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县坐落于河北北方深山地,这里有白河、黑河、红河,三条河流穿越而过,因此有着层林尽染,群山交错的独特高原风貌。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渔阳之北有汤泉,去燕京三百里。美景加上温泉,自然引来不少达官显贵的驻足,他们在此修建寺庙与温泉池,享受人生,就连孝庄太后都曾在康熙帝的陪伴下,在此驻足两个月。
80年的6月,赤城县东兴堡前孤山村正是一派郁郁葱葱的盛夏美景,这样的美景对放牧人的吸引力更大。天色微微亮,村民就赶着自己家中的几只羊来到附近的山上,准备让它们美餐一顿。羊群漫无目的的边走边吃,牧羊人懒懒散散的跟在后边。这一天的行程与往日不同,在羊群的带领下,牧羊人来到山中一处十分隐蔽的地方。
透过高高的灌木丛,一座建筑隐隐显露出来。是人就有好奇心,村民自然也不例外,他赶着羊群向那建筑走去,走近一看,这个建筑俨然是一座被废弃数十年的破庙。他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却只看到一些茶瓶药罐和笔筒。
庙里不都应该有那些贴着金片闪闪发光的佛像吗?村民边想边在周围寻找起来,果不其然,在周围的一块空地中,他有了发现。打着不同手印的七座坐佛、一座笑眯眯的大肚佛、两尊菩萨、六尊罗汉,在最下边,还藏着一尊托塔天王。
村里有人在放牧时找到了17座金佛,消息立刻传遍了整个村。考古队闻讯而来,在看到这些金佛像后,都啧啧称赞。原来,这些金佛像中有两尊十分稀有,一个是舍利宝幢亭,另一个是天冠弥勒。按照书中记载,弥勒一般有两种形象,一种是我们经常看见的那种,还有一种就是带着天冠单独出现的天冠弥勒,相传这种形象是菩萨晋升时一刹那的样子,因此很难见到。尤其是这座天冠弥勒是清代铸造而成,从数量上来说,绝对是凤毛麟角。如此稀有的宝贝自然不能让村民自己保管,考古队请村民把找到的17尊金佛全部上交后,又来到村子里,打听这座古庙的历史。
有村民老人说,当年这座寺庙规模极大,后来在战争时期,两个小和尚分别把金佛埋了起来,后来一个小和尚偷偷回来挖走了自己藏起来的金佛,这次村民发现的这批窖藏,应该是另一个小和尚当年埋下的。
按照古庙碑文记载,这里的香火曾达200余亩,前后殿宇、东西廊庑、楼亭梵刹,一应俱全。如今,这里只留下一些破旧的木头,唯有那些做工精致的金佛印证着数百年前古寺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