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鸡鸣驿城,暗灰色的墙矗立在公路旁,来来往往的车辆从它身边绝尘而过,这仿佛是一座混乱了时光的城。匆匆而过的人们谁会想到,咫尺之间,城内城外却连接着数百年的历史与现实。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鸡鸣驿,因背靠鸡鸣山而得名。鸡鸣山得于《明·一统志》,唐太宗北伐至山闻鸡鸣,因名鸡鸣山。
冬日薄凉的日光下,城门上的阁楼显得沧桑落寞。走过厚重的城门,入眼是一条穿城而过的大道绵延至看不到的地方,当年不知多少车马、行人曾在上面走过。如今道路两边停着汽车,立着砖木结构的老建筑,有些依然保持着原貌,有些安装了现代化设备,它们曾经也许是客栈、酒肆、署衙,如今的它们,只是村民的家。
现代人对驿站并不熟悉,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曾是无可替代的存在。古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距离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因此在沿途建立了许多马站。这种马站慢慢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城墙表面砖砌,里层夯土。当年的城墙一边走行人,一边走车马,可以说是最早的人车分离。从下面仰望宽阔的城墙,才发现曾经只是听说过的“城墙跑马”在这里并非虚言。
鸡鸣驿曾是官商重镇,往来车马络绎不绝,人声鼎沸,酒肆喧嚣。南来北往人们落脚在这里,却不是归家之人。人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只有这座驿城,默默守着古道,无言地看着脚踏暮色而来,身披晨光而去的人们。
驿城占地22万平方米,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大小小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还有古代遗留的商店和民居,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
深邃的胡同里藏着鸡鸣驿名气最大的景点——贺家大院。顺着狭窄的小道一路前行,很快到达一个院子,这里便是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一路西逃留宿的地方。曾经不可一世、要风得风的慈禧,心惊胆战怕被行刺,甚至不敢选择在院内正房居住,而是选择了两边的偏房。
如今院子里住着当地村民,这间房也成为院中人家为满足游客的好奇心而收费的景点。虽住过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鸡鸣驿并未变得有什么不同。相反,伴随一个没落王朝的结束,这里也变得更加落寞。
泰山庙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鸡鸣驿城中最值得看的地方。曾经那个给泰山庙画''麒麟送子''、''状元及第''壁画的画师,怕是从未想过会有如此多的人们驻足于他的画,谈古论今,看尽世事沧桑。
当年忽必烈的战马到过这里,朱棣的雄师到过这里,多尔衮的铁骑也到过这里。时光滚滚,只有经受着风雨侵蚀的戏台,藏在尘土中的拴马桩,暗示着驿城中商旅往来的繁荣与世事更迭的诸多无奈。
戏台上左青龙右白虎的壁画已带着斑驳的痕迹。鸡鸣驿收留过帝王的脚步,也冷眼旁观他们的落魄逃亡。
如果是看风景,鸡鸣驿无景可看。如果是看历史,鸡鸣驿足够沧桑。夕阳余晖中,乱世已去,山河依旧,鸡鸣驿已不再是庙堂与江湖的交汇处,只有城中的烟火、偶尔走过的人们还在表达它仅存的生机。也许正是这种沉寂,在无声地告诉人们,能够平静地生活才是盛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