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华
第963期
旌德县庙首镇庙首村位于旌德县城西25千米,距黄山风景区46千米。庙首西面是首批中国特色小镇——白地宣砚小镇,东面有马家溪国家森林公园。205国道从庙首穿境而过,新近开工的芜黄高速将把庙首带入高速时代。
庙首村坐落在一个青山簇拥的田畈之中。北面是展旗山,地形狭长,北高南低,山的形状像一面卷起待展的大旗,又叫卷旗山。在这个山间谷地中,海拔671米的展旗山就成了村庄的靠山。相传新罗王族僧人金乔觉(地藏菩萨)上九华山前到了此山,只是无缘留下来。以后有人山上建庙传香火,不过这与庙首村名的由来大概没有多大的联系。
庙首村航拍图(汤道云摄)
“庙首”村名的由来,词意上看肯定与“庙”有关系。
旌德有人认为:“庙首”以前不叫庙首,叫“首庙”。理由是唐代这里建有忠烈庙,以后,庙宇数量不断增加,就将“首庙”叫成了“庙首”。
逻辑上说,建第一座庙时,不可能知道以后会建多少庙。虽然在民国《吕氏宗谱•庙首世居图》中可以查找出庙首曾经有过众多的庙宇,如忠烈庙、汪公庙、五显庙、威显庙、土地庙、五猖庙、关帝庙、真武庙等。但以后来庙宇众多来倒推取名的理由,显然有点牵强附会。
问题的症结,我认为是没有弄清“首”字在“庙首”村名中的含义。
班固《汉书•天文志》注:首,阳也。依这个意思去理解,“庙首”就是庙的阳面、南面。千年之前村庄初建时,或许就三两户,就建在忠烈庙的南面。因而,用“庙首”这个词倒是非常自然之事。皖南人建村均选择山之南水之北,除了“庙首”取“首”字外,“旌阳”“华阳”“海阳”“黎阳”等都带一“阳”字,在这些村镇名中“阳”与“首”都是同一个意思。
那么,派生出“庙首”村名的忠烈庙,究竟是一座什么庙呢?
清嘉庆《旌德县志》载:“忠烈庙,县西南四十里,祀睢阳公张巡,庙首村名以此。”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以引经据典的文字,同样是说村庄取名与庙有关系。那么,忠烈庙以前“庙首”村名又叫什么呢?据《谢氏宗谱》云,曾名“后谢头”。过去,在皖南张巡庙极其普遍,因为老百姓视其为江南的保护神。
张巡忠烈庙
张巡(708—757),字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
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余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最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凌烟阁。至清代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从明代吕氏宗谱传于后世的《庙首村居图》来看,忠烈庙和后来的汪公庙位于丰溪河北七分祠左边,方位上说属展旗山南。
忠烈庙在庙首的历史和文化中,烙下了明显的印记。祟尚忠烈是我们祖先的传统,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石柱山(汪清摄)
除了那座忠烈庙,庙首村南的石柱山(石人山),因为珍藏着古徽州忠烈王程灵洗的故事,显得不同凡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法则,同样适合海拔仅400米的石柱山。《舆地纪胜》载:“石柱山在旌德县西六十里。一名射的山。有双石挺然特起,一巨石承之,号豹子尖,尤为奇特。”明嘉靖《宁国府志》卷五:“石柱山梁元帝时,新安程灵洗起兵讨侯景,尝誓众于此。上有歃血台。”
程灵洗(514-568),海宁黄墩(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陈书•程灵洗传》称他“少以勇力闻”“便骑善游”“素为乡里所畏伏”。当时海宁(今休宁)、歙、鄱阳、宣城等地有很多盗贼,百姓深受其害,地方官就派他招募年轻勇士,缉捕强盗,保护乡里。
侯景之乱,他聚集数百人守卫黟、歙,抗拒侯景进攻新安郡。新安郡被侯景占领以后,太守萧隐也来投靠他,灵洗便推其为主盟。因屡建奇功,兵威大振,萧隐上表奏梁元帝,元帝在荆州承制,遣使奉表。授灵洗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新安郡诸军事、云麾将军、谯州刺史,领新安太守,封巴丘县侯,食邑五百户。陈高祖进攻扬州王僧辩,灵洗率军驰援,在石头城西门与陈军力战,不利。陈高祖非常赏识灵洗的才干,遣使招降。
程灵洗深感梁朝气数已尽,于是归降陈朝。绍泰元年(555年),授使持节、信武将军、兰陵太守,协助防守京口。在平定徐嗣徽的战斗中有功,升南丹阳太守,封遂安县侯,增邑至一千五百户,镇守采石。后来,屡立战功,以功授安西将军,改封重安县公,增邑至两千户。死后,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壮。太建四年(572年),诏配享高祖庙庭。官府春秋祭祀。
清雍正翰林江苏宜兴人储大文(1665-1743),在庙首讲学时曾两次游山,写有前后《游石柱山记》,祀程壮公之英名,述石柱山之风光。
今旌川石柱,介于九峰、席帽、天井、练昆之中,红溪左绕,丰、玉二水襟带之,西望黄山,巘崿可辨,而宗工钜儒,流播文赋,曾不获埒陵阳一片石,以俾千百祀。(《游石柱山记》)
偕陟山摩双石柱,覈程忠壮公射的,僮鸣鼓,复鸣钲。二陟豹子尖,西望黟山,盖远越百里,而诸山罗列,似儿孙之势,业具发爆竹,百柱双鸣玉溪,红溪涌大小金鳌,席帽、洋白、龙母、尖山胥响应,下饮于长冈设俎。(《后游石柱山记》)
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1746-1809),讲学旌德毓文书院时,曾游览石柱山,赋诗《柱山久憩》:
二石绝不粘,高下及三丈。
凌晨北风峭,积势欲颠荡。
将颓仍不下,突兀出意想。
奇峰觌千百,此石仅能两。
行人经胁下,险绝不获仰。
无心云亦慑,出谷径皆枉。
孤盘千级磴,竟少一寸壤。
艰危历方尽,烟水忽骀宕。
贪看游屐过,楼阁几家敞。
夹岸戏蓼花,沿途足心赏。
肇修堂(汤道云摄)
慕名游石柱山的文人墨客远不止储大文、洪亮吉,庙首出生的进士、山西学政吕凤岐还以“石柱山农”为号,可见故乡在其心中的份量。如此说来,庙首之名,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体现了这一方土地上生活的百姓对忠烈之士膜拜和祟敬的心理。
清时庙首村属旌德西乡二十都。民国属丰溪乡上泾保。新中国建立初系庙首区所在地。1950年系庙首乡庙首村;1956年组建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成立庙首大队,属庙首公社;1984年改称庙首乡庙首村。至此,成为庙首乡、庙首、太伯、丰溪村委会驻地。1992年撤乡并镇,为庙首镇、庙首、太伯、丰溪村委会驻地。
丰溪河(汤道云摄)
驻地庙首的丰溪村,以丰溪水得名。新中国建立前系丰溪乡丰溪保。1950年改庙首乡丰溪村。1956年组建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建立丰溪大队,属庙首公社;1984年改称庙首乡丰溪村。1992年改称庙首镇丰溪村。
驻地庙首的太伯村。曾用名湖陇村。古有祠祭祀吴国始祖太伯,后祠毁名存。新中国建立前为丰溪乡湖陇保。1950年系庙首乡庙首村;1956年组建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为庙首公社太伯大队;1984年改称庙首乡太伯村。1992年改称庙首镇太伯村。
2005年,庙首、丰溪、太伯三村合并称庙首村。2009年,撤销庙首村委会,成立庙首社区居委会。面积 13.4平方公里,33个村民组,1073户,4294人。2018年,被住建部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作者系旌德县县政协文史学习委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