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夏日的上海人民公园,游人常常能听见悠扬的旋律。
原来,在荷花池边,常有老先生在演奏乐器。这俨然成为人民公园一景,不时引来人们驻足欣赏,给满池绽放的荷花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探访发现,74岁的沈先生是荷花池边的“常驻嘉宾”。他手中的琴很独特,琴身木质、有键有弦。沈先生弹起琴时神采飞扬,他告诉记者,这是凤凰琴。而他与琴的背后,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正在演奏凤凰琴的沈先生 本文图均为 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实习生 段文昕 图
童年因病结缘凤凰琴
凤凰琴又叫大正琴,据1982年的《乐器》杂志记载,大正琴产生于日本大正时代的名古屋市,后传入中国。沈先生弹奏的凤凰琴小巧轻盈,木制的琴身上有五根琴弦,上下两排黑白键,演奏者一手按键、一手拨弦,琴声古典且清朗。
沈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2014年起,除去雨雪天气,他几乎每天都在人民公园弹奏凤凰琴。有一段时间,他忙着搬家没有前来。再见面时,公园里的老朋友们纷纷问道,怎么半个月没来了?他这才知道大家都惦念自己。
网友用“常驻嘉宾”形容他,也有人认为他玩的琴古早且有情调,说他是典型的“老克勒”。而在家中,他是女儿口中的“老沈头”,这个昵称来源于初三课文中的主人公,女儿觉得,父亲和他一样和善敦厚。
平日里,沈先生更愿意大家称自己为“朋友”,公园里人来人往,他是游客的朋友。碰上小孩子时,他为他们弹一首《铃儿响叮当》;同辈聚首时,他则常演奏经典歌曲,《北国之春》、《友谊地久天长》等。不少外国友人也对他竖起大拇指,有爱唱歌的同伴,要拉他组队表演,他就坐在亭子一角伴奏。
对沈先生来说,凤凰琴是他最早的玩伴,陪他度过了一段枯燥的童年时光。沈先生生长于上海,小学毕业时被查出患肺结核,便休学在家调养身体。养病的日子漫长,邻居家有把凤凰琴,好心借给他玩,没有老师指导,他全靠自己摸索,很快也学会了。
休学的三年间,除去吃饭休息的时间,他都在练琴。后来,大家渐渐都知道,街道里有个弹琴很好的孩子,琴主人也慷慨将琴赠予他。“说起来,还要感谢那次生病。”沈先生笑说。
不过,那时大家都当凤凰琴是玩具。直至几年后,他带着琴去东北插队,在音乐老师面前演奏了一首《赛马》,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玩具一样的乐器,也能演奏高难度的乐曲。
沈先生说,自己演奏从来不看谱子,全靠听。一首歌听过许多遍,记住旋律就能弹出来,这样“听会”的曲子有上百首。
人民公园荷花池畔,游人在拍照 。
人生中途失落琴声记忆
除了弹琴外,沈先生对摄影也颇有研究。在东北插队时,有一次,组织部下乡检查知青工作,托他拍几张照片。传统照相馆冲洗照片通常要等一周,大家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把照片冲洗出来了。原来,他用塑料壳、灯泡、木夹子、激光镜等工具,自行组装出了“暗房”。后来,他被调到照相馆工作。
1970年代时,他又琢磨出了一套使用过期胶卷的方法,降低了拍照成本,大家都愿意找他拍。
摄影成为主职后,练琴的时间更少了。1995年,沈先生从东北回到上海,妻子把他仅存的一把凤凰琴扔了。转眼间十数年过去,城市风尚翻新了几轮,当年文具店内昂贵的玩具琴,早就不知所终。
“要是知道哪儿有,无论多少钱我也买一把。”沈先生说,直至2013年,几位老知青同聚,有人告诉他,淘宝上就有。他这才捡回了遗失的记忆。
后来,他又托朋友从日本带回一把“电气大正琴”,经过技术更新,能够通电弹奏。制琴的工厂早已倒闭了。“没什么人在玩这个”,沈先生感叹。一台凤凰琴,漂洋过海,奏响的是当年余情。
在家练习一年后,他便想到公园走走,一为练练脸皮,二为宣传琴文化。他跑过宝山、静安,还是更喜欢黄浦的人民公园。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人民公园人流量大,听众多,环境也好。“前面有荷花池,后面是杨梅树,那儿有樟树、柏树”,闹中取静。
每天早上,沈先生从宝山的家中出发,骑40分钟的“小电驴”,九点多便到公园,午餐吃自己带的馒头、咸鸭蛋,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回家。他的包里随时备着几个零件,以防琴出问题,打断演奏的乐趣。
沈先生认为,弹琴教人专注、忘忧,对身体和头脑都是锻炼。他想把这快乐的琴声,传递给公园里的每个人。
荷花池边的“老娘舅”
荷花池虽只是人民公园一角,却也上演着人间百态。
2014年,一位芬兰人来上海旅游,沈先生弹奏的凤凰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三年后,他又来中国时,特意来拜访沈先生,还带上自己的电吉他,两人上演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合奏。
两年前的冬天,有位女孩来公园散心,看她手有冻伤,老沈头便掏出自己的护手霜给她擦。女孩把他和琴,以及那管小小的护手霜都拍下来,留作纪念。今年夏天她又来了,向沈先生道谢。
因为他亲切,不少游客爱找他“唠嗑”。公司内的同事纷争、家庭中的情感矛盾、儿女和父母拌嘴……他听过都会劝解。他有自己的生活哲学,“生活要简单,做人要知足”,对长辈要孝顺,身体健康最重要。
如今,74岁的沈先生和妻子女儿同住。他作息饮食规律,清晨五点起床,喝一杯加浓清咖啡,白天出去弹琴,回家后,晚饭过后便休息。古稀之年,他的精神气十足。
“当年连秋裤都买不起,如今能天天弹琴,很知足了。”家人相处,偶尔起些口角,他便将耳机一戴,听熟悉的歌曲。用来放歌的平板,是女儿给他买的。
沈先生在人民公园弹琴已有7年,不时有媒体报道他。邻居看见阅读量不断上涨,逗他说成名了,应该拿些费用。他反倒认为自己占了便宜,“人家在替我宣传,还没要我广告费呢。”他笑着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