西台背斜尼山穹隆东南和沂沭深大断裂带。在“燕山造山”过程中,火成岩部分侵入元古代岩体,由两个不同时期的岩体交融产生了杏山的地质地貌。杏山石属于火山岩与沉积岩的混合物,含有金、铜、铁、镁、钼等多种元素。岩石大小不一,自然成形,独为一体,形态奇异,纹理错杂。该石多呈叠生状,磷磷驳驳,朴素典雅,颜色以褐灰色具多,亦有豆绿,绀青等色。此外还有峰窝状石,该石细孔繁多,穿孔透眼,非常奇妙。
杏山石的颜色可分为黑色、灰色、青色、黄色、红色、白色、绿色等7种。种类可分为象形石、珍珠石、云板石(又叫浮雕石)、竹叶石、琼阁石等5种,形态可分为人物、畜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水、树木、亭台、楼阁等多种。玩赏杏山石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明朝时期民间就有收藏。
杏山石中最出名的就是珍珠石,为是高岭石的一种,属粘土矿物,约形成于5亿年前的海底,属滨海沉积岩。因表面分布大小不等、规则不一的颗粒状绿珠,酷似珍珠而得名。珍珠石绿珠突起,生于石表,纹理却渗入石腹。其石质坚且温润,以墨绿为主色调,因而更显稳重素雅,古朴而深遂。该石造型奇特、变化万千,为人、为物、为景,无奇不有,千姿百态,自然多变。以山景石常见,浓缩祖国名山大川、沟壑丘峦于石上;或清秀镌丽,或巍峨高耸,或嶙峋怪异,或磅礴恢弘,一石多景,主次分明:其势劲而苍美,意境悠远,引人入胜,拨人心弦。让人日观日新,久览而无厌,可谓"咫尺之石蕴乾坤"。
杏山还产竹叶石,属石灰岩。学名叫竹叶状灰岩,属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原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侵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约0.3-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的胶接物粘合济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这种由多种小石块组成的奇石既像竹叶堆积,又似一团鲕状鱼籽,所以被称为竹叶石或鱼籽石;其颜色也有青灰、紫灰等色,故也有人称其为五花石。竹叶石外型各异,品种繁多,极富情趣,并以凸突状石为名贵品种,这种石头上竹叶跃出石面,呈条状、怪状,奇形分布,极具观赏价值。
杏山石大部分被当做奇石收藏、摆设。金岭镇有个叫刘金玉的年轻人,专门收藏、加工、销售杏山石尤其是珍珠石,为兰陵的奇石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还有人拿杏山石制作杏山砚,有一方著名的砚台为亓石明所刻,砚台题材是群山环抱的泸沽湖,山体是杏山石特有的自然形状。背面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带领四位弟子在临沂大岭老宅聚会,大家比试刻字,刘克唐点评,留下千古佳话。
……
兰陵不仅是一座醉了美了的城市、一座让人记住乡愁的城市,也是一座具有前年文化底蕴的城市,荀子思想在这里形成并开枝散叶,《金瓶梅》在这里写成并成为千古奇书,萧氏文化在这里发源……从一些地名也可以见这里是文明的起源,比如鄫国故城、纸坊、柞城、鲁城、作字沟等。
兰陵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业热土。智造小镇强势崛起,小北山工业园、海棠林工业蓄势待发,创客小镇、研学中心等匠人文创示范区、文旅概念区块也在酝酿中。
兰陵还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充满革命精神的城市。早在南北朝,冉闵大帝便在这里举旗反抗压迫,后来兰陵王高长恭在这里谱写传奇人生;这里还是苍山暴动爆发地,革命烈士赵镈长眠于此,鲁南战役在这里打响,罗炳辉将军在这里病逝……
如果你还没有来过兰陵,建议你来兰陵看一看,转一转,一定会不虚此行!
文章结束了
记得帮忙点最下方的赞和在看哦!分享也是美德!
……………………………………………………………………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