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千年历史文化蕴育的周庄,完整保持着典型江南水乡风貌而享誉海内外,有着“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
约了几个好友,去感受年味周庄。似乎每次去这个江南水乡,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周庄人枕河而居,以船为马,在过去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只小船。
游览周庄,手摇船是一定要坐一次的。船娘的船歌悠扬,穿行在窄小的河道,两岸粉墙黛瓦在视线里退后,是极美的画面。
但相对于白天,更喜欢入夜时分的周庄。
夜游周庄,乘着手摇船穿行于光影中的水巷。迷濛的水色之间,摇摇晃晃地闯入了周庄人家的梦境。
你也可以穿一袭旗袍,走过灯光绚烂的花巷雨巷。江南的美,言语难以表述。
但相对于风景,更喜欢的,是这里的人文。
拥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周庄,不止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格局,更是历经岁月更替,还有3000 多原住民生活于古镇。
世代生生不息,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古镇周庄传统习俗生活韵味至今犹存,恬静美好的烟火气味一直飘渺萦绕。
这次周庄旅行,惊喜的发现了一条贞丰民俗文化街。
这条街,全面展示周庄地域的文化与民俗,多角度活态呈现周庄人生活中的非遗特性与魅力。将周庄的历史遗存、文化印记、生活风味、乡土情怀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
贞丰民俗文化街以“贞丰十二坊”为代表:土布坊、竹编坊、源丰顺酒作坊、豆腐坊、苏绣艺舍、铁铺坊、砖坯坊、鞋艺坊、核雕坊、席艺坊、剃头坊、沉韵炉香......每一个坊里的手艺人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在周庄贞丰民俗文化街的铁铺坊,遇见了一个老爷爷,名叫戴幸观,早晨他坐在铺前的木椅上抽烟,上去和他聊了几句。
戴爷爷说:“我今年83岁了,从13岁就开始打铁,已经打了70年的铁了......”
打铁70年!几乎是用一辈子做一件事啊。
“戴爷爷,你都83岁,身子看着很硬朗啊!怎么不在家休息?”我问。“我身体棒着呢!83岁算啥,我还能打铁呢!”戴爷爷满脸慈祥的笑。
铁铺坊不大,里面售卖一些手工制作的铁器,满是岁月之感。
“这是锄头,以前干农活用的。现在买的人很少了。”戴爷爷逐一介绍着。
“要不我生个火,给你们展示下打铁?打铁要两个人,今天还有一个同伴不在。”戴爷爷真的很热情。
临走的时候,跑过去和戴爷爷拍了个合影。希望老人家健康长寿,也希望下次去周庄,还能再见到他。
如果你去周庄,可以去这里和他聊聊。70年,是极少人能做到的坚持。
在戴幸观老爷爷的铁铺坊旁,偶遇两个大妈在做布鞋,戴着头巾,穿着水乡传统的服装。
如今这样的场景很少见了,很感叹周庄把这乡土情怀保留的这么好。
这色彩鲜艳的布鞋,是上一辈人勤劳的双手,一针一线缝制。以前在江南,鞋子都是这样手工制作的。
喜欢这样漫步在周庄,看小桥上来来往往的游客,不用赶时间。
在贞丰民俗文化街,还有一家开创于清道光年间的源丰顺酒作坊,已有二百年历史了。
周庄人生活中离不开酒,周庄的酒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最多的是婚嫁喜事、生日做寿。
还发现一个土布坊,极具江南韵味。一件件土布纯棉旗袍、马褂、裤子,还有各种包包。
土布坊里还有纺车织机,古时候的器械,藏着大智慧。
这些传统的土布,如今看着,倒成了一种时尚。
锦绣江南,当然离不开赫赫有名的苏绣了。在贞丰民俗文化街,还有一家绣艺坊。里面售卖大大小小的刺绣产品,也有展示绣娘是如何刺绣的。
绷布、绷架、苏针、花线,穿针走线后,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绣品就诞生了。一针一线里,都是时光啊。
逛累了,可以到聚宾楼去喝茶听戏。听一曲评弹,喝一壶热茶,这江南的生活,怎不让人羡慕?
如果你有机会去江南水乡周庄,除了双桥、沈厅、富安桥、周庄博物馆等,一定不要错过古镇里的贞丰民俗文化街,感受江南人文绝佳之地,顺便帮我向铁铺坊的戴爷爷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