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旅游旺季,奉节白帝城、天坑地缝的游客很多。
每当走乏了,在路边或是凉亭买个外壳黄澄澄、果肉红彤彤的柚子解渴,清香爽口、甘甜如蜜,吃后消暑解渴、润肺养心。爽哉!
这就是夔柚。
每每提起奉节的特产,人们常常想到闻名遐迩的脐橙。其实,鲜嫩溢香的夔柚,同样是奉节的一绝。2000多年前就被推为当时的名柚之一,据汉《蜀志》载,“夔州之柚,虽扬州不能及也。”唐朝时夔柚被列为贡品,后来历代为御用之物,1998年被重庆市评为“十大名柚”。
为什么叫夔柚?
夔州的香柚,所以叫夔柚。
夔柚的来历是什么?
奉节古称夔州和夔府。在夔府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许还记得:
夔府柚子黄霜霜,
甘甜似蜜带清香,
个大皮薄水汪汪,
爽口润心多清凉,
一瓣柚子吃下肚,
胜饮九天玉琼浆,
一船柚子出峡口,
四海之内香喷喷。
想知道夔柚的来历吗?Let'go!
历史告诉我们,诗圣杜甫曾居奉节,所以和奉节颇有渊源,比如晒枣,据说夔柚和诗圣也有关系。
相传一千二百多年前,诗圣寓居夔州草堂乡,时逢大旱之年。当时的奉节,可没有如今繁华。田园荒芜、乱石遍地、杂草众生。简单地说,当时大家的日子很是不滋润。文采厉害的诗圣是厚道人,于是为民请命。
从来天下多势利,当时的府官见诗圣是被朝庭贬谪之臣,当然不给他面子。再说诗圣当年甚是少金,亦在温饱线下挣扎。于是府官一点面子不给,把诗圣的一腔热心、惊世文采的上书扔了回来。然后,根本没有然后了。
我们诗圣是有身份的人,再不济也有书童相助。这个传书的书童倒是伶俐,深知诗圣为民之心,怕上书退回伤了他的心,就不打算将退回的上书再交给他。于是,书童灵机一动,返回时在途经城东郊的大菜园时,找了一个小土坑,向看菜园的老农取火,将上书放在小土坑里烧了。老农也是个有情怀的人,得知其中缘由,对杜甫倍加敬仰,也舍不得让诗圣的心血被风得四处飘零,便用土将纸灰覆盖起来。这样,焚烧上书的小土坑,就成了一个小土包。
这位农民伯伯还是个有心人,后来找了一棵柚子树苗,栽在这个小土包上以作标记。这棵柚苗就开始了风里雨里的成长,不几年就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好似一把撑天的翡翠大伞,挺立在大菜园中。
又是几年过去,老农不幸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老人家道清贫,又哪里有银钱去寻医讨药,急得他的老伴成天守在床前啼哭,以泪洗面,但也只得干着急。
好在老天从不负好人!说来也怪,有一天夜间,这棵柚树忽然开满了银花,从峡口飞来一群群金蜂玉蝶落满枝头,忙着采花授粉。
当蜂蝶飞去,满树结下了无数金果。老伴摘下金柚,送至老农床头。当老农吃了金柚,顿时病好了一半。他的老伴又摘了些金柚在街上换来银钱,给他抓药治病。不多时,老农的病竟全好了。
从此,老农更加喜爱这棵柚树。他想:定是杜甫爱民之心,感动了天灵,上天派下金哥玉妹,受香粉于花蕊,灌琼浆于果内,所以金柚才这般香甜。这福分我不能独得,要大伙分享。于是,他除了百般爱护保重母树外,还压枝柚树,精心移植了不少柚树苗,分给峡江两岸贫民栽种。自此,夔府香柚就流传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还享用着诗圣带来的福报。
夔柚有夔府红心柚、白心冬瓜柚两类,其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耐贮藏,俗有“天然罐头”之称。夔柚形体较大,一般单果重1-3斤。果实色淡黄、皮薄、香气浓、汁胞细嫩化渣、味浓甜、水分多。
来源:燕山书场微信公众号、大夔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