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上午10点,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大地上,渐渐驱散冬日的寒意。留着花白胡子的老人来了,推着滑板车的小孩来了,年轻的情侣也来了……地铁2号线湖滨中路站门口的“口袋公园”,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人们或站着聊天,或坐着静思,或嬉戏打闹,都尽情沐浴着暖阳。
这个“口袋公园”,是2020年地铁2号线沿线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时新建的。走出家门口,就进公园门。对于家住石亭路的居民来说,这是真实写照。“有了这个公园以后,街坊邻居都喜欢来这里散散步、聊聊天,方便多了。”居民老林说。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纽约,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是身边常见的“口袋公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里高楼越来越多,可供建设大公园的土地越来越紧张。如果在家门口或单位附近,能在疲惫的时候,享受片刻如同置身大自然一般的宁静,岂不惬意?
近年来,我市市政园林部门顺应市民新期待,拓展建设新思路,按照“让绿地既养眼,又养脚、养心”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200余处,实现城市建成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
思明区巡司顶社区原来有一块荒地,杂草丛生、蚊虫滋生,一度成为附近居民的“心病”。改造成为“口袋公园”后,这里成了社区居民聚集的热门地,不少居民前来闲坐泡茶、遛弯。厦禾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推进过程中,沿线“口袋公园”也进行了同步提升,它们散落在高楼大厦之间,虽然面积不大,却能够让人在车水马龙的主干道旁找到一片歇脚地。
厦门的“口袋公园”也越来越有文化范,尤其是融入了闽南文化。在地铁2号线海沧东孚站旁的“口袋公园”,有一个镂空设计的红色古厝背景墙,小巧精致,凸显闽南古韵。位于同安碧溪路的“口袋公园”,建成浮雕红砖景墙,景墙上刻画了同安文化名人吴必达的文章和画像,更有树池、艺术坐凳环绕景墙,为居民提供了一处具有文化内涵的休憩场所。
在“城市会客厅”筼筜湖区,也将建设文化型、生态型、社区型和功能型等四种类型的“口袋公园”十多个,其中振兴园和白鹭园有望在今年春节前建成;位于莲前西路BRT东芳山庄站的“口袋公园”,将于本月下旬建成,目前正在向社会征集名字。
推窗望绿,出门见园,移步换景。这样的厦门,叫人如何不爱?
作者:吴海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