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吴亚平)初冬时节,雾灵山、兴隆山下,闲适恬静的农家院子随处可见。游客们品尝着小米绿豆粥、水煮柴鸡蛋、水豆腐等一道道美味佳肴。“以前就是种点果树、打点零工,一年也就是一两万元的收入,不稳定。自从开起了农家院,平均年收入20多万元。”兴隆县大水泉乡迷子地村农家院老板徐桂香说。
近年来,兴隆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两区定位”, 立足兴隆生态比较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求灯红酒绿,但要山青水绿。”明确了依山做旅游、借水生财力的工作导向,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旅游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先后引入中冶、中信、荣盛等战略投资企业24家,落地兴隆山、青松岭塞外江南水镇等重大旅游项目31个。先后投入资金过百亿元,打造出总长110公里的精品旅游路线和诗上庄诗歌小镇、南天门满族风情小镇等6个特色小镇以及文化创意、民俗风情、天文科普等10种旅游业态。
“山水皆景区、镇村皆景点、全域皆体验”已初步形成。目前,县内有国家级地质公园,雾灵山、六里坪国家级森林公园,兴隆山、青松岭文化旅游度假区、诗上庄等2A级以上景区7家。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与康养等新业态的融合,加快养生谷、生态酒店、高端民宿等建设,发展生态健康旅游产业;依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融合天文科普、生态保护,打造长城十里春风暗夜主题公园。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村57个,农家院1680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4万人,吸纳1928户贫困户入股,安排贫困户就业466人,带动了农民增收。201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1万元。诗上庄、迷子地被评为首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19年,2100户贫困家庭通过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实现脱贫。生态旅游已成为兴隆县唤醒农村资源、丰富旅游业态、培育乡村文明、促进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