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龙门石窟牵动着不少人的心。7月21日,记者现场探访了解到,受20日伊河水位上涨影响,龙门石窟景区游客通道一度出现河水漫入的情况,虽然河水很快退去,但路面留存了不少淤泥,目前龙门园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正在进行清淤打扫工作。龙门园区相关负责人说,经排查,河水漫入地面未对景区文物造成影响,石窟造像等均安然无恙。
早上9时许,记者来到龙门石窟景区入口处,此时景区仍处于闭园状态,几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在劝导不知情的游客返回。
走进景区,记者看到,游客通道几乎没有积水,但部分路面及路边商铺的地面上留一层较厚的淤泥。数百名龙门园区工作人员及来自不同单位的志愿者,正在进行清淤打扫工作。
龙门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日10时许,伊河龙门段水势平稳,水流量在每秒200立方米左右。11时许,受伊河上游突发水情、雨情影响,伊河龙门段水流量迅猛上涨,持续增高,水流量达到每秒980立方米。此时,伊河水位上涨,开始有河水漫入景区地面。
“当时,我们立即发布闭园公告,组织游客及群众疏散,并安排工作人员携带雨具、救生衣等应急装备进行保障。同时协调市公交公司紧急增派公交车到园区,将游客和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该负责人说,至当日14时许,伊河龙门段水流量开始下降,漫入游客通道的积水慢慢退去。经排查,河水漫入路面未对景区文物造成影响,石窟造像等均安然无恙。
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古人在建造龙门石窟时,就考虑到了防洪排水功能。比如,西山石窟用蝴蝶状铆钉固定路面石块,达到稳固地基的作用;奉先寺上方修筑人字形排水沟;洞窟窟门开槽凿孔排水等。加上近年来,龙门石窟景区建立了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气象观测站以及在主要洞窟设置渗水监测仪器等,实现了汛期全天候同水文站、陆浑水库紧密联系,能够为防洪排水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有效遏制水害对文物的影响。(洛报融媒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张哲南 文/图)
来源:洛阳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