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被新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有3个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List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Need of Urgent Safeguarding),被列入这一档的“非遗”,是“有关社区和国家认为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以免消失”的、更珍贵、更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最冷门、最鲜为人知的,是被称作艾克桑/嘎纳/欧班希/卡希顾(Aixan/Gana/Obanstsi/Khasigu)的纳米比亚纳马人传统音乐。
纳米比亚是西南非洲一个年轻的国家,也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一个叫纳马的黑人民族(属于班图/祖鲁人)原本生活在纳米比亚南部和南非北部的奥兰治河一带,祖上以放牛为业。自1904年起,德国殖民者发起针对纳马族的掠夺性战争,导致纳马族人丧失大半人口和几乎全部牛群,幸存者不是被抓去开采钻石矿,就是逃入沙漠等不毛之地。在德国和一战后接替德国统治纳米比亚的南非种族隔离政权压迫下,仅剩10万左右人口的纳马人被迫放弃传统的牧业,转而在城市的贫民窟和农业区建立新的纳马人社区。
惟恐丧失民族传统和丢失历史的纳马人仍然坚持古老的“纳马村社”,并沿用纳马习俗来安排社区营地:所有住房都是圆形的毡房,体现了纳马族的牧业传统;所有毡房都围绕村社中心的空地排列,门都朝着空地开放;族长的毡房坐西面东,其余毡房则按照“右尊左卑”次序排列;定居化的纳马人仍然酷爱饲养牲畜,但并没有其它牧业民族常见的围栏,而是将成年牲畜散养在毡房门前,幼畜则集中在空地中围拢的区域喂养。
凝聚这些历经坎坷村社的是什么?是纳马人的传统音乐。
纳马人的音乐是用弦乐器伴奏吟唱的、记载本民族历史、英雄人物及传统的史诗,演唱方式有独唱、齐唱、伴唱和吟唱。演唱并非清唱,而是用乐器伴奏。纳马人是精于乐器制作的民族,给艾克桑/嘎纳/欧班希/卡希顾伴奏的乐器包括一种名叫“卡布”(khab)的弓弦拉奏乐器、一种名叫“伊桂提布”(iguitsib)的拨弦乐器,和一种名叫“伏里耶”(Vlies)的吹奏乐器。
艾克桑/嘎纳/欧班希/卡希顾的旋律、节奏和强调都是固定的,不同的村社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精通民族掌故的老人可以从这些不同特点中轻易分辨出某段音乐属于哪一个村社或部族。演唱的歌词则由一代代族人口耳相传,既有历史悠久的英雄史诗,也有编成不久的“时调”。
在族中年轻人忙于生计之际,老人们就会将村社中的孩子们聚集起来,教授他们吟唱纳马人传统歌曲,这些歌曲曾经是缺少教育资源的纳马青少年最重要的“训蒙教材”;每逢闲暇,族中男女中的能手就会聚集在村社空地上练习乐器,“卡布”和“伊桂提布”男女都可演奏,而“伏里耶”则通常是女性的专利。纳米比亚是著名的干旱国家,但今天许多纳马人却居住在该国最潮湿的地区,因此保养乐器就成为纳马人一项繁琐的日常工作。
每逢重大节庆,艾克桑/嘎纳/欧班希/卡希顾不仅用于伴唱,也会被用于给纳马人脍炙人口的民族传统舞蹈“纳马步”(Nama-stap)伴奏。和纳马传统音乐中的歌曲一样,“纳马步”也是纳马人村社“训蒙”的重要工具,许多舞蹈程式都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如征战、收获、奉献、祝福,等等。
正是凭借纳马传统音乐的魔力和凝聚力,人数不多、生存条件恶劣的纳马人,才能熬过最艰难的百年,顽强执着地维系着古老的村社体系,一代又一代地传唱着祖先的历史。今天的纳马村社仍旧尝试将艾克桑/嘎纳/欧班希/卡希顾和“纳马步”当作民族的象征、尤其当作维系村社凝聚力的纽带,并不断赋予崭新的含义。10多年前拜访纳马人村社的外国人,曾好奇地发现他们把“防范艾滋病传染”和“科学分娩”载入歌词、编入“纳马步”,而前年去拜访的朋友,则从某个纳马村社的新“时调”中听到了环保、动保的内容。
然而时代在变,纳马人并非生活在世外桃源,艾克桑/嘎纳/欧班希/卡希顾也很难始终保持原汁原味。
2018年纳米比亚教育、艺术和文化部募集一笔宝贵资金,试图在全球范围推广这一“独门绝艺”,却发现许多著名的纳马人史诗,如今已只有少数年迈苍苍的纳马长老才能完整唱出;由于传统的“卡布”、“伊桂提布”和“伏里耶”制作不易、习学困难,如今在绝大多数村社、甚至国家级的文化团体,都分别被提琴、吉他和口琴所替代。更让人忧虑的是,随着年轻一代纷纷走入都市,选择新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纳马人村社正在“空洞化”,艾克桑/嘎纳/欧班希/卡希顾和“纳马步”这条日渐脆弱、以至于“急需保护”的纽带,又能将“古色古香”的纳马村社传统维持多久?而一旦大多数纳马人放弃村社,选择更现代的生活方式,被UNESCO列入“急需保护”的这项“冷门中冷门‘非遗’”,会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重蹈地球上许多弱势族裔独有文化传统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