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福建省龙岩市90后市民刘文华习惯开车载着家人,到离城区4公里外的龙岩紫金山体育公园游玩。他说:“这里到处是绿地,空气清新,是我和老婆谈恋爱时常来的地方,我们还在此拍过婚纱照呢!”
去年,紫金山体育公园被评为3A级景区。然而,多年前这里却是一座废弃的矿山。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产煤市,龙岩市煤炭产量和储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紫金山体育公园地块就曾是煤矿开采区,从1970年开始,福建省龙岩矿务局在此开采煤矿,开采面积达2843亩,采出煤炭300万吨左右,加上当地370多个无证小煤窑的乱采乱掘,该区域地下巷道、采空区错综复杂,总体体积达250万立方米以上。
矿区附近下洋村60多岁的村民杨仁河回忆说,那时候,晴天粉尘大,房间里都是一层黑乎乎的脏东西;遇到下雨天,流在地上的雨水都变成了“黑水”,携带着渣石冲刷到田地,农田也不能耕种了。“一些村民虽然挖小煤窑赚了点钱,但因为环境污染得病的不少。”杨仁河说。
本世纪初,这片矿区停止开采。但由于部分山体被掏空、废弃矿渣随处堆放、水土流失严重,该区域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成了当地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要把废弃矿山修复成绿水青山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这对于地方财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据龙岩市自然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当地尝试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企业先期投入资金进行废弃矿山治理,完成生态修复。治理后,该市新增的建设用地按规划用途由政府制定出让方案公开拍卖,出让所得的净收益部分由政府统筹用于支付矿山修复。这样既减轻政府进行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负担,又将原来的废弃矿山变成建设用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确保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顺利进行,龙岩市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协调办,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融入生态、体育、教育等核心元素,对该项目分阶段进行综合开发。通过综合勘察研判项目区域地质状况、煤矿巷道及采空区等情况,确定“宜绿则绿、宜建则建”方案,即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综合采用灌注砂浆、土方换填等治理措施,分别形成可安全利用的建设用地及绿化用地。
经过近7年的治理和建设,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消失不见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据龙岩紫金山体育公园项目协调办副主任黄杰介绍,该项目目前再造建设用地达1446亩,实现边坡复绿及再造开放式公园绿地2100亩,建成60亩人工湖和近百亩的花海公园。此外,这里还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十公里漫步道、自行车赛道,先后承办上千场各类活动,免费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
这一区域环境的改善和学校、体育场馆配套设施的完善,还带动了周边房产的销售。如今,附近村庄的老村民杨仁河也在紫金山体育公园内的某小区购房,成了这里的新居民。他感慨地说,现在和过去相比真是天差地别。
某楼盘售楼部置业顾问陈字辉告诉记者,现在这里的房子越来越抢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房价。2014年最早开盘的一个楼盘,当时每平方米均价才四五千元都少人问津,现在二手房都要卖到每平方米一万元以上。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在这里买一套”。
龙岩市自然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把废弃矿山变成集运动、教育、人居、旅游、休闲、医疗、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宜居之地,是福建省首个市场化运作的废弃矿山治理项目,也是废弃矿区治理集约节约用地的一个典范。
通讯员 刘耿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