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清风秀彩衣,林荫深处展旖旎,百合熏香飘四舍,人间美景“外屋地”;友人相聚汇笑颜,杯酒独酌也正酣,古今多少情与理,此处绵绵无绝期……。恋上外屋地的情——恋不够;品味外屋地的酒——品不完。这,就是我心中的“外屋地”酒吧。
“外屋地”,对于八零后、九零后的孩子们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他们也许会认为这是WILD的译音,也许会认为是张扬个性的自创词,然而对于我们,这些走过三十多年人生旅程的人来说,外屋地——是我们旅程中的避风港,是纠缠不清的“恋家”情结。遥望童年,在依山傍水的家乡,每一户人家都住着标准的“一室半”,在主卧室和辅卧室之间,一进大门的地儿就是外屋地。标准的装备是“碗架”、“锅台”、大水缸和咸菜坛子,同时也是放置笤帚、抹布、烧柴、垃圾桶的地方,就是这个不干不净、不主不次的地方,承载着太多的儿时回忆。小时候最怕走夜路,特别是临近大门时,总觉得背后有个影子紧随,于是一路小跑地奔向大门,当双脚踏进外屋地,听到沉闷的关门声后,那颗扑通的心才会平静下来,外屋地成了安全的象征。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人的口粮是有配额的,于是外屋地里粮食多不多、冬储菜够不够成了居家过日子的标尺,外屋地成了丰足的象征。每当雨雪天里,脏兮兮的鞋子是要脱掉到外屋地才能进卧室的;每当因淘气被训诫、罚站,也都是在外屋地执行的;一些家庭待客时,女人只能在外屋地就餐,外屋地又成了尊卑级别的象征。关于外屋地的记忆良莠不齐,但无论怎样,外屋地给予了我亲切、安全、丰足和规范,这些都对我走好人生路大有裨益。
啰嗦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白一件事,外屋地不仅仅是个地方,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哲学。古语讲:“虽有磁基、不如待时,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外屋地酒吧的应时而立、应运而生,内敛其精华底蕴,外塑于低调自然,装修于简约质朴,运作于泰然淡定。作为首批顾客,我见证了外屋地酒吧从青涩、成熟到发展,也见证了这里正逐渐成为哈尔滨都市白领和莘莘学子的心灵驿站、梦想港湾。
曾经看过一本书,书名是《CLASS——格调》,书中描述了如何在美国社会中区分出各种阶级和层次。举一例子,开着经济型小汽车,后备厢堆满了各种玩偶,这是初等阶层;开着奔驰宝马,边开车边打电话,也仅算中产阶级;开着限量版的劳斯莱斯,衣着笔挺且一尘不染,这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住房和装修也是一样,在市中心的高层住宅里,室内充斥着刺鼻的胶水和涂料味道,这是初等阶层;在市郊有自己的独立住房,室内多用绿色的植物和艺术品装饰,这是中产阶级。而那些有自己的牧场和农场,在上百年的别墅里悠然地听着美国乡村音乐,地板上铺着纯手织澳洲羊绒地毯,市内摆放着货真价实的古董,这是资产阶级。当然,每个人对阶级与格调都有自己的定义。
作为外屋地酒吧,抛开占地面积、员工规模和客流量等经济指标不说,就总体感觉而言,外屋地酒吧为每一名顾客提供了酒吧行业中的“小资”状态。拜占庭式的设计风格与灯光、音效、色彩的完美组合能够体会到经营者的独具匠心。从推开厚重的大门伊始,要穿越一条梦幻长廊,在灯光的映衬下,我仿佛置身于T字台中央,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随着一声“欢迎光临”的问候,人未到,心已醉。进入内厅后,映入眼帘的是帷幔、窗帘、沙发、吧台、蝴蝶雕塑和柔美的灯光,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听到的是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人们在这里或打牌、或私语、或独酌、或阅读,每名顾客都像是这里的主角,而每名顾客又似乎被人忽略。原来,我们在不经意间也成为外屋地酒吧的一道风景。
我喜欢坐在外屋地酒吧临窗那把单扶手的高背椅上看风景,据说这把椅子有些来历,其原型出自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之手。坐在这里,点几瓶清爽的哈啤,用鱿鱼丝和花生米做下酒菜,感觉自己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样,区别是他是站着喝酒我是坐着品酒,他是窃书换酒的主儿,而我却生活富足。蜷在椅子里,撮些鱿鱼丝蘸着“辣根儿”入口,再抿一口啤酒,静静地体验着逐渐微醉的感觉,观望着窗外来来往往的人群,有行色匆匆的路人,有闲庭信步的智者,也有嬉笑打闹的情侣,仿佛整个世界尽收眼底,我用视线去触摸生活。毕加索——“闭家锁”,就像网络社会中流行的宅男宅女一样,我刻意在这里尘封自己,体验一种真正的宁静以致远。
作为酒吧,这里的酒品可谓种类繁多,不同品牌、不同工艺、不同造型、不同种类的酒品摆满了吧台,咖啡、清茶、果汁、冰沙等各类饮品也是应有尽有。同时,外屋地酒吧的简餐也可以满足任何挑剔的美食家,喜欢吃这里的咖喱牛肉饭、喜欢意大利通心面里的鱼籽酱味道,这里的红菜汤每次我都要喝到一滴不剩,这些美味的诱惑对我这样的饕餮者来说是相当大的考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凡是这里的老会员,都会有一支专属酒杯,并刻上会员的姓名。有一次我赴外地挂职一年,待我回到哈尔滨并来到外屋地酒吧时,仍然看到了我的专属酒杯,晶莹剔透,楚楚可人。在那一刻,我找到了游子回家的感觉,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恋上了外屋地酒吧。
外屋地酒吧另一特色就是管理和服务。员工们清一色的青春阳光,清一色的儒雅大方,清一色的娴熟干练。置身于酒吧中,我享受到的不仅仅是服务,而是服务的质量。当我需要员工帮我购买一些酒吧里没有的食品时,员工会很干脆地答应下来并迅速送到我的面前;当我刚刚拿出香烟,就有员工善意地送来浸水的咖啡渣烟灰缸;当我孤独无助特别想与人交谈时,他们也会微笑地坐下来听我的倾诉,这里不是顾客与员工那种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也不是建立在经济利益的伪善,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的和谐。我曾试图探寻如何造就高素质员工的经验时,酒吧里的篇篇日记给了我一些启发,经理赵辉女士的言传身教也给了我一些答案。在这里,我没有看到过老板对员工的训斥,没有看到站成一排排集体训话,而更多的是经理与员工的和风细语,甚至是经理为员工做上一块三明治或是烘烤薯片,正如赵辉女士所言:“这里没有雇佣与被雇佣,没有管理与被管理,我与员工都是一个团队,我们都是合作关系,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的事业才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一群有朝气、有梦想的青年人,他们在这里走上了通往社会的道路,希望他们走好坚实的每一步,放飞希望,为明天奠定基础。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经意间,外屋地已经走过了多年的风雨春秋,希望“外屋地”酒吧成为更多人喜爱的地方,希望外屋地酒吧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