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市南环路与白莲机场之间,纵横交错的水网河汊与广布的稻田、荷塘,以及千姿百态的石灰岩山峰,共同形成了罕见的喀斯特湿地景观。但是近期却有市民反映,当地违法弃土现象十分严重,渣土填塞河道,侵占农田,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柳州城郊这片美丽的“江南水乡”。
河溪潺潺、田畴青青,稻田蛙唱、荷塘鱼游,如此水乡景致和湿地景观,绝对是美不胜收让人心动。可是因为违法弃土乱象,河道被填塞,农田被侵占,好好的湿地景观被一点点蚕食,实在是让人心痛。
湿地面临“灭顶之灾”,美好的景致被破坏殆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这时候我们除了心痛和惋惜,其实更需要果断有力的行动,更需要拯救湿地的亡羊补牢之举。拯救这片美丽的湿地,已经刻不容缓;拯救这片美丽的湿地,不妨三管齐下。
一者,要严查渣土来源,遏制违法弃土乱象。对于违法弃土侵占农田和湿地行为的管理,可能不单单是国土资源一个部门的事,可能查处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不等于说就找不到渣土的源头。在渣土倾倒的地点蹲守,跟踪监控拉渣土的车辆,总能找到违法弃土的相关当事人。找到了源头,该管的管、该查的该、该追责的追责、该量刑的量刑,违法弃土行为肯定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群众投诉,政协委员呼吁,有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得出实招给出个说法。
二者,要进行有效疏导,确保渣土有处可去。违法弃土“选中”了这片湿地,也许并非是故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奈之举。地处城郊,交通便利,地面开阔,这些因素才是这块湿地成为弃土场的原因。如果只是简单的堵,渣土可能不会再侵蚀湿地,但是却肯定要另寻合适的场所,这就会对其他地方造成影响和困扰,治标不治本,“病痛”就可能发生“转移”。建筑垃圾也好,燃料废渣也罢,需要的是一个恰当的去处,如果能用去修路,或者是另有他用,就既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又实现了对废物的再利用。
三者,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好湿地保护文章。对于宝贵的湿地资源,没有了违法弃土的侵蚀,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恐怕没有人敢打这个包票。虽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湿地资源的保护,如果是等到问题出现之后,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容易手忙脚乱,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最行之有效的做法,应该是建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保护有方案,破坏能追责,发展有规划,这样湿地的保护工作才算是做到了家。
湿地保护是如此,其他资源的保护也是同理,心痛之外拿出具体行动,生活就能向着美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