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有篇图文吸引了我。图文内容是:益阳市桃江县浮邱山乡境内资江河段著名的险滩——泉峰滩,这段河域曾作为古代水运路线的必经之路,因水中石林高耸,木船、竹筏无法通行,不得不炸石开路,因而形成这一乱石奇观。如今每当进入枯水期后,乱石滩就会显露出怪石嶙峋的真面目,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作为地质工作者的我,又查了桃江县官网,发现对泉峰滩的另一个说法:本世纪初,一对夫妻驾船至此,丈夫撑篙掉入河中淹死。妻子发誓驯服这噬人的矶头。等河床露出水面,妻子请来石匠,用钢钎将矶头麻石凿成一道道缝沟,让船夫们的篙子一插就扎稳了,能够用力把船撑过矶头。后人为纪念这位寡妇,就把这个地方叫为寡婆矶。
图文与故事越发让我好奇。在2020年12月初,我跟友人一起,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网络图文与故事都不正确,并且发现泉峰滩这片乱石滩实为壶穴,是一片珍贵的地质宝藏。这个发现实为多灾多难2020年末尾的一种告慰。
文、供图/童潜明
乱石滩由水流冲刷麻石而成
资水由桃江沾溪镇向东成弧形转入桃江县城,这一段是地质学上所称的“桃江岩体”和“板溪群浅变质岩”。桃江岩体是花岗岩,岩石主要由石英、长石、黑云母及少量角闪石组成,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麻石。板溪群形成于8亿年前的海洋泥砂质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成为浅红色板岩,风化后为红土。
资水由北向南至桃江县城基本上是沿花岗岩与板岩接触带,其中有很短的一段深入到花岗岩中,故资水这一段河的河床基本在花岗岩上,只是东岸有一狭窄的板岩,河岸山体全是板岩了。桃江岩体在卫星图与地质图上的图形吻合得很好。在卫星图上资水由北向南至桃江县城一段,西岸花岗岩,颜色较浅代表地形平,为资水冲积平地的农田;东岸颜色深,是山体。
按以上地质图结合卫星图,当资水流经这一段时,由于东岸是板岩山体,江水被阻,使河床向西的花岗岩上拓宽。花岗岩岩性坚硬不易被资水冲刷而在河床中成为凸起,这个凸起由西岸直抵东岸,似成为一“挡水坝”。这个“挡水坝”长400余米,从上到下500余米,即今称之的乱石滩,就是这一段河中急滩。
河水在这个花岗岩滩的无数条曲里拐弯的过水道中急流而过,不少地方形成漩涡流。河床的主槽在东岸花岗岩与板岩的接触带,狭窄而水流湍急,为资水险恶水运通道,翻船之事经常发生,在我考察时,还见到了在巨石中搁浅而掀翻的一艘船。
按以上分析,乱石滩的形成不是如网络图文所说“不得不炸石开路,因而形成这一乱石奇观”,而是由这一段特殊的地体的组合所造成。
湖南有好多壶穴,容易被错认为是冰臼
2006年出版的《地质科学大辞典》,“壶穴”词目是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壶穴集中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上”。乱石滩上的洞穴就是《地质科学大辞典》所说的壶穴,符合“陡坡的急滩上”和“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的形成条件。
急流漩涡在桃江资江乱石滩花岗岩中的曲里拐弯过水通道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不少过水通道是沿花岗岩的节理裂隙发展的,其中就有成串的壶穴,它应该就是故事中寡妇请石匠,用钢钎将矶头麻石凿成一道道的缝沟。其实就是急流沿花岗岩的节理裂隙形成的串珠状壶穴。所谓人工凿成,不过是文人根据自然现象编造的动人故事。
我在乱石滩中看到,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不少壶穴中存留有砾石,只要有急流而过,就带动砾石漩涡磨蚀壶壁,故现在乱石滩上的壶穴还在增大,还在形成,只是我们在短时限内感觉不到。
花岗岩是硬坚均质体,易形成壶穴;板岩成页片状,漩涡流带动砾石磨蚀易破碎不能形成壶穴。故乱石滩东岸的板岩中见不到壶穴。乱石滩大大小小的形态各异的壶穴无以数计。
2004年,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韩同林研究员的《发现冰臼》一书出版。受《发现冰臼》的影响,国内不少专家将不少基岩河床上的洞穴当作第四纪冰川的冰臼,如湖南某大学教授将湘西和湘中一些河床上的洞穴认定为冰臼,引起了我的关注,我曾为此组织过专题科考,将冰臼否定而肯定为一种流水地貌的壶穴。
在湖南山区溪流河床的基岩上都有壶穴。比较特别,又有一定旅游价值的却不多,一条在湘西龙山的猛洞河,溪河峡谷的白垩系紫红色砂页岩基岩上有不计其数的壶穴;另一条则是湘西永顺的马拉河,在一个比较陡峻的峡谷,有长约1千米内落差有数十米,形成了6级高10米左右的瀑布,瀑布之下即为一个大壶穴及附近有很多小壶穴,大壶穴当地称“潭”。为不少户外活动者作为逐级“跳潭”的场所,而带动了旅游。
独树一致的桃江乱石滩壶穴
壶穴作为一种流水地貌地质遗迹,从已经报道过的壶穴总结出两个特点:
一、在山区小河或溪流的源区和上游都有壶穴;
二、比较特殊且为游人欣赏的壶穴都发生在峡谷的河(溪)基岩上。
从我十余年来,考察湖南的壶穴及查阅国内外的壶穴资料概莫能外。可是桃江资水乱石滩的壶穴却是例外,有四点很突出,也体现其独特性。
一、资水桃江乱石滩段不是小河,是长江一级支流的一条大河的下游,即将进入洞庭湖盆地形成尾闾湖地段,已不具山区河流发育壶穴地貌特点。
二、大江大河峡谷段也可形成壶穴。例如长江的三峡河段。资水虽是一条大河,但桃江乱石滩段不在峡谷内。
三、桃江乱石滩壶穴分布面之广阔、数量之多、形状及大小之变化、气势之伟岸、科学内涵之丰富,以及抵达交通之方便,在现所报道的国内外壶穴中独一无二。
四、壶穴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桃江乱石滩壶穴的形成的关键是资水进入洞庭湖盆地时,恰有那么一小段流经桃江花岗岩体,因花岗岩坚硬难冲刷而成为凸起,才构成了一段急滩,才有形成壶穴的条件。这种地质条件在国内外的丘陵平原区是很独特的。
根据上述四点分析,桃江乱石滩壶穴可以认为是“天下壶穴第一滩”,特别值得珍惜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