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兰州,过黄河,就是武威。
如果“武威”这个名字有些陌生,那么“凉州”一定不陌生吧?如果“凉州”也陌生,那么下面这只铜奔马一定不陌生吧?
铜奔马
没错,马踏飞燕,中国的旅游标志。1969年10月,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甫一出土,便引发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热潮。连同它一起出土的,还有一支气势雄伟的铜车马仪仗队伍,大汉的“武功军威”,便穿过千年时光,扑面而来。武威,曾经着实威武。
雷台汉墓铜车马仪仗队
武威,威武
武威的威武,要从公元前121年开始讲起。当19岁的霍去病在长安城龙首塬上的宫殿里,因那场足以使他扬名立万的战役接受汉武帝的封赏时,一败不振的匈奴人正牵衣顿足,哭唱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一路向西迁徙。
祁连山
同年,大汉在此设武威郡,与酒泉、张掖、敦煌并称为“河西四郡”。自此,河西之地正式成为大汉版图的一部分,并在河西走廊地区的辉煌历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武威,就是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如今,登上终年积雪的乌鞘岭,放眼四望,一边是武威绿洲,水清林茂、黍麦飘香,一边是祁连山脉,雄伟挺拔、连绵亘绝。
乌鞘岭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昔日的战乱和辉煌一同远离了这座古老厚重的城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迷醉和风情依稀还在,所幸不必再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与唏嘘。
武威,繁荣
别处的繁盛,是与经济的繁荣成正比关系的,武威似乎有点例外。它有天造地设的地理环境,在两千年前,就是关乎国家经略的一枚棋子,它的背后,则是一盘更大的棋局: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凉州统领河西五郡,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
西晋时,中原王朝发生“永嘉之乱”,中原士族相随难逃,形成著名的“衣冠南渡”文化现象,鲜少有人知道,还有一部分关中士族大儒选择西行,来到了凉州,带来了大量的典籍,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战乱之外的武威,成为整个西北的文化中心,和全国三大据点之一。
到了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先后在此角逐,烟消云散后,除了战乱和疮痍,什么也没留下,倒是佛教文化在此发扬光大,开凿了被誉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修建了大云寺、海藏寺、罗什寺等一系列寺庙,还收容了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的鸠摩罗什的骨殖舍利。
天梯山石窟
罗什塔
北魏时期,北方地区山河动荡、风雨飘摇,但凉州却安如磐石,中原文明,再一次前往河西地区避难,使武威成为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与“秦川中,血没腕”的古都长安不同,武威“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一片繁荣。
但,与唐代武威的繁盛比起来,这些都有些单薄,只是一个基础。
前朝的积累,唐代的开发,终于将武威带入它的黄金时期:
文化上,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受到南朝时武威籍诗人阴铿影响极大,连杜甫都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籍贯武威的李益,耳濡目染,也成为边塞诗人的代表之一;王维、岑参、白居易、杜牧等人,都为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和诗歌并盛的,是凉州的乐曲。盛行于凉州的“西凉伎”,后来演变为千年不衰的狮子舞;唐时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据说便是河西节度使所献。
至若经济,《读史方舆纪要》曾这样描述它的繁荣: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人富其地。
唐时的武威,文化、经济的繁荣,仅次于洛阳和长安,成为第三城,睥睨河西,风头无两。
武威,何去
历史为武威带来了很多,历史最终又收回了很多。
唐代以后,由于战乱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武威由盛转衰。历史唯一记住的,是1247年,蒙古宗王阔端与西藏萨迦派活佛萨迦·班智达在白塔寺成功举行了“凉州会盟”,正式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这也许是武威在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图,凉州会盟
白塔寺
明朝收复河西后,徙民实边,发展农业,整顿文化教育,并在武威城东南隅兴建文庙,成为“陇右学宫之冠”,跌倒在历史拐角的武威才得以慢慢爬起来,有了一个喘息的支点。清朝在明朝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营武威的工商业和农业,历经数百年,武威终于逐渐恢复了一丝元气,先后兴建创办了成章书院(后改天梯书院)、北溟书院、雍凉书院,民间尚学之风空前,“古文之盛,前古罕闻”。
武威文庙
也许,武威会一点点恢复往日的生机,但历史在此时又开了一个玩笑,于是武威就失去了重振辉煌的机会,只能在先天的地形地貌和那些尚有往日辉煌印记的建筑里沉寂,曾经的第三城,如今籍籍无名,落落寡欢。武威,将往何处去?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武威的深处去寻。
武威,丰富
河西走廊一带,盛传着一句话: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言此三城之物产丰饶。与张掖、酒泉相比,武威有无可替代的深厚底蕴,那就是它的历史文化。
历史虽然带走了武威曾经的繁盛,却也为它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从汉代的铜车马、王仗简、仪礼简、医药简、对弈六博佣,到东晋的天梯山石窟、唐代的大钟、西夏的木缘塔、西夏碑、明代的文庙、清代的书院、民国的瑞安堡……
件件处处,都是文化的传承,都是文化遗产、旅游资源。
瑞安堡
独特的地理环境,还给了武威无数声名远扬的特产:饮誉全国的武威甜菜、畅销西北的古浪芹菜、名列全国第二的金冠苹果、人人称道的猪头梨、“沙漠珍宝”民勤沙枣、出口欧洲的甘草、远销美国的麻黄……此外,武威还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自古以来,葡萄酒与凉州大马就是武威的名片。
对于农业占全市生产总值近四分之一的武威来说,这些,是特产,也是经济作物。
金冠苹果
民勤沙枣
知晓武威的历史,便不难看出丝绸之路对武威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今先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有“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希望武威能抓住历史机遇,结合现有的“凉州乐舞”“凉州贤孝”“凉州攻鼓子”“武术节”“酒文化节”等地域文化,重现往日文化与经济并重的繁盛,重现往日威武气象。
武威大云寺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