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大英县城工委基井湾社区的蓬基井,是我国开凿的第一口基准井。自1959年投产至今,蓬基井为国家的化工工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功勋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蓬基井除了生产价值,还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遗产。2019年10月,蓬基井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20年12月,蓬基井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工业遗产项目。
吴敏于2003年发表在《中国井矿盐》的《全国第一口基准井——蓬基井》一文,介绍了蓬基井的基本情况。
蓬基井是于1956年正式开钻的全国第一口基准井。其最初钻探目的是为了探明川中地区二迭系以上地层及含油气情况,并对蓬莱镇构造及川中地区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但该井在钻探过程中,却意外地获得具有极高工业开采价值的天然卤水。近半个世纪以来,自喷卤水不断,这一史实结束了蓬莱地区少有卤水的历史。
蓬基井在1959年试油射孔时意外大喷黄卤,日产达323立方米,卤水横溢,无池盛装。据四川省地质局中心实验室光谱半量全分析,蓬基井的黄卤水中富含化学元素44种,其中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就有20多种,尤以溴、碘单位含量居全国井矿盐之冠。
围绕蓬基井逐渐形成了以蓬基井制盐厂为首的7个小盐厂,后合并为绵阳专区盐厂,再历经四川省蓬莱盐厂、遂宁市蓬莱制盐化工厂后,发展为现在的四川久大蓬莱盐化有限公司。四川久大蓬莱盐化有限公司开展的清洁化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正是基于蓬基井富含的黄卤和伴产的天然气资源作出的持续发展战略决策。
罗志立、孙玮、代寒松、王睿婧于2012年发表在《天然气工业》的《四川盆地基准井勘探历程回顾及地质效果分析》一文,介绍了蓬基井的勘探历程。
在1956年1月的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上,石油工业部部长康世恩指出:“四川(大英)蓬莱镇构造可以先开钻,先打一口看看;为了解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的情况,可考虑在威远构造上或其他埋藏较浅的构造上先打一口基准井”。与会代表据此作出决议:在四川盆地蓬莱镇构造上定了蓬基井、在威远构造上定了威基井;与此同时,在川中“地台”上的南充构造、龙女寺构造和蓬莱镇构造上也安排了探井。
蓬基井位于四川盆地川中蓬莱镇构造,1956年3月9日开钻,1958年1月18日钻至香溪群(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出大水停钻,井深3201.16m,日产水数百立方米,持续数年,从1959年投产至2009年12月该井共采盐水768×1044立方米,同时该井累计产天然气也达1.7×108立方米。用该井生产的盐水温泉开辟的“中国死海”景区,现已成为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政府旅游景点,成为了结合现代水上运动、休闲、度假、保健等要素的水文化旅游度假胜地。
蓬基井虽未钻探成功,但发现在香溪群大量产水,累计产水量达数百万立方米,这在川中地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及时研究和不断追踪蓬基井高产水量的地质规律,有助于寻找香溪群高孔渗储层,有利于推进现今川中地区香溪群大气田的勘探开发。
蓬基井所产大量盐水被用作温泉景点用水,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落实了“有油要油,没油要气;没有油气也要水”的地质资源观,充分利用地下资源为社会服务,一样可以获得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