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濒临汾河,三面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这里是中国北方历史文化重镇,更是能源重镇。受益于煤,也受制于煤,“刮起风来,一吹一头黑煤渣”的调侃道尽了太原人的辛酸。
“要保持环境良好发展,就必须精心描好绿水青山的底色,让绿色成为城市最动人的色彩。”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罗清宇表示,近年来,太原市坚持绿色发展之路,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强化环境“硬约束”,增添城市“含绿量”,城市重现锦绣。
守青山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不会相信,曾经那个泛着臭气的垃圾山会变得这么美丽。”居民王福民是个“老太原”,在他的印象里,西山大大小小的垃圾场有七八百个,还有近200个开矿留下的废墟,乔灌木覆盖率不足20%......“风去灰天黑地,雨来寸步难行”就是对那时西山的形象描绘。
西山是太原最早进行煤炭开采和利用的地区之一。然而,忧患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煤层,被一起开采出。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饱受污染之苦。
痛定思痛,太原市政府开始全面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西山片区“狠下猛药”。关停有证小煤矿76座,封堵私挖乱采黑口子2000多个,关闭、淘汰污染企业343家。即便如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形势依然严峻,综合治理难度大,仅靠政府投入难见显著成效。
太原于是出台生态整治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认养”治理荒山——允许企业在完成80%土地绿化任务的基础上,利用不超过20%的土地面积,建设公园配套设施,适度经营一些开发项目,最终达到山体增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八二”生态整治新政策刚推出,山西晋峰供热公司董事长张俊平就认领了西山范围内的玉泉山,成为认养荒山第一人。
“这里就像我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一天天地改变,心里充满欣慰。”张俊平回忆,为了修路,他调来大型机械,将峭壁“削”成斜面,安装能站人的木栈道。工人们腰上系着安全绳吊在崖壁上,用电锤一下一下凿坑,再把一筐筐泥土、一棵棵树苗背上山。“那时候,大家都说我们是‘悬崖上栽树的汉子’。”张俊平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曾满目疮痍、垃圾成堆的玉泉山,如今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是太原市民专门去打卡的“网红”生态文化旅游区。
为给一座座荒山、矿山、垃圾山披上绿装,太原市坚持造林绿化与生态修复并举、环境治理与矿产资源整合同步,累计投入超过百亿元,建成了16个各具特色的城郊森林公园,完成造林绿化8万余亩;先后关停、搬迁、淘汰污染企业2000余家,清理固体废物700万吨。
如今的太原西山,已经重现“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的秀美风光。
治九河
九河是指汾河在太原市区的9条主要支流,其中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从东汇入汾河,风峪河、冶峪河、虎峪河、玉门河、九院沙河、小东流河则西入汾河。过去,“九河”曾因生产生活污水直排河道而被严重污染。
为让流淌千年的汾河免遭断流危险,重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美景,太原市近年来大力实施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保护工程,目前按照试点先行、标本兼治、力求实效的原则,启动了一批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建设。
如今,水源充沛、碧波荡漾的汾河水,不仅一如既往流进太原市,为400多万市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汾河公园也成为太原城市面貌的一大亮点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净空气
虽然室外寒气逼人,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堡村村民张红兵家却是暖意融融。“自从改了电供暖,再也不用捣炭倒灰烧锅炉了,方便还干净。”张红兵说。
太原是煤都,过去能源结构主要以煤为主。到了冬季采暖期,数以万计的土小燃煤采暖锅炉“家家生火、户户冒烟”。
“要让市民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必须迈过冬季采暖期燃煤污染这道坎,必须大力削减采暖期燃煤量,从改变燃料结构和能源结构替代方式上寻求突破。”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区域污染防治处处长宋力说,太原用3年时间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2.7万户。
对于暂时无法实施“煤改电”“煤改气”的偏远地区4.03万农户,太原市设立了36个供应站和155个供应点,配送清洁兰炭9万吨,保障村民清洁温暖过冬。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太原市区在用65吨以上燃煤锅炉和539台常年生产运行燃气锅炉已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80余吨。
“一微克一微克去抠,一小时一小时去争。”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闫文斌说。经过不懈努力,从去年4月份起,太原市连续8个月降尘量退出“2+26”城市倒数第一,连续5个月降幅居“2+26”城市之首。
靓城池
逼仄的道路、脏乱的小巷、残缺不全的马路牙子......临汾市洪洞县村民张清香刚到太原时,觉得太原跟县城没什么两样。
“以前儿子老劝我搬家,现在他们都想在附近买房了。”在太原市桥东街住了30多年的梁喜梅对如今的社区环境非常满意。
太原3600个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涉及65.5万户居民的庞大工程,也是城市治理面临的一道棘手难题。“为了给老旧小区换新颜,太原市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太原市住建局三级调研员汪艳告诉记者,“太原市结合旧城改造、建筑节能改造、文明城市创建、三供一业移交等工作,目前已完成单项改造或部分改造老旧小区2000余个,户数约36.7万户。”
一座宜居城市,应当拥有顺畅通达的交通。“十三五”期间,太原的城市交通建设不断提速,快速路、高架桥、下穿隧道以及即将开通的地铁2号线、全面开建的地铁1号线,不但打通并联结了城市的各个关节,更让这座城市从平面交通迈向了立体化交通。
走出家门,不论步行、骑车,还是坐公交、自驾车,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随意切换的出行方式、四通八达的主次干道,正在让这座城市的节奏变得明快而和谐。
硬件有了,软件也要提升。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太原市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变,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