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于:耳朵里的博物馆(ID:erduolidebowuguan)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和百万家庭深度看展览
阔别160年,马首铜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
马首在圆明园正觉寺的常设展“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上进行展出,用圆明重光、万园之园、马首回归三个单元,100件文物讲述圆明园和兽首的故事。
预约参观:在公众号“圆明园遗址公园”中订购正觉寺门票,票价10元。
目前包括十二兽首中,还有龙、蛇、羊、鸡、狗五个兽首没有现世,其他7个兽首的情况是:
鼠首、兔首:在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流失100多年鼠首、兔首首次出现,在当时的拍卖中,因为中国藏家蔡铭超拍下后不付款而流拍,最后被皮诺家庭从原持有人手中买下。到了2013年6月28日,皮诺先生将鼠首、兔首无偿捐赠给中国;
牛首、猴首、虎首于2000年由保利集团花费近3000万港元拍回;
猪首是2003年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斥资700万港元买回;
马首也是何鸿燊于2007年以6910万港元价格拍回,后捐赠给国家。
目前,“牛、虎、猴、猪”我们能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看到,“鼠、兔”则是在国家博物馆。
图源:国家文物局
“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圆明园的十二兽首是我们中华历史上伤痕的缩影。
我们今天具体聊一下,兽首背后的故事。
01 兽首的设计者
十二兽首原来是在圆明园的西洋楼,海晏堂前的的喷水池装置,南北各放了12座兽首。
海晏堂铜版画
南边是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
北边是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
它们的设计者是传教士郎世宁(1688-1766),由法国人蒋友仁(1715-1744)设计监修,清宫廷匠师制作的。
原本郎世宁想在这里放西方的裸体雕塑,但乾隆帝不同意,后来郎世宁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于是就用了十二生肖的主题。
02 会喷水的“水龙头”
这十二兽首是个报时喷泉,每个兽首都是一个机关。十二个兽首对应十二个时辰。
每到一个时辰,对应的兽首就会喷水2小时。
正午十二时,十二个兽首会一起喷水,场面很壮观。
蒋友仁将西洋风格的报时喷泉的理念,贯穿到十二生肖铜像之中,取名叫“水力钟”,全称是“十二生肖报时喷泉”。
03 兽首的造型艺术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兽首,但原来在喷水池时,每个生肖是兽首人身,而且姿态是不一样的。
比如牛拿着拂尘、兔摇着折扇,猴手持棍棒,猪抱着弓箭。
在雕刻的手法上,兽首结合了中西方传统雕塑的特点。
比如在耳朵的造型上,就有写实和装饰两种特点。
- 写实性
猪首的耳朵很长,看着有点厚,从头顶折下,又贴合腮部。
图源:保利艺术博物馆
牛首的耳朵很大,像月牙一样伸向两侧。耳朵里有深度和凹陷,看起来很厚实。
图源:保利艺术博物馆
猪首和牛首的耳朵表现出了耳朵的软骨结构,这显示出西方的雕塑技艺。
和上面的相比,下面的虎首和猴首的耳朵,装饰的作用更强一些。
- 装饰性
虎首的耳朵是三角形,耳朵里布满虎毛,由多变少,层次递减。
图源:保利艺术博物馆
猴首的耳朵和人的有些像,耳洞的位置用一撮猴毛挡住,位置偏高。
图源:保利艺术博物馆
这种装饰性的耳朵在中国古代雕塑中很常见,比如长春园的铜麒麟、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石豹镇以及汉景帝墓的陶狗都是如此。
彩绘陶家犬 汉 图源: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除了耳朵,毛发的雕刻也是兽首的一个特点。
乾隆的审美趣味是追求写实,在对自己的画像上,希望胡须和眉毛能被逐根的描绘清楚,所以在兽首上也是如此追求写实的表现。
根根分明的眉毛胡子:
乾隆皇帝朝服像 清 郎世宁(传)
而对兽首毛发表现最丰富的,就是今天展出的马首。
图源:央视新闻
马首的毛发分成了三组,左右两边各一组,中间一组。马背上的毛发基本也分为三组,沿马背的中轴线左右两边各一组,最后中间部分为一组。
图源:央视新闻
这样毛发的分组方式,在西方绘画中是常见的,例如格罗的《拿破仑在埃劳战场》中的马的毛发分法很接近马首。
《拿破仑在埃劳战场》安东尼·格罗 1807
而在中国的绘画和雕塑上,很少见到这种毛发的分法。马头上的毛总是归结成一缕,背上的毛也处理成带状,或起伏的波浪状。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就是这么处理的。
《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 赵佶
在《照白夜》中可以看到带状的处理手法。
《照白夜图》唐 韩幹
所以马首毛发还是用西方的方式来呈现的,强调了马在奔跑时,毛发的飘逸感。
04 兽首的铸造工艺
制作兽首们的材料是紫铜,也就是红铜。这种铜含铜量极高,达到90%,比用青铜造像要难得多。
因为青铜含铜量是70%,它的特点是铸造时流动好,不容易有漏铸点,而且坚硬。
而红铜流动性极差,一旦出现漏铸点,只有回炉重铸。但它铜质软,容易在上面再加工,而兽首是经过多次铸造和再加工而成的。
铸造技术一言难尽,要保证流动性的同时,还要将分体天衣无缝的焊接到一起,18世纪时中国对此技术并不纯熟,但好在有外国友人的帮助,才能最后铸成这十二兽首。
图源:央视新闻
从文化的角度看,十二兽首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果;从雕刻艺术角度看,红铜铸造技术的传入为中国古代雕塑提供了新的创作可能。
但从历史角度看,虽然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这十二兽首只有不到200年,但它的背后,是万园之园“圆明园”被烧毁的沉痛历史,是无数中国流失的宝贵文物中,一道刺眼的折射。
回家的路还有很远,但一定会再次团圆。那些遗失的美好,我们终将会寻回。
图源:刘阳
参考资料:《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的西方韵味、雕塑语言倾向》李占阳
人民文化 | rmrbwhcm
媒体转载、投稿、合作
请直接回复微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