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去紫禁城参观,首先就要进入紫禁城的大门。门自古至今就是建筑出入口的开关设施,其作用主要是分割内外空间,供人出入建筑的通道, 同时也具安全保卫的作用。
《释名·释宫室》有:“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在紫禁城中,人们见到最多的门有两种:实榻门和隔扇门。实榻门常见于紫禁城的四个大门、城内宫墙的宫门及重要建筑前门庑的大门。这种门的特点是采用厚木板拼接而成,且门上有门钉。门钉即带有帽子状装饰物的钉子,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固定门板。
由于实榻门往往要由多块厚木板拼起来,时间一久容易散开。为了避免散落木板块,就在门板里头穿木带,再用钉子把木带与木板钉牢。然而,外露的钉子既影响门的美观,又容易生锈,因而古人在钉子外增加了个“帽子”,其材质多为铜质,形状圆而凸起中空,如湖中水泡一样。这种门钉兼有实用及装饰功能,并能给人以防御之感。紫禁城内门钉数量一般为9行9列,“9”是最大的阳数,体现了帝王非凡的地位。
紫禁城内另外一种常见的门即为隔扇。隔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门,用于分隔室内外或室内空间。隔扇门既可联通内外,又能分隔空间,同时可以透光、通风等,因而具有门、窗、墙的功能。隔扇门在唐代已经出现,宋代以后大量采用,用于朝向内院的房屋立面墙,分隔房屋内部空间。
如太和殿隔扇,主要由抹头(横向的木条)、上部的隔芯、下部的裙板组成。其中,隔芯在隔扇中占用的比例最大。隔芯部分的纹饰稀疏有致,为糊纸裱绢提供支点,同时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由于隔芯会采取不同形式的纹饰,因而这部分是最能体现隔扇艺术特色的部分,是装饰的重点所在。
紫禁城隔扇的隔芯有精美的纹饰。这些纹饰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寓意丰富,如“三交六椀菱花”寓意天地之交而生万物,“斜交方格”寓意财富源源不断,“直方格”寓意公平正直,“古老钱菱花”寓意招财进宝、事业进步……可以认为,紫禁城隔扇的纹饰集实用功能、艺术学与美学与一体。
紫禁城古建筑的门可起到防御、隔断作用,却替代不了窗。窗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其大小、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化。窗在古建筑立面构图上具有重要作用,能显示建筑等级,烘托建筑主题,形成借景效果。
宫廷窗户为槛窗做法。槛窗是安装在槛墙(窗户下面的矮墙)上的窗。它可认为是一种短隔扇,主要由隔芯加上抹头组成。它的外形、开启方式与隔扇门相同,与隔扇的区别就在于没有“裙板”这个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紫禁城古建筑重要的宫殿仅在正立面(南立面)开设门窗,背立面(北立面)除了正中部位开设隔扇外,其余全部为封闭的墙体,这属于地理环境学的“负阴抱阳”做法。“负阴抱阳”即建筑坐北朝南。
以太和殿为例进行说明,太和殿坐北朝南,且南向全部为隔扇及槛窗,而北向基本封闭,其有地理学的原因:我国的黄河流域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地区,冬季在亚洲大陆西北内部形成高气压,有长达数月的偏北寒风;夏季高气压中心转向东南太平洋上,来自南方致雨的季风,使得温度上升、暑气逼人。
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建筑朝正南方向最为适宜,北侧封闭以利于御寒,而南侧开设窗户则利用阳光照射和夏季通风。《易经·说卦传》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意思就是古圣先王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阳光而治理天下。北京夏天盛行南风,冬季盛行北风,太和殿坐北朝南,其南部门窗通开,有利于夏天通风;其北部封闭,有利于冬天御寒。
紫禁城古建筑巧妙地运用门窗来分割空间、采光或通风,它们集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集实用、装饰为一体,其运用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本文原载于《科技日报》(作者周乾),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