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南盘江畔一路颠簸,汽车驶进蜿蜒却平坦的山路,最终停留在位于大山腰上的华宁县青龙镇禄丰村委会新寨村。举目望去,层层台地间,成片橘林绿意盎然,成熟的柑橘在翠绿中泛着金黄,耀眼夺目。
“这片山名叫大金地,过去荒山秃岭、碎石裸露。”谈起村里的这片山,村民们都不约而同称之为“石头山”。
而这片连平整都谈不上,更别说肥沃的荒山,却是全村人赖以生存的土地。新寨村距离华宁县城60多公里,20世纪80年代,全村20多户100余人仅有耕地208亩,且全是山高箐深的陡坡土地。
几十年来,新寨人辛勤劳作,但因土地太过贫瘠,种粮吃饭都成了难事。
“受气候条件和土地条件限制,村里的烤烟栽出来品质不够好,卖不上价,庄稼收成也不行,大伙日子过得很苦。”村民赵洪亮回忆。那时候,全村的经济在整个村委会居末位,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面对艰难的困境,新寨村民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想尽办法探寻增收致富之路。2004年,不等不靠的新寨村终于迎来了转机,柑橘树的种植让村民们看到希望。
“当时有几户村民试水栽柑橘,主要栽老品种黄果和椪柑。挂果后,果子甘甜汁多,口感比较好,收益还不错。发现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合培育柑橘后,我们村开始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新寨小组长吴仕荣介绍。
“由于土地是偏坡地,挖机改不了,但老百姓的干劲相当大,有一半多的土地都是人工改出来的,大家用汗水把嶙峋乱石变成了今天的层层台地。”吴仕荣说,实在无法改的地,村民就把柑橘树栽在石头旮旯里,既让荒山披上了绿装,也充分利用了土地,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随着村里柑橘种植户越来越多,原来的一条土沟渐渐供应不上灌溉。吴仕荣先是带领村民把漏水的土沟砌成三面光沟,2006年,吴仕荣又向县农业局争取了一批水管,发动村民们投入引水工程,安装起全长两公里的管道,并在田间地头修建起大大小小的水池。
改了地,栽了树,引了水,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外出赶集购物的需求随之增加,交通变成阻碍村子发展的主要难题。2011年,新寨村迎来好消息:政府要出资20万元,把路从江边一直修到街上。对于迫切期待路修通的村民来说,只要尽快修好路,付出什么代价都在所不辞。大家达成一致,修路无论占到哪家的土地,自愿砍树让出,不要任何赔偿。不仅如此,村民们还自筹了4万多元,投工投劳,齐心协力用两年时间在高山峡谷中凿出了一条路。
经过16年的发展,如今新寨村的柑橘种植面积已有1000余亩,村民的收入由2004年以前的户均年收入1万元左右到了现在户均年收入10万元,部分农户收入甚至达到二三十万元。
这个山沟沟里的小村依靠代代打拼,实现了从石头山到金山银山的美丽蝶变。
本报记者 党晓培 通讯员 马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