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萨湖,是柬埔寨最大的内陆湖,作为世界自然生态保护区,洞里萨湖的水流具有分明的季节性变化。
旱季时期,湖水会通过支流快速流向湄公河,水位下降。雨季时期,充沛的雨量使湄公河水位上涨,河水则倒流洞里萨湖,水位上涨。
旱季时期,湖水会通过支流快速流向湄公河,水位下降。雨季时期,充沛的雨量使湄公河水位上涨,河水则倒流洞里萨湖,水位上涨。
湖水的季节性流动带来勃勃的生机,为该湖孕育了丰富的鱼群种类,周边陆地的湿地,也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
柬埔寨约百万人居住在洞里萨湖周边,他们以渔业为生。洞里萨湖孕育了世界最大的内陆渔业。
过去,在丰收季节时,居住在洞里萨湖上浮船村庄的渔民,一天撒网能捕捞数百公斤鱼。
然而,近两年,湄公河水逆流洞里萨湖的季节性变化,迟迟未到。据湄公河委员会( Mekong River Commission)的一份报告,去年,逆流湖泊的水量,比2000年前后的平均水量减少了1/4。今年,逆流水量自1997年以来最低,使该湖变得“极其干旱”。
连年来的水位下降,鱼群种类剧减,使洞里萨湖渔民的生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世代居住在渔船上的渔民,被迫离开渔村,不少年轻人选择到工厂里打工。
洞里萨湖的湿地区域也正在遭到破坏,湿地的野生动植物也正在剧减。有环保主义者警告:“如果不采取紧急、协调统一的行动……柬埔寨将会失去世代相传的湿地生态系统。”
渔民世代居住在湖面上。 一些渔民村中,包括学校、美发店、咖啡店甚至是牙医诊所,都在洞里萨湖面上晃来晃去,他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是独木舟和小型摩托艇,这些交通工具会将他们送到附近或岸边。
洞里萨湖的干旱,和鱼类的逐渐消失,正在威胁到这些渔民村的传统生活方式.
如今,年轻人纷纷离开村庄到城市工作,而村中余下的多数为老人和小孩,俨然空心村。
2020年10月前后的洪水,更使渔民村栖息地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鱼群流失严重,渔民们生计无所着落。
洪水褪去后,渔民漂浮在没有鱼的浑浊湖面上,无所适从。鱼群种类的减少,驱使一个由5个漂浮渔村组成的渔民区里的2600个渔民家庭,上岸转种辣椒和其他农作物以维系生活。
有自然环境专家分析,洞里萨湖的“干旱”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去年,厄尔尼诺现象是导致其“干旱”的主要原因。
也有环保主义者表示,横跨湄公河主流的十几座大型水坝,以及在支流上修建的较小的灌溉水坝,是导致湄公河水流减缓的几个重要因素。(编辑/策划 Christopher Yao 图片来源:KHMER TIMES、EATER、Asia Vacation Group、Sustainability Times、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