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河间市,古称瀛州,是《诗经》和西河大鼓的发祥地,也是隋代画家展子虔、唐代诗人刘长卿、金元名医刘完素、民国代大总统冯国璋等众多名人的故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河间遗留下大量古迹景点,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坐落在红牌楼街97号的河间府署。
府衙,是中国古代官员办理公务之地。据记载,河间府署自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置府以来,府、县并存长达804年之久。在明代,南至德州,北到天津,包括沧州的大部分县市均在河间的管辖范围内,河间府署也成为与保定、济南、开封齐名的京南四大名府,因其地处京城南下的第一站,故有“京南第一府”之称。
现在的河间府署景区,是在原基址勘察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复建而成。府署内共有房屋60余幢、300余间,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穿堂、二堂、三堂以及内宅等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制式最完整的衙署建筑。
始建于元代的大堂,是河间府署的中心建筑,也是知府审理案件、拜牌迎旨、举行贺典的场所。与普通县衙相比,府衙大堂不但坐落在高大的青石基上,还设有堂前月台,尽显规格和威仪。值得一提的是,大堂上悬挂的三块匾额,其中的“我思燕南”为纪晓岚题写;“宝釐堂”由明万历首辅严嵩题写。
河间府署的楹联也堪称一绝,尤其是大堂两侧廊柱上的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以通俗精炼的语言,告诫官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计较得失荣辱,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河间府署还是除北京故宫外唯一带有“穿堂”的地方衙署建筑。位于大堂后面的这座“穿堂”,是一处为审理案件过程中提供临时休息、或是遇有案情变化商议策略的场所。据专家分析,河间府衙大堂和穿堂建筑规模之宏伟,体现了“京南第一府”的历史地位。
900多年来,包括包拯、蔡京、李肃之、王思诚等都曾在河间府署任职,并留下了无数传说故事。公元1052年7月——1053年12月,包拯出任瀛州知州,虽然任职时间仅一年多,但他勤政爱民和清正廉洁的事迹在当地深入人心,为后人千古传颂。
说起《诗经》,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创作年代大约是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500年间,而河间,正是诗经的发祥地和传承地。河间府署诗经斋中收藏的旧籍《诗经》,数量多达八千余册,2003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为“收藏《诗经》版本世界之最”。
如今,这座承载了河间厚重历史的府署,已成为河间市的标志性人文景观和游客了解河间历史文化的必去之地。尤其是每年春季,西花园的芍药,内宅的白玉簪,还有晚樱、棣棠、连翘、蔷薇……满园的春色让您绝对不虚此行,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