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已是深冬了。傍晚时分,暮色四合,夜幕如盖。路灯下,寒风里,匆匆忙忙的车与人如倦鸟归林,奔向一处处或远或近的黄昏。
裹挟在人群里,辗转两趟地铁、公交,我又走进了街头那家小面馆。不起眼的牌匾,不起眼的装潢,平常得就像街上匆匆闪过的行人。店名却是清雅的——菩提树。
店里是另一番乾坤:古朴庄重的格调,褐色的木质桌椅,柔和的灯光,淡淡的音乐,无处不在的绿植,墙角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三三两两轻声慢语的客人。
这确实不像个小面馆,倒很像个安安静静的阅览室。书架上的每一本书虽略显陈旧却装帧精美,让我想起了欧洲庄园里朴素却不失优雅的女主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店主人也该是个骨骼清奇之人吧,虽粗衣寒服,但锦绣俱藏于心。
从位置上讲,这家小店紧邻风景区,不远处就是那条穿越整座城市后奔流入海的河。闹中取静的精心选址,生意却有点不温不火。我揣测店主人的客户定位显然不是来来往往的游人,也不是不远处酒吧里夜夜笙歌的年轻人。大隐于市,以面会友?我被自己这稀奇古怪的想法逗笑了。
不过,第一次走进这家小店时,陪我一起来的确实是远道而来的老友。转眼间,那已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
独在他乡,有朋自远方来,心情如鱼跃。那是个深秋的初凉之夜,天空中挂着一弯昏黄的月,河岸边五颜六色的灯光映着波澜不惊的流水,一座长桥下聚集着一群唱着老歌的中年人。我们肩并肩走在月光下,走在秋风里,后来,就走进了这家小面馆,吃了两碗清汤面,记住了这家清幽的小店。
君自故乡来,裹挟着遥远的故乡的气息。那天,我们絮絮叨叨说了些什么,我已记不起来了。故人重逢,相视一笑,江湖尽忘。我只记得,眼睛里的彼此是微笑的、欢乐的,我被一种不期而至的幸福包围着,脑际一直萦绕着这样一句话:你的到来,温暖了一座城!
漂泊久了,在都市的喧嚣里渐生厌倦,时时诘问自己漂泊的意义,又给不了自己一个完满的答案。年岁渐长,对故乡的牵念更是日甚一日了。他乡遇故知,刹那相逢惊起的是根植于故乡的一段段记忆。
今夜,我又坐在这里。仍坐在最里面那个座位上,就像对面还有一个人。今夕何夕,我在一碗清汤面缥缈的热气里,与不曾走远的回忆共此烛光。
所有的风景,缺失了人文底蕴的映衬,就会苍白无力。这里的风景也因了旧友的足迹,多了几分厚重,羁绊着一抹乡思。孤独的时刻,似有一种遥远的召唤,让我一次次辗转奔赴。回忆里的光与暖,支撑着黯淡与鲜亮交叠的日复一日。
转眼间,离开故乡已十余年。记得一位老友在看到我的一篇回忆小城的文章后给我留言:“我按照你文中描写的路线替你重走了一遍,逢着你住过的老楼,走过的街道,去过的公园,路过的小桥,看过的梅花......一路走,和你一路重逢。”字里行间的深情让我热泪欲零。
有些路,我们一起走过,在留不住的光阴里,在各安天涯的别离里,有我们彼此牵挂的目光,这就是重逢的意义。那一个个瞬间像一粒粒沙子深藏于心,经过时光的浸润,镀上一层又一层岁月的光辉,珍珠一般璀璨着生命的贫瘠。
一曲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婉转、低回,是那一首《爱在平凡》:人生漂泊如烟,风过注定离散,今生情不留到来世还......人聚人散,若擦肩别忘说祝愿;细数平生波澜,过尽千帆,我知你心平淡......
温和的老板娘淡淡地和我道别,笑容里带着几分落寞,我点点头向她道谢。菩提树,或许这里藏着一个故事,她一直在守候着一个故事,而每一位客人又为这里增添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在这样一个角落,在一只香气四溢的面碗里,咀嚼着自己的心事。短暂的逃离亦是一种治愈。走出门去,风雨还是一样的风雨,不一样的我们,拥有了更坚实的抵抗力。
菩提本无树,却又是世间永不凋零的树。
作者简介:牧荷,《河南思客》签约作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微信/搜狐号:河南思客
投稿:2560410387@qq.com
出品:河南思客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