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西藏的乡村可真美!以往我们都说西藏最美的季节是夏季,然而,冬天,却会给很多人带来返璞归真的美好感受。
特别庆幸,今年反反复复去了西藏那么多次,除了睡眠差一点,没有感到特别不舒服。
今年,去得最多的是西藏日喀则的乡村,温暖的色调、原生态的风景、一半结冰一半灵动的世界,还有语言不通,却以微笑表达友好的村民,与都市生活形成强大反差。
日喀则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冷,相反,白天的日喀则特别温暖,每天都有太阳,穿一件卫衣或着毛衣即可,只有到了晚上,寒气才会张狂起来,但那时候,大家也都在屋子里了,屋外再寒风肆虐又能如何呢?
日喀则的冬天阳光普照,到处暖融融的,因此,成了鸟类和野鸭子的越冬栖息地,它们11月份便抵达了日喀则郊外的湿地、河边,大约会待到来年春天。
每次车子经过那片水草枯黄,却还泛着碧蓝色水波的水泽地带,我的心就开始雀跃,成群结队的鸟和鸭子像我们在海边享受阳光沙滩一样,也在享受他们的自在时光。
其中不乏国家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脖子上一圈黑色羽毛,如同系了一条丝巾,始终姿态优雅的临水而立。
今年又发现了黄鸭子、白鸭子,一对一对的匍匐在水里,圆鼓鼓、胖乎乎,呆萌可爱,又像鸳鸯。
牛和羊群是一年四季都会看到的,在日喀则的乡村,最常见的场景,就是车子开着开着,突然被悠闲自得的牛和羊挡住了去路。用当地人的话说,这些都是村里的牛交警、羊交警,到了它们的地盘,它们是老大!
无论是在村子里,还是在农田,抑或是雪山、湖边,都有牛羊的身影,可想而知日喀则也是个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
走进一个个远在边境的日喀则藏族村庄,你会发现,他们的生活如此缓慢悠闲,没有了城市的车水马龙、led光污染,噪音也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蓝色湖水的波涛,是老鹰翱翔的羽翼声,是阿佳烧火的噼啪声,是老奶奶纺羊毛线的声音,是孩童顽皮的笑声......返璞归真,应该就是这样吧。
在日喀则聂拉木县的佩枯错,我们遇到他们,不知道是母子,还是祖孙,阿佳跪在地上,把一块一块的牛粪饼子放进炉子里生火,煮一锅羊血混合的食物,但那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给牛吃的。半大点的小孩穿着一身藏装依偎着她,虽然藏族被他弄得很脏,但颜色崭新,应该是父母极其疼爱的。
一位老奶奶坐在村子中心,可谓是这个村子的cbd,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纺羊毛线,阳光把她的脸晒得又红又黑,看上去却非常健康。竹篓里的羊毛是自家羊身上的,她一手旋转木楔子,一手将羊毛卷进去,她说要做一张羊毛毯子,冬天盖可暖和了。
西藏日喀则的村民们,尤其是临近边境的,都是守卫边疆的一份子,他们有国家统一修建的藏式小院子,但物资却是匮乏的,很多东西都是自给自足。
在距离希夏邦马峰最近的欧热村里,我们看到这一家人正围着炉子缝缝补补,老爷爷手很粗,却织得一手好藏毯,这些藏毯混合了羊毛,所以非常暖和,他没有看过时尚单品,但色彩搭配却朴实无华,而且那底纹也简单大方,放在家里、咖啡馆、餐厅,都是很漂亮又独一无二的点缀。
在他家的柜子上,整齐的叠放着很多自己手工编织的毯子,都是自家用,也不出售,当然,他们不懂网络,不出村子,也不知道自己的东西其实很受欢迎。
冬天,也是辛苦了一年后收获的季节,车子开到波绒乡夏嘎村,我们到小卖部找吃的,却无意中遇到村民们正在发放分红,一个个喜气洋洋,领取属于自己的一份年终奖励,一家一台冰箱,还有奖金,看到陌生的我们,没有抗拒,而是很热心的给我们献上哈达,让我们分享他们的喜悦。
即便是路边的一个小卖部,也可能藏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我们在这里偶遇一位老婆婆,虽然已经老得牙齿快掉光,但她依然花1元钱,在这里买了10颗糖,笑得合不拢嘴,不知道她是买来自己吃,还是给谁?
很喜欢这样的乡村,这样不经意的偶遇,温暖的、善意的,无需戒备。
关于作者
晓岚边画边游
旅游达人、自媒体人、酒店体验师
曾专访荷兰经济部长、印度大使、洛杉矶市长、萨洛尼卡市长、华盛顿副市长、埃斯特角市长、达喀尔市长等。
曾受邀参加芬兰、美国塞班、香港、西藏、哈尔宾、常州、大连、成都、重庆、广西、西安、海南、上海、湖南等地的旅游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