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料峭中,书香也许是最慰藉人心的事物。跟随作家苏北做一番纸上之游,在书法与传统之间,见一见古人之月。
书堂在望
那天去长沙看欧阳询的书堂山,正是小雨迷蒙,如此之景色,在江南山水中,感觉是极好的。可惜没有登山,到半山腰,也只停了一会便下山走了,如此之美景,没能细细去品尝。纵观天下山水,总是和人文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陶渊明之于“桃花源”,欧阳修之于“琅琊山”,苏东坡之于“赤壁”一样,书堂山是和欧阳询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欧阳询少年曾在书堂山攻读诗书、苦练书法,身后又归葬于书堂山。书堂山山不在高,有“楷圣”则灵。
因此未入山门,即感受到一股书香之气,沿麻石漫坡走去,仰头一看,迎面三个大字:书香门。两边一副长联:
染翰越时空千载犹传欧字帖
溯源寻故里一园尽揽大唐风
我们知道,欧阳询不仅是一代大书法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理论家。他博采众长、兼容南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欧体”,并且著有《八诀》《用笔论》《传授诀》和《结字三十六法》等书法理论,真正开了一代之风气。欧阳询少年聪慧,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幼时习书,也是从“二王”入手。有文献记载,王羲之的真、行、草《千字文》,行书《兰亭序》以及《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等,欧阳询都曾临习过。宋米元章的《书史》说“右军《东方朔画像赞》糜破处,欧阳询补之”,可见其钻研之深。张怀瑾称他“八体尽能,笔力险劲”,都是肯綮之言。
入得山门,拾阶而上。满眼青翠,一股雨后的山林气息扑面而来。行至欧阳阁,见一木制三层方阁立于眼前,由李铎手书欧阳阁三个大字。里外转转,形制似乎为新建。据说过去书堂山有“书堂八景”:读书台、洗笔泉、欧阳阁、玉案摊书等,其中“洗笔泉池”石刻最为珍贵(缺一池字),可惜这次没能亲睹。有传说欧阳询初学书时,刻苦练字,日夜挥毫,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一次外出见一古碑,系晋朝大书家索靖所书,立即下马观看,越看越爱,索性铺下毡子,三日不去。
有一个故事可以记下,能使得我们和“楷圣”更加亲近。《新唐书·儒学传》说他“貌寝侻,敏悟绝人”,是说长得丑,可极聪明。长孙无忌与欧阳询相互之嘲即可说明,无忌写诗讽欧阳询道:“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欧阳询也不客气,回敬道:“缩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缘心浑浑,所以面团团”,是说你的相貌也不敢恭维,肥头胖面的。
这当是雅谑,但看后仍不免失笑。
我近年写写字,已初尝习书之不易。在书堂山下之文化园,见张瑞田兄书的欧阳询的一则书论:“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口中一遍遍诵读此言,心中一叠叠感叹:觅得书之三昧,其何难也。
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铜官窑的思绪
关于长沙望城的铜官窑的记忆,只能是一段思绪。
铜官窑(又称长沙窑)是唐代南方青瓷窑,其特点是釉下彩,从规模到烧制方式,都是无与伦比的。我们没有见到其窑之遗址,但参观了博物馆,在博物馆见到那么多历代瓷器,覆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人心生感叹,感叹古人之智慧,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瓷器上进行装饰,雕刻、诗文、绘画,实为人类之“目好色”之使然,也是人之审美之精神。有许多器具上的词句和诗文,让人深思。
有一对青瓷对坐书写俑,两个戴着高帽的男人,面对面在两块坯料上书写,神态十分夸张幽默。这促使我对一具长嘴陶罐发生了兴趣,陶罐高嘴大肚,其色米黄,上书八个大字:悬钓之鱼,悔不忍饥。字体洒脱不羁,推想其书写之时,应该是心情非常放松的,也许正是酒后。为什么要写上这两句话呢?是禅语吗?是一时之兴吗?倒是有些诗令人惆怅,有一只用于盛水的高腰的、淡黄色陶罐上,沿着壶嘴两边刻了四行诗: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这显然是一首情诗,又似一首送别诗,但诗中的惆怅之情跃然壶上,其字颇有米芾之神韵,特别是那个“中”字中间一竖,上面出头很长,极有气势。
有一只短嘴圆瓶,颇清秀,其上镌四句五言: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其字体古朴敦厚。这是个怎么样的一个制陶人,有这么一番的心肠?
伫立在偌大的博物馆,面对这满目文化遗迹,不免发一点幽思:人类发展是快的,但千古的人心是共通的。正如展柜里一个粗糙的嘴已折损的陶壶上的两句诗所说: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们今天所见的“月亮”不也正是古人的“月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