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建筑,承载着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也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
当我们在感慨每个现代化的城市都长得一样的同时,承载城市特色的老街道却在静悄悄的消失。
幸运的是,近些年,随着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日趋重视,老城旧改如火如荼,一些成功的老街区被改造成了城市的地标,吸引成为曾经的居民和外来的游客前来打卡。
现在,我们通过研究国内历史街区改造的典型案例,梳理了三种历史街区改造开发的发展路径及特征。
编辑
上海田子坊
田子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再开发模式,其由居民及众多产业个体一起参与。
改造及后期运营时,按照市场导向自发调整使用功能、逐步演替扩展,进而实现再生。项目优势在于整个改造不涉及土地开发和居民拆迁,无需政府投入大量资本,依靠市场化力量使得街区更新、居民生活改善,可谓是历史街区改造的典范。
编辑
(1998-2003年)工业厂房改造,艺术家集聚。在此期间,共有83家艺术商店、艺术创作室和展示厅入驻。
(2004-2007年)文创工厂规模效应外溢。在2004年的时候,这里的居民房开始对外出租。在2005年时,政府出台“居改非”政策,授牌田子坊为创意产业集聚区。
(2008-至今)外延扩大,成为城市地标。随着08年田子坊定位为海派文化展示地和世博主题演绎地,其范围进一步向外扩散,餐饮、服务等业态比例大大提升,成为旅游和体验式文化集聚地。
编辑
编辑
上海新天地
项目是一个旧区改造的综合商业体,为了将北里大部分石库门建筑外貌保留,其改造成本比新建高一倍。同时,对内部空间按照商业功能进行更新,引入世界知名高档餐饮、家居服饰、文化艺术等多元品牌。
凭借项目的地理区位优势,保存的独特现代石库门建筑,以及多元化的服务业态,吸引众多来沪旅游客人,成为上海都市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北京杨梅竹斜街
编辑
编辑
项目从多个方面对街区的空间、产业、社区建设进行更新。包括从街道景观设计、建筑单体更新及基础设施更新三个层面对杨梅竹斜街进行空间改造。;保留大部分原有店铺,植入与街区文化特性相符的店铺,增强文化氛围,避免过度商业化;引入大型策展活动,调动街区居民共同参与,构建新的活动及社会关系。
编辑
同时,在对街区的遗址进行保护时,对建筑按历史文化价值分类评估,价值显著的古建筑予以严格修复保护;保留大部分原有店铺形态;进行点状更新,避免大拆大建,降低开发成本,于此同时,选取适宜业态植入点状空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