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幡杆戏台老故事
娘娘宫山门与戏台之间的宫前广场有一对老幡杆,至清康熙、乾隆年间,天津人在出皇会、办庙会的时候常在幡杆上高挂起幡旗或红灯笼,以示庆贺。幡长丈余,上书“敕封护国庇民显神赞顺垂佑瀛堧天后圣母明著元君宝幡”二十四个大字,蔚为壮观。
另外,乾隆时期的《潞河督运图》中就已清晰描绘此幡杆,其形制与时下无异。
据《大直沽天妃宫碑记》表明,东庙(天妃宫)创建之初曾有江浙僧人庆福、智本等在此住持,后智本圆寂,“众请主西庙僧福聚来继其任”。西庙即东门外娘娘宫。佛家寺庙并无立幡杆之说,只有道观立幡杆,不知是否可以推测幡杆立于道家接手娘娘宫之后呢?
据康熙《天津卫志》记:“礼部札付道士邵振祖领道藏一部。”邵振祖住持娘娘宫的时间在明代正统十一年(1446)。邵振祖是道教清微正乙派第八代传人,在他之前已有第七代传人李德晟在此多年。然而,这明显与僧人管理娘娘宫有时间上的重叠或矛盾,首立幡杆的人是僧是道,似乎仍不得其解。如若以道教而论,幡杆建置的时间或许在明正统十一年左右,这是否更符合娘娘宫建筑修缮发展史呢?当时,守备天津的参将杨节主持了娘娘宫建筑史上重要的一次修建。
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对幡杆的“身世”进行研究。董季群结合乾隆四年(1739)的《天津府境舆地全图》与《潞河督运图》认为,幡杆建立的时间应在乾隆四年至乾隆五十三年之间(1739—1788)。
话说2004年夏天娘娘宫整体修缮时,在幡杆的鎏金顶内发现“天书”两册,文物工作者根据天书内所夹的字条推断,北幡杆为同治五年(1866)重立,南幡杆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立。
宫前广场的戏台(戏楼),旧年它直对娘娘宫内的圣像,是酬神演戏的重要场地。老戏台为木结构楼建筑,跨街而设,下有门洞,从宫前可直通海河码头。戏台门洞中有两个小门,是方便演员上下场进出的。戏台的前台与后台相连,戏台正中挂有“乐奏钧天”匾。戏台顶棚中间有一个六角形的透音孔,左右的台柱上有抱柱对联。
农历三月二十三天后娘娘诞辰之际,这里都要上演神戏为老娘娘祝寿,让民众欢娱。民间相传,光绪年间谭鑫培、王长林、龚云甫等名角都在此演出过。
不仅如此,漕运船队平平安安归来后也会请戏班子来此演艺,答谢娘娘一路的护佑。如此自然聚拢了大量人气,戏楼一带很早就形成了繁华的商贸集散地,买卖家鳞次栉比,这在老照片中不难得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娘娘宫命运多舛,戏台被拆毁,改革开放后得以复建。
明天,我们说娘娘宫里的泉井,曾几何时,天津百姓竞相品饮那清甜的水,那泉井可谓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