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曾经是古人们的紫禁城,是只有皇宗贵戚才能居住的地方。而等到1924年,亡清的皇族们逃出紫禁城,这么一座恢弘雄伟的宫殿的命运也经历好几次改写。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普通人们也终于可以随意进出,观赏故宫的风范。
当时故宫博物院内汇集了上百万件文物古玩,各种珐琅陶瓷、古籍书画、锦帛家具等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可谓是集尽了天下财富。1925年10月10日开馆当天,全国各地的百姓们纷纷赶到,北京市内更是万人空巷,一片人头攒动的壮观景象。
不过,在30年代到40年代的战乱期间,故宫内有无数宝物被盗走和被暴力毁坏的宝物不计其数,幸得相关部门进行全力紧急抢救,才使得大部分国宝被保存了下来。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故宫博物院才再次重整旗鼓,将国之重器的辉煌展示给世人。
不过,那时的故宫即使是到了晚上也是灯火辉煌,如今只要一到下午5点就会全面闭馆,不再接待游客。当时,突然更改和缩短开馆的时间规定,是令民众们不解的。而且故宫的人流量一直很高,改到5点闭馆后,前来参观的人也会大幅度减少。
这种不利于自己盈利的规定,让民间流传出了各种版本的诡异解释。有人说一到下午5点后,原来冤死在故宫内的宫女们的就会醒来。再加上往上也一直流传着一张宫女出宫的照片,所以很多人都对“宫女鬼魂”的说法深信不疑。
不过这些都是迷信的无稽之谈,故宫博物院之所以会将开馆时间缩减到下午5点,还是和1959年的一起盗窃案有关,这起案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起故宫盗宝案。普通人对于故宫盗宝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偏偏就有一些不能判断后果严重性的人要去做“盗宝第一人”。
此人便是武庆辉,他出生于1940年,是山东省寿光县人。小时候家里也穷,但是武庆辉这一家人并没有想着读书改变命运,而是满脑子都小聪明。19岁的时候,武庆辉见在家中当农民没个出头日,便前往北京投奔三姐武桂生。
1959年8月,武庆辉第一次前往故宫参观。一进去,他就被故宫内的奇珍异宝迷晕了眼。他心里想着这么多宝贝,随便拿走一两件,自己不就成了不愁吃喝的大富翁了。说干就干,8月15日下午,武庆辉再次来到故宫,找到一间隐蔽的厕所悄悄躲了起来。
等到天黑,游客散尽后,他就趁着夜黑风高,打碎玻璃溜进了养心殿。为了方便携带和逃走,他随手就抓起8页金册和5把宝刀逃离了现场。因为心里着急,他连自己的腿被碎玻璃划伤都不觉得疼。
16日清晨,工作人员前来开馆时,被养心殿的惨状吓呆了。因为在那之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盗宝案,人们也想象不到突然有一天就有人临时起意前来盗宝。所以故宫没有安装摄像头,最后此事只能交由警察办理。
玻璃上的血迹、门楼上的指纹和手掌纹都成了破案的有效线索和证据。因为故宫外有护城河、还有值班人员看守,内部更是有12米的高墙,所以警察们最初还以为是值班人员监守自盗。
直到同年11月11日,武庆辉被抓捕归案,人们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就潜伏在故宫内。在8月15日晚上盗走宝物后,武庆辉就一边躲避巡视人员,一边在迷宫一样的故宫里寻找出口,最终从锡庆门毫无阻碍地走了出去。
16日,武庆辉与自己的姐姐武桂生分赃。并且为了能够顺利找到卖家销赃,两人将金册剪成了好十几块。这金册可是康熙帝当年专门为了顺治帝福临的孝惠皇后打造的纯金“证书”,以表自己对孝惠皇后宛如生母般的孝顺和敬意。
被贪图钱财、又不知珍惜文物的武家姐弟俩这么一剪,价值无法估量的金册就再也无法恢复原本的模样了。就算武庆辉最后被判处无期徒刑,武桂生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他们也无法赎清自己的罪过。
于是故宫痛定思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亡羊补牢”行动。从此以后,故宫不仅加强了警备和监控力量,也将下午闭馆的时间提前到下午5点,以方便进行清查和文物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