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巡山护林,补助10000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壤塘县茸木达乡牙格车村村民罗吾让严木初当上了生态护林员,2019年全家顺利脱贫,干劲越来越足。
“集体经济有收入,百姓生活有盼头。”——在年度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上,壤塘县中壤塘镇壤塘村村民刚娜领到7200元分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请叫我国家4A级景区!”——前不久,壤塘县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景区,消息刷爆了壤塘人的朋友圈,各族干部群众开启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征程。
一笔笔收入鼓足腰包,一个个喜讯频频相传,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凝聚起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壤塘力量,书写了奋进新时代、携手奔小康的壤塘答卷,开启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壤塘未来。
补短板——
基础设施“硬实了”
驶离国道317线后,沿着蜿蜒的村道行驶10余公里,远远就可以看见吾依乡西西村在茂密的森林中若隐若现。99栋石木结构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盏盏路灯顺路蜿蜒,村里幼儿园、文化院坝应有尽有。
“群众常年在外放牧,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初期,村里贫困发生率为20.6%。”西西村驻村工作组成员李华说道,西西村属于纯牧村,全村村民常年在外游牧,住在帐篷里,风湿病、大骨节病、包虫病等地方性疾病多发,没有固定的住所使村民们缺乏归属感。
2016年,壤塘县在西西村率先实施整村易地扶贫搬迁,让全村“定下来,换个活法”。“以前在山上,下雪天寒冷无比。”1月22日,雪后的西西村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村民尕尔则一家在150余平方米的两层小楼里,围着火炉烧茶、烤火、看电视。“村里有幼儿园,水电通到家里,路直达放牧点。现在每年有大半年时间我们都住在定居点,条件越来越好了。”尕尔则感慨道。
近年来,壤塘县把易地搬迁作为“治穷病、拔穷根”的根本,先后实施易地搬迁730户、危房改造1185户、居家环境改善1488户,建成32个幸福美丽新村。一批批农牧民群众搬出大山,开启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离西西村不远的吾依乡修卡村是山区“九沟十八寨”的典型代表。“群众搬不下来,路不通、水不来、电不亮,再难我们也得把基础设施搞上去。”壤塘县因村施策,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如今,11条如丝带般的村道蜿蜒在山梁上,连通了修卡村的“九沟十八寨”,电亮了、水入户了、网络通了、产业兴了,修卡村群众生活富起来了。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壤塘县在基础扶贫上下大力气,五年来,国家全口径投入资金60亿元,其中脱贫攻坚专项投入资金26.9亿元,落地基础设施项目1500余个,公路通车里程达811公里,解决了8788人安全饮水问题,消除了1743户无电户,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
添动力——
产业发展“花开了”
“今年我们家收了1800多斤菜籽,卖了8000余元。”2020年11月15日,壤塘县蒲西乡伊里村村民真亚果将家里的油菜籽销售给壤巴拉慧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领到卖菜籽的钱后真亚果笑得合不拢嘴。
过去,壤塘群众种地都是“望天收”,“种一坡、拉一车、收一簸箕、煮一锅”是那时的真实写照。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壤塘县以“粮、油、菜、药、畜”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蒲西、宗科等土地面广且连片的乡镇大力发展油菜种植业。从手把手教田间管理到引进公司解决油菜籽销售问题,在“摇篮式”的产业培育下,群众尝到了种植油菜的甜头。如今,群众依靠种植油菜每亩地年增收600元以上,壤塘高原双低油菜产业园生产的油菜籽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目前,壤塘县持续做强高原双低油菜产业园、牦牛标准化养殖产业园、高原生态蔬菜产业园、林下经济产业园四大产业发展园区,建立11个农业基地、6个牲畜标准化养殖场,培育专合组织133个,建立农牧产品加工企业11家,高原蔬菜、双低油菜种植7000余亩,牲畜年出栏2.5万头。
受天寒、地偏、路远等气候、地理因素制约,仅靠发展农牧业助力群众增收还远远不够。为带领群众彻底摆脱贫困,近年来,壤塘县创新举措,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率先在涉藏地区走出一条“文化强县”的发展之路。
“我热爱画画,但家里穷,只有放弃,是传习所又重新点亮了我的希望。”2010年,壤巴拉觉囊唐卡传习所成立,2016年,18岁的岗木达镇章光村村民柔江成为传习所的学员,经过潜心学习、刻苦钻研,如今他已是州级非遗传承人,年创收7万余元,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全家顺利脱贫。
近年来,壤塘县以唐卡绘画、藏戏表演、石刻陶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为核心,以非遗传习所、文化产业园为载体,使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壤塘产业发展的最大“富矿”。目前,该县已建立47个非遗传习所,在北京、上海建立18个“飞地”传习基地,建成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并实现年产值超600万元,带动3000余名贫困群众吃上“文化饭”。一批批放牧人、守田人端上了技能“金饭碗”,从穷山沟走向国际大都市。同时,该县持续实施就业扶贫,就近就业2879人、转移就业301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196个,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1560元增长到2020年的8526元,翻了两番。
增信心——
全面小康“有望了”
“安贫可耻,脱贫光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行走在壤塘县的村寨、牧场,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口号。如今,勤劳致富已是各族群众的共识和坚定行动。
“贫困村44个、贫困人口9583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壤塘县面临贫困人多、面广、度深的挑战,群众脱贫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是最大的“拦路虎”。因此,壤塘县决定“扶贫先扶志”。
教育是最普惠的民生。壤塘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建成县寄宿制中学和县寄宿制小学,新建37所幼儿园,县内学生有9600余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强县”战略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全民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以前都不敢想我能成为种植大户。”前几年,岗木达乡达日村村民仁青巴是远近闻名的“懒汉”。为了改变像仁青巴这类“懒汉”的生活现状,壤塘县创新提出“群众工作法”,以“7+2”零距离亲民、“四大五访”和“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为抓手,走进远山牧场、田间地头、农家牧户收集群众困难诉求,建立问题台账,制定脱贫措施,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一轮轮扶志大会战全面打响,让仁青巴从“懒汉”变为种植大户,在撂荒地里发展种植业,并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增收。“下一步,我想扩大基地规模,让更多牧民跟我一起挣钱。”仁青巴信心满满地说。
2093场宣讲,4320场农牧民夜校,举办培训班87期,培训7000余人次……连续9年开展“三月群众工作月”,壤塘县不断加力,引导群众实现了从“不可能”到“我能行”的思想转变。
残疾人周龙开起了土特产网店;村民桑登变废为宝,发展特色产业;村民才让嘉带着唐卡作品巡展一线城市;王富斌夫妇齐赴浙江,务工增收有保障……近年来,壤塘县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文化强县等战略,一项项措施贴近群众实际,一个个“金点子”精准施策,壤塘人的内生动力更足了、精神面貌更好了,壤塘的土地上种出了“金豆子”,飞出了“金凤凰”。
家里孩子上学不用愁了;种的蔬菜丰收了,卖了好价钱;脱贫了,精气神越来越好……在迈向全面小康的征途上,壤塘人信心满满、步履铿锵,一幅壮美的致富奔康画卷在壤巴拉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