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1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曹禺在北京医院写下一篇文章, 名为《我是潜江人》。
“多少年来,我像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我走过不少地方,没有一处使我感到这是我的故乡,是我的父母之邦。我像是一只南来北往的飞鸟,山山水水,高山平原……我认识许多人,听过许多熟习和不熟习的声音,但没有一处使我感到如此亲切,如此动心,像‘潜江人’这三个字,使我从心里觉得温暖、明亮。人问我:‘你贵处哪里?’我答:‘潜江’。”
曹禺文化旅游区
潜江,一座荆风楚韵浓郁的千年古县,建县迄今已有1054年历史,座落在汉江之滨,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
曹禺大剧院
0 1
一抹细腰,只为君王好
公元前535年,楚灵王修建离宫,“举国营之,数年乃成”,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上世纪80年代,潜江龙湾发掘出一地下遗址,著名学者考证其遗址即楚章华台遗址,世人才得以一窥当时的奢华。
史载章华台“台高10丈,基广15丈”,曲栏拾级而上,中途得休息三次才能到达顶点,故又称“三休台”;又因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漫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故亦称“细腰宫”。
潜江龙湾遗址博物馆
不止于此,我们如今所说的“小蛮腰”的典故也是由此衍生而来。
当时楚国地处南方,被中原列国视为“蛮夷”之地。自楚庄王称霸中原以后,楚国文化迅速赶超中原,到了他的孙子楚灵王时期,楚国文化已经成了当时中原乃至世界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文化。
章华宫里楚楚动人的杨柳细腰美女们很快受到列国的推崇,人们称之为“楚腰”或者“蛮腰”,后来慢慢地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蛮腰”。
章华台基址公园
章华台不仅仅是一座宫殿而已,在它的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无数座亭台楼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精美园林。
0 2
江汉平原有个好地方
长江与汉江在湖北省中南部交汇,冲击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汉平原,潜江便位于此。
江汉平原湖泊星罗,水网交织,垸堤纵横, 造就了潜江“水乡园林”的灵魂。
汉水穿境而行,东荆河源流而出,百里长渠穿城而过,城南河绕城而去,田关河、西荆河等河流纵横交错,借粮湖、返湾湖、冯家湖、白鹭湖、张家湖、苏湖等湖星罗棋布。
密集的水网,织出潜江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性格,网出一座城市源源不断的生机。
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
江汉平原不仅生态宜居,能源同样丰富。中国南方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基地——江汉油田总部便设在潜江境内。
潜江田间随处可见的“磕头机”
0 3
一只虾,红了一座城
到潜江,一顿正宗的小龙虾是必不可少的。撮虾子的正确打开方式:牵起你的小手,搂着你的细腰,掀起你的红盖头,轻轻地吻你一口。
据说中国人一年要吃掉120万吨小龙虾,而每吃两只虾,就有一只来自湖北。在湖北,几乎只要有水田的地方都有小龙虾的身影。 而潜江,更是吃小龙虾的朝圣之地。
湖北旅游名街——生态龙虾城
但在一开始,小龙虾在潜江并没有这么受欢迎。
上个世纪,作为外来物种的小龙虾沿着长江来到江汉平原时,因为在水稻田里横行霸道没有天敌,一会儿打洞一会儿掐苗,而被潜江人深恶痛绝。直到有一天,有人发现,这东西好像还挺好吃?从此故事就改变了走向……
2000年,时任宝湾村党支部书记的刘主权开始虾稻连作,养一季虾,种一季水稻,从此带动了潜江市的虾稻产业腾飞。虾稻共作这种高效的模式,渐成燎原之势,在湖北乃至全国开始推广。
如今走进潜江,就像走进了一座小龙虾主题乐园,整个人被一股浓浓的幸福感包裹着。
铺着白色塑料桌布的大桌子和彩色塑料板凳,是快乐的旋转盘;啤酒瓶砰砰碰杯是园内的背景音乐。空气中飘散着水产味和香料味,鼓风机里的热浪从四处传来。
夏天的潜江,这样的狂欢会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凌晨。周而复始。
龙虾盛宴
2020年受疫情影响, 潜江小龙虾开辟直播带货新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广开销路,再一次将这份美味送往全国。同时“潜江龙虾”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指定产品。
0 4
自驾骑行好去处
逐水乡园林,观万杉叠翠,游兴隆绿道,望河浪静滔。如果你了解潜江,会发现这还是一个自驾骑行的好去处。
位于潜江市汉江生态旅游区内的兴隆绿道全长54公里,是国内最长的生态水杉绿道。来这里,可以体验最长的乡村绿色风景线,观赏古老神奇的活化石——水杉。
夏秋之际兴隆绿道是自驾骑行的胜地
除了沿岸原生态的水杉林,整条绿道所在的汉江生态旅游区还有兴隆大坝、引江济汉、蚌湖秋月、烂漫桃林等兴隆十景点缀,加上古民居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在此御风骑行,风景无双。
国家南水北调、引江济汉重点工程
——兴隆水利枢纽。
曹禺故里、能源新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潜江有很多名片,但又没有一个能完全概括它。
只有你亲自来了,方能感受到它清新又火辣的独特魅力,“看湿地风景、走健康绿道、品荆楚文化、吃潜江龙虾、听花鼓赏皮影”。
318国道111KM打卡点
农庄风光
动心啦?推荐最佳游玩路线:
极目新闻记者 刘微
通讯员 Syl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