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比如地铁。500里程之上,一个个TOD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每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公园城市社区。500里程之外,公交专用道“连线成网”,社区绿道“串街链户”,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坐落其间,实现了“城在园里”,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点评为“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 比如锦江水治理,不仅治水,也治景,全新勾勒成都的生活美学。江上,“夜游锦江”成为成都夜经济的一个品牌项目。沿江,一个个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在打造绿色公共空间的同时,也形成绿色经济综合体,实现了生态效益的价值转换。 从自然环境到人居环境,从城市空间到产业空间,“十三五”的成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而其变化的最鲜明特点,就是许多都是打破重建,甚至于“史上首次”,这样的变化何其深刻,不啻一种脱胎换骨,无异于撬动“千年之变”。 顺着种种变化的逻辑走向,不难发现,成都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是撬动成都一应城市之变的一个基础支点,是开宗明义之变,提纲挈领之变。回望“十三五”,一路走来,正是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新战略布局,成都实现了城市能级的全方位提升,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治理体系的全方位重塑,生活品质的全方位改善,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大幅度提高。 可以说,5年之变,既是成都城市转型的拐点,也是成都跻身世界城市体系的一个支点。 开启“十四五”,向幸福的细节处精雕细琢。 再过几天,2021年就要到了,“十三五”面临收官,“十四五”即将开启,历史的交汇点,也是历史新起点。 12月26日,成都召开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呼之欲出。之前,成都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明确提出,“十四五”规划将“更注重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企业和市民的感受上。 如果说成都的“十三五”更侧重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战略谋划和政策设计,为未来发展搭起四梁八柱。那么,“十四五”就将更注重场景打造、氛围营造,也就是说,将向幸福的细节处更加精雕细琢。对城市而言,这是发展战略重点的转变,对市民而言,则意味着“幸福”的实实在在、可触可及。 一个标志,就是将推进涉及十个领域的“幸福美好工程”。 要大力提高市民收入水平,让市民的荷包更“丰满”;要持续保持生活成本的竞争力,让城市“品相”更有特色、竞争更有优势;要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倍增计划,加快提升城市通行效率,全面完成城乡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让市民生活更安逸,更有尊严;要建设营商环境标杆城市、青年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生态惠民示范城市、智能韧性安全城市、全龄友好型城市,让市民得实惠,让企业得发展,让所有来成都的人才都能在这片热土开垦希望,播种幸福,由衷点赞“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 显然,这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与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8项重点任务深度契合。未来五年,成都必将有更大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逻辑,将依然是“人民至上”。 向着幸福迅跑,成都的未来一定更加璀璨夺目。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