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首《渔家傲·秋思》,一幅雄伟壮阔的画面跃然纸上。山峦叠嶂,满目荒凉却又极具震撼,这或许就是专属于满目黄沙的魅力。
黄土高原,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那里沟壑纵横,地势多变,漫天黄沙,充满着浓厚的地域色彩。提及黄土高原,人们皆认为它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几十年过去,如今的黄土高原经历了巨变,而黄土高原正在发生的惊天巨变,何尝不是中国之变?
一、历史中的伤痛
人们普遍认为,《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庆州的作品,而那时候的庆州,大概就在如今的黄土高原。范仲淹是黄土高原上的英雄,他带领宋朝将士克敌取胜,却也成为了破坏黄土高原的第一人。
北宋时期,中国国力渐弱,中原政局不稳,众多周边少数民族也虎视眈眈。西北地区西夏逐渐对中原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不敢贸然进攻,宋朝只能安抚,伺机而动。尽管北宋与西夏的局势表面上平静,然而双方人民皆十分清醒,战争一触即发。
那时候的庆州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黄土高原是保护中原地区的一道屏障,如果黄土高原失守,西夏军队就能够长驱直入,攻占关中地区,关中地区失守,后患无穷。
万分危急的时刻,范仲淹临危受命,到庆州任职。世人皆认为范仲淹是文坛大家,其武力值也超乎人们的想象。仅仅一年的时间,范仲淹大破西夏,让一直士气低迷的北宋军队扬眉吐气。
尽管战争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中原地区却不能掉以轻心,以防西夏反扑。为了加强军事防御,范仲淹开始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兴土木。一座座城池在黄土高原地区拔地而起,人们开垦耕地,大量的树木被砍伐。
原本一片荒凉的黄土高原地区开始生机勃勃,那时候沉浸在喜悦中的人们并没有想到,未来的黄土高原面临着怎样的环境危机。大量开垦荒地尽管对黄土高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伤害,但是这种损害有限,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发现端倪。
明朝时期,整个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陷入了危难。于黄土高原而言,明朝时期的开发堪称浩劫。明朝时候人口激增,人地矛盾不断尖锐,民众们开始了大规模的滥砍滥伐、开垦荒地,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甚至一度达到高潮。
过度开发的结果是什么呢?黄土高原的植被面积大幅度减少,无数的树木应声倒地,却再也没有一棵新的植被破土而生。
植物锐减,土地荒漠化日益显著,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经历了生态浩劫。相关资料显示,明清时期黄土高原的万顷草原皆成为农田,其面积之广超乎人们的想象。
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也成为明清时期黄土高原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彼时人们普遍采用轮垦制度,农民们并不在固定的农田上进行农业活动,而采取轮荒制。
何谓轮垦制度,何谓轮荒制度?他们会选择土壤肥沃、含水量适宜的农田先行耕作,一段时间之后,土地的营养成分流失,农民们便将他们抛弃,寻找一块新的土地。
农民们开垦新的土地,其手段过于残忍,为了提高效率,他们甚至一把火烧掉整个山头。耕地面积日益扩大,留给生态环境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
试想一下,每一块农田的恢复时间都十分有限,而农业种植每一年都必须重新开始。农民们持续不断地开垦新的耕地,原来的耕地被不断破坏没有后续修复,它们逐渐变成荒地,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
一系列破坏环境的行为让黄土高原遭到了灭顶之灾,从枝繁叶茂到满目黄沙,几百年之后,黄土高原已经寸草不生。
如今的黄土、土地荒漠化、生态脆弱等词语已经成为了黄土高原的代名词,然而人们可曾想过,百年之前,这里曾经是一片绿地,是满目繁盛。
在大自然与人类的这场博弈中,人们总是如此霸道地极尽所能侵略,眼前的利益让他们成为了井底之蛙。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可曾想到后果?
新中国成立之初,黄土高原还是众人不愿意踏进的领地。微风吹过,扬起漫天沙尘,整个华北都笼罩在巨大的阴霾之下。没有植被覆盖,黄土高原呈现光秃秃的一片,毫无美观可言。
暴雨过后,这里沟壑纵横,满目疮痍。黄河的水患问题自古困扰着中华民族,而那些满载着沙尘和泥土的水汇聚到黄河之中,河床抬高,地上悬河让农业、两岸人民都处于不确定的危机之中。
黄沙、恶劣、荒漠,脆弱,彼时人们对黄土高原的形容词都是贬义的。长时间以来,中国人并不愿意提及黄土高原,其实并不是因为憎恨它,而是痛恨那个目光短浅的自己。历史已然远去,不经意之间,中国大踏步向前,黄土高原也发生了众多变化。
二、黄土高原的新生
如今的黄土高原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从天空俯瞰,一幅绿油油的画面映入眼帘,黄土高原不是遍地黄沙吗?如今这又是什么地方?没错,不用怀疑,这里就是曾经光秃秃的黄土高原,这里曾经就是整个中国的生态盆地。
人们至今还能够看到黄土的影子,只是他们不再是大面积的触目惊心,而是隐藏在众多绿意之中的点缀。极目远眺,绿林遍地,这里好似世外桃源般,静谧、舒适、生机盎然。
黄土高原依旧发生了什么呢?这漫山遍野的树林究竟从何而来?难道是人工种植的?非也,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树存活,却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行道树,它们大小不一,高矮不同,看起来像是自然林。
黄土高原依旧有着众多的水源,如今的水流也不再四处奔涌,它们安静地汇聚在河道周围,潺潺流水,空谷传响。河边草木茂盛,不时有着野花出现。没错,黄土高原重生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的生活也呈现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生活在气候宜人地区的人民的生活相比,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只能称之为苟活。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村子只有唯一一条与山下相通的道路,这条山路崎岖异常,行路艰难。一人通过已经千难万险,大型货物以及商业运输如何能够实现?
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依靠农业、放牧为生,然而因为长时间的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黄土高原的土壤十分贫瘠,普通的农作物根本无法生长。
他们在贫瘠的地方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然而它们价格低廉。黄土高原的人民辛苦一年,却依旧收效甚微。
这里是干旱重灾区,黄土高原上因为缺水而皴裂的土地曾经触目惊心。农业用水缺乏暂且放置一边,人们的生活用水也得不到彻底解决。为了找到一点干净的饮用水,黄土高原的人们需要攀越一个个山头,从深沟之中打捞仅有的水源。
《平凡的世界》中曾经描写了黄土高原的人们的生活画面,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在那些远离交通线的深山老沟里,人们谈论山外的事,就如同山外的人议论国外的事一样新鲜。
黄土高原的生活与世隔绝,辽阔的土地,形单影只。孤寂、封闭,这里的人们生活太过艰难。
如今黄土高原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光景?
山西省吉县屯里镇窑渠村村口的荒地上,占地面积3.3亩的光伏发电站十分显眼,它们整齐划一,看起来颇为壮观。人们不敢想象,这个村子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没有便捷的交通,没有可以依靠的资源,村民们没有脱贫致富的方法。
如今的村子,天气晴朗是头等大事,村民们说:只要有太阳,村子中就有收入。事实的确如此,有着光伏发电设备,村子的收入已经超过50万元,人们亲切地称呼它为阳光存折。每个参与到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村民们都是股东,他们可以在年底拿到分红,养活一家老小。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不再贫穷,等待着他们的,将是全新的生活。位于黄土高原的梁家河曾经是一个贫瘠的小山村,如今也迎来了巨大的变化。这里依靠山地苹果实现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也为梁家河的经济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梁家河的人民通过网络与外界接触,村民走出黄土高原,走出山沟,搬进了楼房。曾经的贫困如今已经不见踪影,每个人都行走在小康之路上,意气风发。
从消息闭塞到互联网加持,从山路崎岖到交通便利,从窑洞到楼房,从一贫如洗到脱贫摘帽。黄土高原发生了惊天巨变,唯一不变的,是独属于它的淳朴与初心。
三、中国之变
人们感叹黄土高原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黄土高原的巨变,未尝不是中国之变?
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古代人们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毁掉了一个黄土高原,子孙后代修复他却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其实早在10年之前,黄土高原上还是黄土遍地的场景,也就是说,中国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生态传奇。
去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经突破60%。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的绿地面积增加了5%,而中国的绿地贡献比例在世界占比达到了25%。在中国贡献的众多绿地之中,黄土高原的植被又是最耀眼的存在。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唐宋初期的水平。这样的变化究竟源自何处?人们猜测,或许是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增加,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
然而根据专家的观测,近年来黄土高原的降水量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增加,是人为干预的结果。
曾经过度开垦农田的现象消失了,如今的山坡上种植着大量的树木;曾经的人们一把火将树林烧成灰烬,如今的人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一株新生的植株。村民们不再为了取暖滥砍滥伐,天然气等现代设备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生态的恢复与发展一直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黄土高原的生态改善只是中国众多脆弱地区的一个缩影。
五年以来,中国年均造林面积达到了9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中国在生态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众多国家交口称赞。
另一方面,新时代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不容有些许差错。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
长久以来,中国一直在实现贫困地区摘帽的道路上奋进,黄土高原地区人们生活的改善就是最好的证明。决胜全面小康,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掉队,全面脱贫是我党给中国人民的一个承诺,更是中国给世界的承诺。
为了这个承诺,无数的基层工作者夙兴夜寐,他们奋战在第一线,甚至为此牺牲了生命。为了这个目标,十四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生活幸福感与满意度日渐提高。身为中国人,无数人为之荣幸与自豪。
生态文明迈上全新台阶,脱贫攻坚战胜利在望,黄土高原的巨变,便是中国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