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最初只是一个荒凉的小岛,原名“圆洲仔“,因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的海潮拍击,岩石中间被冲刷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便会隆隆作响,因此人们称这块石头为“鼓浪石”,到明朝时这个小岛索性就改名为“鼓浪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小岛在鸦片战争后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觊觎之地,到1902年,鼓浪屿正式沦为了公共租界,德国、美国、法国等13个国家先后在岛上设立领事馆。中西方文化在小岛的交流碰撞使得今日鼓浪屿有了“万国建筑博览”的名号。从三丘田码头上岸后走几步就看到了利用原救世医院改建的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这是一栋典型的西式建筑,不巧赶上闭馆未能进去参观。
由于提前没有做任何功课,所以我在岛上只是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闲逛。这是一个名为“种德宫”的庙宇,典型的闽南建筑,屋檐上的装饰色彩艳丽又漂亮,祀奉的是保生大帝。种德宫在鼓浪屿开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早期医疗条件落后,居民一旦患病,往往祈求神明保佑。而同安白礁慈济宫(今属龙海角美镇)祀奉的大道公,正是一位医神。于是鼓浪屿岛上的居民就到白礁去请捧大道公神像,建造种德宫,以便居民祈求膜拜。
一座二层楼的建筑,二层的窗户也是典型的西方样式,二层窗户的上下方都有精美的雕刻,整栋的建筑想必原本应是一家人所有,如今一层却挂着三个地址号牌,现在应该是分属三家所有了。
记得第一次看到吴哥窟大树与残破的建筑共生的画面时感觉非常震惊,后来发现其实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都有,高大的树木其健壮的根系牢牢地扎根于石块中,我们在常常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又会发现生命也有极其顽强地一面。
安献楼是鼓浪屿近代十三大建筑之一,建于1934年,最初是美国基督教安息日会的礼拜场所,后成为牧师韩瑾思、安礼逊所创办的美华学校的教学场地,现在这里是基督教厦门美华疗养院所在地。安献楼见证了西方文化在鼓浪屿的传播及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走在鼓浪屿偶尔会看到早年西方传教士的墓地,这些建筑和墓地无不见证着那段过往的历史。
偶遇的陈士京墓,陈士京为明崇祯年间进士,鲁王监国时,官至光禄寺卿。因与徐孚远、张煌言、卢若腾、沈佺期、曹从龙渡台支持郑成功,因他们原是大陆几社成员,世称“海外几社六子”。南明永历十一年,郑成功命子郑经拜陈士京和徐孚远为师。陈京士见海上之师无成功之希望,于是筑鹿石山房于鼓浪屿,每日引泉种花消遣度日。永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三月,陈士京病逝于鼓浪屿。
西林别墅的原主人叫黄仲训,黄家经过父子两代人的努力迅速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远近有名的大富人。一举买下日光岩下面一大片坡地,然后大手笔地投资,前后建了几十幢别墅。其中也包括日光岩附近的瞰青和西林两座别墅。但西林别墅建好之后,黄仲训一天也没住过。现如今西林别墅是郑成功纪念馆,也是登顶日光岩的入口。而我因为去的时候气候炎热,自己感觉无法登上日光岩,当时也没有注意到这里就是郑成功纪念馆,竟与郑成功纪念馆失之交臂。不做功课真是害人不浅。
鼓浪屿又称为音乐之岛,岛上有100多个音乐世家,鼓浪屿的人均钢琴拥有率为全国第一,先后培养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陈佐煌、许斐平等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分AB两所,上下两层,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包括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古老的手摇钢琴、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这里不仅能见到各种各样的钢琴,运气好的话还能听到美妙的钢琴独奏。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
建于1913年的菽庄花园背倚日光岩,面向大海,原是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园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谐音命名花园。菽庄花园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全园分为藏海园和补山园两大部分,各景错落有序,园在海上,海在园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鸥飞翔的雄浑壮观,动静对比,相得益彰,园内还有四十四桥和十二洞天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