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时见岚,阴时有岚。八面山最常见的就是这氤氤氲氲的山雾。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去,山的轮廓都一致,像一柄斜插在地上的剑,故而得名。
晴天的时候,那山峦更加地白,看着像云朵,山体葱绿又清晰,感觉爽朗,心境也开阔。下雨的时候,山岚缥缈,若影若无,像一条轻盈透明的白练绕着山体,随着山风,悠悠地飘来飘去,很似神秘。
八面山上的树大多都是柳杉。树干笔直,一排排的向着云层生长,里面黑压压一片,缝隙中或漏点阳光、星光,别样的美丽。这样的杉树大多都是人工栽植的,走在这里,想起了多年前去高庙工区拍摄一位护林工人,一路上都很兴奋,有种行走在原始森林的体验。一会儿树木太密集,像黑布遮住了天空,这个时候,脑洞很大,想象有长翅膀的精灵,或者有独角兽走来,他们身上都笼罩着光雾。可惜一路上只有跳跃的松鼠和彩色的蘑菇同我照面,虽然如此,精神却颠转起伏,受了不小“刺激”。不一会儿,又走出密林,来到满是青草的山坡,看到零星的村舍,沐浴阳光,吃清甜的山泉和果子。这样的经历太难忘,想要再来一次也不太容易,路是不容易找的。
八面山的密林还跟其他工区有别,有很多漂亮的野花,紫色的小花附着地面生长,白花舒展花枝向上,布满道路两旁,让这山体增色不少,当然还有形态各异的树木,孤独地站在苍穹之下,像极了战士,承受生命之重,独自看云卷云舒,逢时花开花落。亦有这飘飘渺渺的山雾,横亘山腰,连接着山与民。树木有时藏在山雾后面,看不清模样;有时又像载着山雾,随岚而动。一条道路就在两者之间,曲曲折折地延伸至山顶。
八面山中,有一处遗迹,饱经沧桑。经久的城墙,断壁残垣,也有保存完好的圆形拱门,延续古老的祭祀。城外的插旗石、点将台,令人想到历史久远的硝烟。寻故揽胜,满是萧瑟。传说这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留下的城堡,抚今追昔,想象历史的繁华与沉浮。这山承载了这座没有文字记载的城,这城也烙印在这山里,增添了无数神秘的色彩。这苍凉的城啊,深深扎根进山里,就像这岚与山,纠缠在一起。这山、这城、这岚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辉煌与破败,短暂惊心动魄后又岿然不动,也许这就是他们的仰仗,厚德方能载物。一山、一城、一岚呀,读懂了多少山水,就读懂了多少中国。
行走八面山水间,抬首是白云朵朵,极目都是绿,低头是农人脚踏实地走出来的路。呼吸间,温润的空气滋养,身体逐渐轻盈,在丰富的人文里遥想,有种“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的怡然自得。这后文明时代,太多的钢筋水泥,掩盖了太多的真情流露。八面山的美与众不同,不同于桂林秀丽的风景,不同于华山的风景迤逦,有着朴实,带着仙气。游览在这里,置身事外,与心更近,与人更暖。
下山途中,车子爆胎,四个女人都不会换胎,车子停在机耕道上,我们焦急等待救援。路过的山民看见,热情地拿来千斤顶,几分钟就将车胎换好,分文未取还留给我们大大的笑容。这笑容像有这山的能量,轻易破开摩天大厦,将人拉在一起,互相取暖。就像这岚,丝丝缕缕,沁入人心,默默流动。少了这方山水,山雾的浸润,人也变得冷漠了,整日蜗居狭小空间,对面的邻居互相都不认识,有时候一道门竟可以使人这么遥远。这里却不一样,有了山水的滋养,人情暖意都是那么自然,毫不矫揉造作。村舍都未上锁,怀着一份信任,可以出入。
这样的山,这样的景,孕育了最朴实的人,也孕育出一弯“绿茵沱”,传一段凄美忠贞的爱情佳话。绿茵沱位于八面山中,被小地名的李家山、江山、蜂桶岩包围其中。传说江山有大户人家的小姐绿茵爱上了李家的长工,拒绝了所有登门提亲的人,最终触怒了封建礼教,双双被绑在在两扇石磨上沉到了沱水里,即便赴死也要在一起。传说,绿茵和小伙子被推进水里的时候,倾盆大雨突然而至,雨水汇集成无数股小溪沱水。等到雨过天晴,人们清楚地看到,一道彩虹扎进了沱水中,绿茵和那小伙子踩着那彩虹翩翩而上成了山雾,围绕这山体旋转。
听着他们的故事,我满脑子都是木心的《从前慢》 “从前车马很远 书信很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映照在这样的山水里,说不出怎样的萧瑟……
每当河水干枯,人们清楚地看到两扇石磨,然后风雨而至,岚又来了。
我久久未动,吮吸这带着能量山水。
(文 刘海燕 /图 何泽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